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洛阳出土几批西汉钱范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洛阳出土几批西汉钱范及有关问题程永建七十年代以来,洛阳市西工区一带相继出土了几批西汉半两、五铢钱范,质地有石、有陶。现分类介绍并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一、钱范介绍:(一)半两钱范分母范、子范两种。1.母范:1972年12月,洛阳市橡胶厂出土一批半两钱陶...  相似文献   

2.
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传入我国至今已经历了近二千年的历史。其间洛阳堪称佛教发展的重要地区。尤其是汉代这一佛教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地位更是显得举足轻重。本文意欲结合洛阳出土的这一时期文物资料来作进一步的阐述。一、洛阳出土的汉代佛教文物1955年洛阳孙旗屯一带...  相似文献   

3.
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传入我国至今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其间洛阳堪称佛教发展的重要地区,尤其是汉代这一佛教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地位更显得举足轻重。本文意欲结合洛阳出土的文物资料来作进一步的阐述。一、洛阳出土的汉代佛教文物1955年洛阳孙旗屯一带发现了一对石兽,名曰天禄、避邪。“其状身若虎豹,头类狮子,但上生双角,嘴大牙锐.下颌一束卷须.身生羽翼……”。类似的形象在伊川彭婆乡及偃师一带也有出土。据此有人认为.这是受佛教影响的结果。无独有偶,在洛阳北郊岳家村30号墓中出土了一面东汉时期的“王公一f母镜”(图1)…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洛阳汉墓中出土了许多乐舞俑。这批乐舞俑以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再现了汉代乐舞文化的发展,并为研究汉代俗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一洛阳汉代乐舞陶俑是汉代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两汉时期俗乐大兴,乐舞百戏广为流传,乐舞成为重要的社会生活内容,歌舞伎乐的时代风  相似文献   

5.
御俑陶范     
王锋钧 《文博》2000,(5):22-23,25
我国汉代墓葬出土的陶俑绝大多数都是用范制做成型的,迄今出土的汉俑虽已多达万件,然而用于制做陶俑的范却极少发现。日前,笔者在整理文物藏品时发现了一件汉代俑范。此范灰陶,略呈长方形,中间稍宽,长29.5厘米,上宽8、中宽11、下宽8.5厘米,厚6.5厘米。除内面和未封口的下部外,背面和侧面均收杀。范的背面较侧面平整光洁,微泛青光,中部阴刻篆文“长轻御身第一”双行六字。  相似文献   

6.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洛阳汉墓壁画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传解放前(约二十年代末),在洛阳八里台发现一座西汉壁画墓,出土壁画被盗运海外,几经辗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常任侠先生在《汉代绘画选集》中收入此墓局部画面两幅,并识作“贵族生活图”。1981年,美国戴安讷(Diane M He-lson)先生来华旅游,在洛阳参观《洛阳汉墓壁画展览》时,曾谈及美国所藏洛阳出土的汉墓壁画一事,回国后寄来照片一张。其画面不仅包括了常任侠先生搜编的两幅,而且摄取了墓中一壁的全部画面,使我们对  相似文献   

7.
宋远茹 《中原文物》2023,(5):132-139
西安、洛阳及邻近地区的西汉中晚期至王莽时期墓葬及遗址中出土一种微型釉陶俑,种类较多,制作精良,小巧玲珑,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本文通过梳理目前已发表的考古资料,从出土墓葬形制、同出器物及文献记载分析此类微型釉陶俑性质,认为其即为汉代的釉陶儿童玩具,是汉代儿童玩具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洛阳汉墓出土的有关服饰文化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阳汉墓出土的有关服饰文化资料郎保湘两汉四百多年间,洛阳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其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其中,有一些墓葬材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尤其是有些墓里出土的彩绘陶俑和壁画,以及汉画象砖上的人物画像,为我们今天对汉代服饰的研究提供厂比较系...  相似文献   

9.
内蒙宁城县黑城出土制莽钱陶范作坊遗址安丽,赵爱军1976年,赤峰宁城县汉代古城黑城发掘一处新莽钱制作陶范的作坊遗址。钱范作坊北距黑城南墙116米,遗址南端有大量汉陶片等,中部有一座烘干陶范的窑址。在距地表0.3米处有并列四条南北向砖砌火道,火道呈斜坡状。窑底铺砖和耐火材料。火道南北端各设两个火膛,烟囱设在窑中部。窑床上放“T”形支架,上置成叠待烧泥范。在窑址内共出土完整与残缺的大泉五十陶范497块,小泉直一陶范522块。陶范均为夹沙红陶,下层较厚、沙质较粗,上层薄,沙质较细。陶范分布在几个探方中:靠近窑址的探方4出土小泉直一母范,探方7出的为未入窑焙烧的大泉五十母范,探方1-3内出土大泉五十、小泉直一母范。这类母范表面有层灰白硬光面,占总数的90%以上。在出土母范中,有110余件带纪年铭文。铭文在范上部浇口处,为两行竖写阳文隶书反书文字。右为“后钟官工造世”或“前钟官工良造第世”,左为“始建国元年三月”。从窑室结构和出土陶范、冶炼工具看,当时制范工艺水平较高,范面钱型布局有所改进,范面扩大并添置了型腔。经复原,大泉五十范有钱模64枚,小泉直一范达150枚。(《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3.1)内蒙宁城  相似文献   

10.
汉代的铸钱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铸造铸钱金属范的阳文陶范,阳文陶范既反映出了铸造金属范时的铸型,又可看出所铸造的铸钱金属范的铸型.为揭示铸钱金属范的铸造工艺及变迁,本工作从铸造工艺角度对阳文陶范进行分析,通过对汉代阳文陶范出土概况的统计,了解了阳文陶范铸型的变迁.以西安相家巷和窝头寨铸钱遗址采集的阳文陶范为基础,对陶范的面层与背层进行了X射线荧光成分分析,在电子探针下对型腔面进行了形貌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阳文陶范分层制作的原因是为了将模上的钱币铭文和形状清晰地复印到陶范上,型腔面的检测不能表明是否使用了表面涂料.  相似文献   

11.
图一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区铸钱遗存示意图1平肩空首布陶范2文信钱石范3洛阳橡胶厂西汉铸钱遗址4八铢半两陶范5金谷园西汉烘范窑6文帝四铢半两陶母范7、8武帝四铢半两石范9郡国五铢石范10郡国五铢铜范11大泉五十石范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区包括...  相似文献   

12.
胡强 《文物春秋》2009,(3):53-55
2008年底,河北省永年县广府城东出土一批王莽"大布黄千"残钱范,为陶质,计14块,本文介绍了其中较完整的6块陶范,就其出土地点进行了调查和考证,并论及汉代的冶铸历史与赵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洛阳汉代彩绘陶壶装饰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阳地区出土的汉代彩绘陶壶数量多,图案精美,题材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从造型、图案和色彩三个方面分析了彩绘陶壶的装饰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汉代,宛为南阳郡治所,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宛城冶铸业十分发达。宛城内曾不断有汉代钱范出土(图1)①,其中新莽钱范尤多,为探索汉宛城遗址内涵,了解铸钱业兴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介绍宛城遗址出土的几批新莽钱范,并就相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出土情况(一)中原技校出土点1964年春发现,钱范有契刀五百、大泉五十两种数百块,其中契刀五百最多,但绝大部分破碎,均系红陶,内含少量细沙,形制可分为圆形、方形。与钱范同出的有炼渣、红烧土、铸口杯以及绳纹陶片,较完整的灰陶下水管道、陶井圈、残陶窑址等。该处是一处铸造…  相似文献   

15.
河南出土西汉"半两"铁钱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10月2日,许昌市襄城县丁营乡岗马村村北,村民在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出土汉代陶器数件,以及铁钱范、陶范及铁炉钳(插五图1)各一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洛阳出土的“千金”铭铜镜纹饰和铭文特征,将它与长沙等地楚墓、汉墓出土的铜镜进行对比,并结合相关的文字资料对其时代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应是西汉时期的仿楚式镜,铭文字形是汉代流行的小篆体。其年代相当于西汉文景时期,不可能早到战国。  相似文献   

17.
《文博》2001,(3):76-76
封二:1.彩绘动物纹骨雕饰,汉代,高8.5,直径4厘米.2000年榆林市走马梁汉墓出土.榆林市文管会藏.2.龟座陶凤,汉代,通高54厘米.1992年西安市北效范南村出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藏.3.金银舍利塔,宋代,通高45厘米.1996年妙觉寺地宫石塔出土.现藏白水县文管会.4.龙首铜灶,汉代,通高27.5厘米.1992年榆林鱼河镇郑家沟出土.榆林市榆阳区城墙文管所藏.封三:1.鎏金铜造像,东魏,高35厘米.2000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陕西历史博物馆藏.2.辟雍砚,北朝,高9.6,直径32厘…  相似文献   

18.
杨勇  白云翔 《中原文物》2020,(1):102-115
在古代铜镜铸造中,镜范的制作和使用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铸镜技术的核心所在。山东临淄齐故城出土的汉代陶质镜范在材质、结构和制作工艺等方面,都较先秦陶范有了很大的改进,反映了汉代铸镜技术的进步。这些镜范在制作时于泥料中羼入了大量稻壳灰,焙烧火候也高,因此范体密度低、重量轻,内含大量孔隙,适合铸造,同时又结实耐用且不失柔韧性,从而便于工匠对其进行塑形、雕刻乃至修补和改制。镜范结构设计亦较科学、合理,不仅可铸造出好的产品,而且有利于保护镜范,以达到多次反复使用的目的。另外,镜范成形工艺的改进,特别是刻纹技术的普遍采用,既保证了镜范的质量,也使工匠的艺术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技术上的进步,造就了汉代临淄镜范优异的铸造性能,同时还使其可以多次反复使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当时的铜镜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试论洛阳关林陈列的几件北魏陵墓石刻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孝文南迁伊洛,洛阳成为我国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北魏承袭汉代厚葬之风。解放前后在以长陵为中心的湹河流域邙岭陵墓区内,出土了大批北魏石刻艺术品。这些精美多样的石刻,有助于加深对北魏乃至整个北朝石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惜其中一部分早在解放前已流落海外,还有些画像石棺分散在西安、开封等地。近年来,邙山出土的北魏陵墓石刻艺术品,都集中陈列在洛阳  相似文献   

20.
我队于1959—1960年间,在南阳市北关的瓦房庄附近(汉代宛城内),发掘了一处汉代铁器作坊遗址。该遗址的发掘,已于1960年发表简报,正式发掘报告尚在整理中。现特将该作坊遗址出土的犁铧模和铸范的浇铸工艺情况,介绍如下,供考古和研究古代铸造工艺史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