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鲁迅与香港     
鲁迅与香港鲁迅一生到过三次香港,都是在1927年。第一次是1月16日乘轮船从厦门去广州,17日经过香港;第三次是9月27日,也是乘轮船由广州去上海,当日夜半路经香港。这两次都是路过,算不得“去”,只能说是“到”。唯一算作“去”的一次是第二次,这一次是...  相似文献   

2.
《百年潮》1997,(4)
1927年9月27日下午,鲁迅登上太古公司的“山东”号轮离开广州,夜半抵达香港,因为轮船需要上落客货,将在这里停泊一天半。在一般情况下,一天半的时间是容易消磨的,但鲁迅却有度日如年之感。细算起来,他经过被他视为“畏途”的香港,这已经是第三回了。第一回是这年的1月17日,他由厦门赴广州途中路过香港,照例停泊一宵。他住的是船上两人一房的“唐餐间”,跟他同舱的一位台湾丝绸商上岸去了,使他暂时得到了“独霸一间”的安宁。这天,给许  相似文献   

3.
正被毛泽东评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是他于1936年10月8日抱病前往上海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参观"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在青年会九楼会见木刻青年时的情景。11天后,由于在访友归途中受了风寒,鲁迅大病突发,竟于19日病逝于上海寓所。  相似文献   

4.
1937年11月27日,蔡元培登上了由上海开往香港的法国邮轮“珂拉密司”号。此时,抗日的烽火已在华夏大地燃起,年已71岁、病体孱弱、心力不支的蔡元培除了以其名望呼吁抵御外侮外,不可能再有更多作为。于是,蔡元培前往香港避难养病。 抵达香港的蔡元培,先借住香港商务印书馆宿舍。一月后,因夫人周养浩携儿女抵港,蔡元培全家始租定九龙柯士甸道156号居住。  相似文献   

5.
柳亚子过胶东解放区时的诗作□于清泉詹仁中1949年初,毛主席电请在香港的民主人士前往北京,共商国家大计。诗人柳亚子于2月28日由香港启程,3月5日乘船抵烟台,3月7日抵莱阳,3月9日抵潍县,3月10日自潍县乘车抵青州。在此期间,柳亚子先生写下了20首...  相似文献   

6.
胡适在广西     
胡适为了接受香港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欣然由北平南下,1935年1月4日,从上海乘“哈里森总统号”轮首抵香港。在港五日.一面观赏迷人景色;一面接受荣誉博士学位,这是他一生中所接受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所赠之三十六个荣誉学位中的第一个;一面应香港教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著名作家叶灵凤(1905—1975),成名于20世纪20年代上海著名的文学团体“创造社”。抗战爆发后,他随《救亡日报》从上海迁至广州,广州沦陷后又到香港,从此在香港定居直至逝世。20年代末,因文惹祸,激怒鲁迅,导致鲁迅在多篇杂文中对他猛烈批判,为其封了“新的流氓画家”“流氓才子”的尊号。鲜为人知的是,在日本占领香港期间,他这个“流氓才子”却有过一段特殊的抗日谍战经历。  相似文献   

8.
1921年12月23日至1922年1月1日,马林在桂林与孙中山三次会晤。在这次会晤的前后过程及会晤的内容上,台湾近年编辑出版的《中华民国史实纪要》记载的:中华民国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桂林晋谒孙大总统文,留桂林凡三日。在这一史实条目下有一段记述文字。记述文字之后,又附录了沈云龙撰:马林的活动。这个附录是摘取沈云龙著《中国共产党之来源》一书的第20至25页。上述史实条目及其记述文字中均有不当,本文拟加以辨析。1.“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桂林晋谒孙大总统文,留桂林凡三日”。(点号为笔者加,以下同。)  相似文献   

9.
《湖南文史》2009,(9):56-56
在广州房荒闹得最严重的今日,抵穗立委近百人住的问题,又要使行政院也感头痛了。行政院前日指定拨中国、农民两银行之宿舍及凤凰、金龙等旅店交给立法院,但是十六日下午二时,立院秘书处与立委多人,前往东山两银行宿舍时,那里已经“人满之患”。  相似文献   

10.
米德 《文史精华》2001,(5):41-46
海湾骤然风急浪高, “银河号”无端受诬抛锚公海 “银河号”是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的全集装箱货轮。这艘船定期航行于天津新港和波斯湾之间。1993年7月7日,当“银河号”开始它的第81次航行时,却因美国无端节外生枝,遇上了“麻烦”,酿成了轰动一时的“银河号事件”。 彼时,“银河号”途经上海-香港-新加坡-雅加达-迪拜-科威特,最后共载782个集装箱,驶往中东,预计8月3日抵达位于波斯湾的迪拜港(阿联酋)卸货,然后去达曼港(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港(科威特)。 但是,平地骤然起风波。7月23日…  相似文献   

11.
刘丽华 《北京文史》2002,(1):33-35,37
1912年4月的中国,光明被逐渐笼罩在阴云暗雾中。4月1日,只当了三个月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辞去职务,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华民国政府议决迁都北京。正当而立之年的鲁迅,怀着对文化古都的仰慕和对革命前景充满忧虑的复杂心情,于5月5日随教育部同事一同到达北京。这一天《鲁迅日记》记载:“约七时抵北京”,当夜暂住骡马市大街的长发客栈,第二天,即6日“上午移人山会邑馆。”  相似文献   

12.
吴元康 《百年潮》2004,(12):76-77
鲁迅曾两次在日记里提到陈安仁,一次为1927年3月25日,另一次为1927年3月31日.最近朱洪先生在<百年潮>2004年第8期发表<陈延年与鲁迅在广州的两次见面>一文,认为<鲁迅日记>里的"陈安仁"即陈延年.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撰此小文向朱先生请教.  相似文献   

13.
<正>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召开。唐宏经是142位大会代表之一。出席中共六大前后唐宏经(1901—2005),又名唐韵超,曾化名金红、洪景,祖籍山东烟台,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五四运动后,大连的爱国知识分子于1920年成立“大连中华青年会”(以下简称“青年会”),唐宏经通过参加青年会组织的学习和各项活动,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迪,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基督教青年会已在中国天津、香港、上海、北京、广州等重要城市相继建立。此时的武汉三镇由于近代文明的影响,新型工业、新式教育、商业贸易呈现出初步的繁荣。一批知识分子、工商界上层、教会领袖等开始热衷于推动新的社会风尚。基督教青年会在武汉的活动由此应运而生。早在1906年,教会所办的文华书院、博文书院、仁济医学院等出现了基督教青年会的校会活动。与此同时,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把在远东扩展青年会运动的目标放在了汉口等城市。北美协会当时筹款200万美元,并决定四分之一用于在中国的八个大城市修建有现代设备的青年会会所,汉口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以大无畏的超人胆识,真诚的爱国精神,置生命于不顾,利用局势的变化,在宋庆龄陪同下再一次北上“谋求中国之统一”。自广州启程途经香港、上海,绕道日本抵天津。一路强调“北上力求和平统一”,“废除不平等条约”。12月31日扶病入北京,翌年3月12日病逝。孙中山逝世灵堂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古都哀悼,全城临吊,肃穆悲壮的时刻,留下永恒的纪念。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国民党改组,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成立,革命军队重新组织,广大工农群众和革命青年积极投入革命热潮。孙中山把革命的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主席,在其革命活动中多次到过中国,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他曾有两次“死”在中国的秘史,却鲜为人知。 胡志明第一次“死”在中国,是在1933年初。 在此前两年的1931年,胡志明用阮爱国这个名字在我国的广州、香港等地进行革命活动。6月5日,他被港英当局以“苏联派遣特务,到香港进行破坏活动”的“罪”名逮捕关押。1933年初,胡志明在英国律师罗士比参与设计搭救下获释,当他准备前往新加坡继续搞革命活动时,又被港英当局再次逮捕。当时他患有肺病,身体十分虚弱,港英当局准许他进入医院治疗,计划治好病后再行监禁。但胡志明进了医院后,不久便失踪了。  相似文献   

17.
《世界》2013,(12):119-119
亚太区领导船队一丽星邮轮旗下“双子星号”于2013年11月1日再度回归海南三亚,展开第三季母港精彩航次——畅游越南岘港和下龙湾。在返回三亚母港之前,“双子星号”亦展开三个特别航次,包括10月26日香港,海口之旅,10月27日海口/下龙湾之旅和10月29日出发之海口/香港,三亚之旅,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南无哀 《山茶》2010,(5):170-177
1956年的最后一天,马克.吕布(下简称马克)从香港坐火车前往广州.第一次跨越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那道门槛。到2010年3月.马克的回顾展在上海举办.54年中他23次跨越这道门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干2004年6月1日至3日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成功举办。3日下午3时30分,在广州美丽的白鹅潭畔,白天鹅宾馆三楼国际会议厅,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等11省区政府代表团团长联合签署《泛珠三角区域框架协议》(简称“9+2”),协议明确了自愿参与、  相似文献   

20.
(1)侵华先锋伯驾彼得伯驾(Peter Parker)是美帝侵华的先锋。公元1804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弗兰明罕城,他的父亲是农民,全家信奉基督教,183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5月10日复被封立为牧师,于10月26日乘“马礼逊”号轮船抵广州,为美国基督教医师奉国外宣教会派遣来华的第一人。他先到星加坡学习华语,次年便到广州,在新荳栏厂地开了一间眼科医局,到了1856年,这所医局被毁于火,乃迁地方重建新院,这所新院,即日后远近闻名的博济医院的前身。又曾组织“广州医药传道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