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7世纪的世界历史上,荷兰占有突出地位,它从一个领土不大、国力平平的小国变成了西欧最富有的国家和经济中心,在国际贸易中称雄称霸。然而,进入18世纪后,其霸主地位便为英国所取代,国力衰落,退为二流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历史过程和变化是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史,是罗斯福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然后逐步走向衰落的历史;是随着上述发展过程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进行全球扩张并和苏联争  相似文献   

3.
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看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五十年来,我们的国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风采,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在世纪之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社会主义国家也面临着新世纪的严峻考验。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客观的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把握其本质,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剖析,来论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此明确我们前进的方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现代史研究中如何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对世界各国的具体历史发展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关系到在这一学术领城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的重大问题。笔者以为,在对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研究中贯彻这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否则就会妨碍我们把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与现代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地区各国间近代贸易关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光达 《史学集刊》2001,12(2):55-60,54
当东北亚地区被欧美列强强行拉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之时,该地区诸国之间的近代国际贸易活动并未随之同步出现。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中日修好条规》等一系列中日、日朝、中朝近代条约的签订,确立了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近代国际关系,其近代国际贸易关系由此开始形成并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历史实践表明,世界上任何一个在历史上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没有也不可能离开这一起点,日本也不例外。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特征和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通过暴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作了评价。作者认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只是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到非常尖锐的程度,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上述矛盾才发展到顶点,才异常接近社会主义。美国自罗斯福“新政”起就迅速地、大规模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种转化局部改变了美国的生产关系,改善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级和了阶级矛盾,把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从绝境上挽救了出来,延长了它的生命,避免了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因而,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30年代前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世界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市场、原料产地和势力范围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在欧洲的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公开宣布要消灭共产主义,并且很快形成柏林—罗马—东京反共轴心,世界很快陷入世界大战的危险之中,苏联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焦点国家。在这种背景下,苏联用较短的时间进行了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建设,从一个落后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后期,对于统一后的德意志,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最终需要冲破其地理位置的限制寻求海外市场,但世界殖民地市场却早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俾斯麦时代所采取的"大陆政策"为主的对外政策已不能满足德意志对外扩张的需要。因此,出于自身国家利益发展的需要,威廉二世时期的德意志积极推行加强海权的政策。但由于其国内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膨胀,其侵略性与资本主义的天然扩张性结合,不合时宜的发动战争,最终导致失败和国家的毁灭。  相似文献   

10.
农业的全球化:大米贸易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全球化问题是国际和国内社会科学许多领域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 :全球化和世界体系是从近代开始的 ,这一体系以西欧资本主义为中心 ,向边缘地区、次边缘地区发散 ;或者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把世界划分为主宰国家和附属国家 ,等等。总之 ,这种观点认为 ,世界体系的中心是欧洲和北美。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对这一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提出挑战 ,认为整体的世界体系不是从资本主义开始的 ,它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了 ;它不是存在五百年 ,而是五千年。他通过研究 1 6 40年的世界史 ,特别是围绕白银资本在一些国家所产生的作用 ,认为那个时候 ,世界体系的中心不是在西方 ,而是在东方。无独有偶 ,现任美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席彼得·考克莱尼斯也对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但是 ,他论点的提出是建立在更有充分论据的基础上。他赞同《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对全球一体化产生了积极作用的观点 ,但是 ,他进一步认为 ,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通过对世界一体化大米市场形成历史的考察 ,提出 :全球化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 ,它已有很长的历史 ;今天工业和服务业的全球化似乎是重复和再现很久以前农业全球化的现象 ;而且 ,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对国家的影响不是单方向的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俄国的历史是很短暂的,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总共只有50余年。同欧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资本主义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国家。可是,正是在俄国最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近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种种责难。本文试图探讨的电正是十月革命的历史前提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俞金尧 《世界历史》2000,(6):95-104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这是潘润涵、林承节新著的《世界近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提出的一个命题。该书从1640年的英国革命写起,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论述了资本主义在这两百多年里成长、发展的历史。虽然只是一本普通的教科书,但它所挑起的问题,再次引起我们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及世界通史的构架这类世界历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话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论清前期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清前期的历史走向纳入世界历史发展的范畴考察。指出康乾盛世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后一个巅峰,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处于资本主义迅疾发展的世界环境中,清朝统治者抱残守缺,闭关锁国,远远落伍于世界资本主义的潮流。面对内部的土地集中、财政困乏、吏治腐败、军备废弛,以及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侵略,刚从奴隶制脱胎而出的清朝统治者回天无力,盛世转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从经济利益和国际地位的角度出发,美国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大国;从国家安全和美苏争霸的角度出发,苏联也不希望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三十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也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在这样的国际局势下,中国最终决定选择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法国史家布罗代尔在《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一书中阐明了"经济世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它们对世界经济体系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史家沃勒斯坦则在其"世界经济"理论中重点揭示了世界经济与资本主义的相伴相生关系。本文认为,两位学者的论说在观念上的差异体现在一与多之争,以及看待市场、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歧上,同时指出,历史比较研究不仅对于理解世界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有利于深入理解当代全球化中民族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农业危机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u J 《世界历史》1999,(3):28-33
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它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从而使19世纪7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关键时期。英国这个在资本主义世界一直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这次危机中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17.
于沛 《世界历史》2007,(5):4-11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既有批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理论贡献,也有不可逾越的历史局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最终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这并没有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使十月革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生机和活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回应时代的挑战中与时俱进,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普鲁士式道路”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九世纪,德国主要沿着“普鲁士式道路”完成了农业资本主义改造。对于这一历史进程,不少学者持贬抑态度。如苏联学者波梁斯基认为,德国农业资本主义沿“普鲁士式道路”发展,“进行得极为缓慢,并且随之而来的还有农民被剥夺的痛苦过程。”这种看法,几乎遍于我国出版的世界历史及世界经济史著作中。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式道路”对于十九世纪德国农业发展以及整个产业革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德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也有极大影响。因此,重新考察“普鲁士式道路”,如实地评价其历史作用,对于揭示十九世纪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总论 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回顾十年、改进工作、提高水平—纪念《世界历史》、《世界史研究动 态》创刊十周年89.1一1笔谈:评赫鲁晓夫改革89.1一2时代、格局和人—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 题的若千思考89.1一55对犹太宗教文化与其他文化关系的一点 探索,‘89·2一1西方民主起点的模式一1688年英国分权政 体剖视89.3一2韦伯资本主义起源理论评析89 .3一109本刊编委会讨论进一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89·5一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关系的重大变化89.5一37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成长的关系一对16一18世纪荷英中三国历史进程考察89…  相似文献   

20.
近代早期,随着封建农本经济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兴起,英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受到市场协调、市场决策和政府调控的制约,并由此形成三大核心机制,标志着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此时英国正处于重商主义历史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也称为重商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形成于封建农本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的交替时期,具有过渡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双重属性、阶段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