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其实的包拯     
若评选“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包拯恐怕稳居第一。包拯出生于999年,逝于1062年,享年63岁。 回顾包拯一生,他是一位很不错的领导干部。但实事求是地说,传说中的包拯泡沫太多。把泡沫去掉,还原真实的包拯,会令一些人失望。  相似文献   

2.
包拯年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楚申包胥之后。(《包拯墓志》《宋史·包拯传》《通志》卷八之五)曾祖母,追封荥阳郡太夫人;祖父士通,赠太子太傅;祖母宣氏,赠冯翊郡太夫人;父令仪,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赠太保;母张氏,赠□阳郡太夫人。世系如下:  相似文献   

3.
其实的包拯     
若评选“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包拯恐怕稳居第一。包拯出生于999年,逝于1062年,享年63岁。 回顾包拯一生,他是一位很不错的领导干部。但实事求是地说,传说中的包拯泡沫太多。把泡沫去掉,还原真实的包拯,会令一些人失望。  相似文献   

4.
真实的包拯     
<正>若评选"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包拯恐怕稳居第一。包拯出生于999年,逝于1062年,享年63岁。回顾包拯一生,他是一位很不错的领导干部。但实事求是地说,传说中的包拯泡沫太多。把泡沫去掉,还原真实的包拯,会令一些人失望。首先包拯一不黑面二不高大,是个不到一米六的白面书生。人们将此说成黑脸是突出他的铁面无私,因为铁是黑的。为此还编出一个传说,说他本是文曲星下凡,投胎时匆匆忙忙,与武曲星狄青将  相似文献   

5.
史戈 《江淮文史》2008,(4):166-172
包拯是北宋一代名臣,他所享有的崇高历史盛誉,是罕有伦比的。他长期生活在民间,即使是从政之后,也多年在地方任职,对于人民的疾苦,对于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决定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他把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与儒家理论中的民本思想结合起来,对民本思想作出解释,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观点,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轻徭薄赋,整顿吏治,  相似文献   

6.
略论包拯反腐败杨国宜包拯,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其人、其事日积月累,形成了范围广泛、内涵丰富、影响巨大、意义深刻的包公文化。直到今天,包公现象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历史上的包拯,可贵之处甚多,反腐败就是其中之一。一、包拯笔下的腐败现象根据《包拯集编年校...  相似文献   

7.
包拯与肇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肇庆社会仍然是落后荒凉之地。宋代肇庆一度是中央政府流放有罪官员的重要场所。但这些官员被流放南下,往往都是身兼官位的,这就为他们在肇庆地区施展改造社会的才能提供了条件。他们在肇庆地区的工作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拯就是其中较名的一位。  相似文献   

8.
包拯,字希仁,谥号孝肃,世称包公,是我国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清官。他曾任开封府尹、御史中丞、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等显要职务,为人刚直不阿、清正廉明、爱国爱民,对世人影响很大,被誉为“包青天”。然而,文博考古界对其有关文物却很少系统地整理与研究,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讨。本文仅就有关包拯的各类碑刻,粗略地加以考述,疏漏及不当之处,尚望学界同仁教正。历代关于包拯的碑刻为数不少,但大多为金石著作所缺载,这些碑刻有的流传至今,十分珍贵;有的已经失落或废毁,近年又经有关部门复刻重立。其大致情况如下:一、诗文碑刻包拯的诗文碑刻,有《诗》碑和《家训》碑,共两通。1、《诗》碑。包拯流传下来的诗歌只有一首题壁诗,即《书端州郡斋壁》。其诗  相似文献   

9.
唐朝的李元紘和北宋的包拯都是封建时代的清官,他们的事迹也颇有相似之处。但包拯的廉正名声几乎妇孺皆知,而对李元紘则知之者甚少。这是因为包拯的事迹,通过小说戏曲的穿凿附会,在民间广为传播,而李元紘的事迹仅有正史记载,没有通俗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0.
赵宋王朝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新兴封建政权建立初期时的不同特点之一,在于阶級矛盾自始就达到異常尖銳的程度,农民起义的風暴在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不久,便开始席卷了他的統治地区,构成对現存政权的严重威胁。除了993年王小波、李顺、張余、張嶙等所領导的四川农民大起义之外,檢閱史籍,有領导的,粗具規模的反宋武裝暴动事件,尚有下列十数起之多:(1)963年,袞州周弼、毛袭聚众起义,屡敗官兵。(2)966年,四川軍兵与农民联合起义。上官进率众二千余  相似文献   

11.
包拯,北宋著名的官僚。千百年来,他以仗义为民请命、与民伸冤除害闻名于世,因而受到百姓持久不息的爱戴与敬仰。有关他的事迹在民间口碑相传,世代不衰,并敷衍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文史天地》2014,(2):94-94
传统戏中,包公经常被称为“包相爷”,其实包拯从来都没有做过宰相。  相似文献   

13.
包拯长得其实并不黑。1037年春天,安徽天长县官道上,出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白面书生。他一袭长衫、几件行李,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新上任的县令包拯。此时,包拯39岁。老大不小的年纪,却是第一次入仕。距离他本人即将获得的著名"青天"称号并不遥远,但距离他当上开封市长、名副其实的"开封有个包青天",却还有20年。  相似文献   

14.
包拯,老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其大名可谓妇孺皆知,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社会上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欧阳修,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与包拯两人年龄差不多,包拯大了8岁,包拯仁宗天圣五年(1027)考取进士,欧阳修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按理说,两位北宋巨人本应惺惺相惜。其实不然,欧阳修根本就看不惯包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5.
王鞱所处的时代是中國社会經歷着巨大变化的时期(1827——1897),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的成熟却是在第二次鴉片战爭和太平天国失敗后(1)。第二次鴉片战爭后,外國資本主义在中國不僅取得了沿海航行权和內河航行权,而且把持了中國的??不僅开始在中國設銀行、筑鉄路、开礦山,而且通过貸款給清政府,向中國進行政治投資。这样  相似文献   

16.
一、为了認真学習毛主席关于論历史科学的言論,掌握这一犀利的武器,指导我們正确地学習历史專業,开封师院历史系党总支委員会决定采用党委、教师、周学三結合的方式,既由党委委員和中国通史教研室15位老师及本科二年級157名同学集体的分章分篇的学習了毛澤东选集和毛主席解放前后所發表的著作,在学習时辑录了毛主席論历史科学的言論。辑录这些言論不仅对历史系师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广大历史科学工作者也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我們决定在本刊連續發表。二、为了学習的方便,我們把毛主席論历史科学的言論按問題性質結合文章發表年代先后分成五个部分:一、关于历史科学原则指示;二、論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三、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評价;四、論战争問題;五、論文化問題。这五个部分显然还包括不了毛主席論历史科学的全部内容。三、辑录毛主席論历史科学有关毛澤东选集部分一律用第二版,文中不再注明。另外我們也辑录了反映毛主席思想的三个文件:“关于無产阶級孶睦方涷灐薄霸僬摕o产阶級孶睦方涷灐薄爸泄仓醒牍赜谠谂┐褰⑷嗣窆鐔柼獾木鲎h”中有关历史理論部分,作为附录,供研究历史时参考。四、由于时间倉促及我們水平所限,在輯录毛主席論历史科学的言論时难免挂一漏万,甚至断章取义都是可能的,敬希讀者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17.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死溢孝肃,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包拯可以说是一位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自宋以来,他一直成为人们所崇敬的对象。包拯同代人吴奎在《孝肃包公墓志铭》中说:“宋有劲正之臣,曰‘包公’。……其声烈表爆天下人之耳目,虽外表亦服其重名。”南宋则称其“间里童稚妇人,亦知其名”①;或调“名塞宇宙,小夫贱隶,类能谈之”。②这说明,包拯的美名从宋代就深入人心,妇孺皆知了。所以,在宋代出现了“开封府题名,独包孝肃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③的现象。另据《包公正传》(中…  相似文献   

18.
包拯和欧阳修,是北宋仁宗年间的两位名臣,也是两位清官。可是,就是这两位清官之间,却产生过尖锐的矛盾,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不仅震动了当时的朝野,直至今日回顾此事,仍然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这场风波,是由欧阳修挑起的。他首先对当时正得到仁宗皇帝信任,事业十分顺利的包拯提出了严厉的批评。1059年3月(嘉祐四年)包拯任御史中丞。当朝有位任三司史的张方平,由于利用职权贱价收买他人的房地产,包拯弹劾张方平失去廉耻,不宜身居高位,由宋祁接任三司史。宋上任不到20天,包拯又指出宋祁游宴太多,铺张浪费,不懂理财。同时…  相似文献   

19.
一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局面形成之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集团中一批开明有识之士,目击时弊,疾呼改革,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革潮流。包拯也积极投身于这股潮流之中,并针对宋仁宗年间经济领域的种种  相似文献   

20.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名臣。今年是他诞生一千周年。包拯来到世上一千年,却被人们颂扬了九百六十年,而且今后还会被人们永远颂扬下去。今天我们纪念包拯,不论史学界法学界还是文学、社会科学界,都不能无视或者小视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不仅中国人需要他喜欢他歌颂他,海外也有不少人研究他歌颂他。他是中国漫长封建社会里少有的清官,对于贪官污吏他是可怕的形象。而对于小民百姓,他则是黑暗中的一轮太阳。在包公身上,既体现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体恤民情等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政治理想与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