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一年三月,西北电力建设局在长安县凤栖原施工中发现了一批古墓葬群。西安市文物局考古队配合施工清理了包括战国、秦、汉、隋唐以至元、明、清不同时代的古墓葬530座。计出土不同时代随葬器物1400多件。其中元代墓葬一座,除出土黑瓷器物残片13件外,其他随葬品全部被盗。但其墓砖室建筑结构及雕饰基本完好,具有一定特点。墓葬结构是由土坑竖穴墓道和砖券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图版叁:1)。墓室为八角形砖砌钻尖穹窿顶式建筑。穹窿顶全部倒塌,墓室内砖砌壁面保存基本  相似文献   

2.
前几年在文管所工作期间,曾参加了宝兴县赶羊沟一座汉墓的调查清理,现将资料整理报告于后:该墓于1988年5月在宝兴县城西相距约30公里的赶羊沟,被村民翻地时发现。我们前往进行了调查和抢救清理。(一)墓葬型制墓葬位于陇东镇赶羊沟东坡的一处缓坡地里,系砖室券拱墓、墓顶覆盖厚约20—30厘米封土。该墓墓室结构完整,系长方形竖穴土坑单室券拱。供用7行饰有花边的梯形砖平行砌筑。墓室穴壁用长方形花进砖交错平砌,左右壁各14层,前后两壁各23层。拱和壁相交处使用了一层一侧厚5厘米,另侧厚10厘米的楔形砖作起券线。墓底满铺一层长方…  相似文献   

3.
1982年8月,南京博物院在苏州吴县张陵山东山清理一座长方形单室券顶的砖室墓(M5)。墓向为南偏西10°,平面略呈腰鼓形,左右两壁向外弧凸。墓全长3.88、最宽1.84、高1.35米。东、南、西三侧为三顺砖纵砌起底,上置丁砖一排,共砌四组,然后再以平砖迭砌,渐渐起券收拢而成券顶。北侧是一丁一纵砖迭砌封门,宽1.74米。墓室底部用砖按人字形铺地一层。没有壁龛和排水沟。墓砖为长方形素面青砖,长25、宽12、厚2.6厘米。在墓室券顶中间有一排竖砖是用长方形素面青砖修整成的楔形砖。  相似文献   

4.
1994年7月5日,大冶市河口镇砖瓦厂在厂内土岗取土时发现砖室墓一座。墓内大部分随葬品随同取土一井挖掘出土。市博物馆接到报告后,会同当地政府及派出所,迅速追回了失散的文物,并对该墓葬送行了发掘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此墓位于河口镇东北面约1.5公里的彭家湾村丘岗上,方向180°。墓为券顶式,单室砖室墓,无墓道,墓圹是长方形,墓室长300、宽142、高140厘米(图一)。墓室结构较为简单,从残存墓室测量所得,墓壁砌法全采用三横一坚,砌至1.3米高始起券,券顶为契形砖,顶凸高80厘米。封门砖为平砖垒砌。基底铺地砖一层…  相似文献   

5.
1987年3月,在余杭县闲林埠镇东北唐山发现一座古墓,我所派员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所获资料报道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庙山西北坡,方向北偏西70°,为砖构单室券顶墓,平面呈“凸”字形,全长7.6米,分墓室和甬道两部分(图一).墓室长5.55、宽2.18、高2.57米,左右两壁及后壁均呈弧形向外鼓出,后壁弧度较大,和顶券相接而成后拱,前壁平直,但在前壁之外,甬道之上有砖砌弧形突出形如龟背之前缘.墓室中后部置棺床,高21厘米,棺床前又依次伸出两砖,作台阶状.棺床上部顺砖错缝平砌,下部用竖砖杂乱堆砌,砖与砖之间留有间隙,  相似文献   

6.
1956年4月我会在兴平县西郊配合基建工程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有一座宋墓,保存很完好,出土的随葬品也比較丰富。一墓的结构这是一座仿木建筑的砖室墓,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砖砌成,砖的外面磨光。墓室长方形,南北长3.48米,东西寬2.70米,高1.80米,方砖鋪地,东西北三壁最下面用单砖平砌两层,再往上向內凹进2厘米,成束腰状,束腰部分雕刻有花紋装飾,束腰上面又用单砖平砌两层,再上各有倚柱八个,分隔成七段,中間一段为一小龕,龕左右相隔的一段  相似文献   

7.
河北唐县发现金代墓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989年5月12日,唐县银行建设工地在挖地基时,发现三座金代墓葬。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接报告后,即派人赴现场清理,其中两座在施工中已遭彻底破坏,现将保存完好的一座介绍如下: 墓葬位于城内县政府招待所西侧,为一座圆形叠涩顶砖室墓。墓顶距地表2米,残存墓道长0.2米,宽0.95米,底部铺砖。墓门方向352度,下部用三层砖竖砌,上部单砖横砌成拱券式,高0.62米,宽0.65米,进深0.32米。墓室平面略呈圆形,直径东西2.38米,  相似文献   

8.
山西襄垣唐墓(2003 M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山西省襄垣县县城的一户居民在修建住宅时,在院中挖到一座古墓葬。县文博馆闻讯后,立即派工作人员赶赴现场,但墓葬已经被破坏殆尽,于是一边派人去倒掉的淤土中寻找随葬品,一边清理墓葬残存部分。墓葬编号为2003M1,现将清理结果和捡回的随葬品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墓葬位于襄垣县县城新建西街中段路南(墓葬位置见本期《山西襄垣隋代浩墓》图一),据残存情况看,这是一座单室砖墓,方向朝南,有斜坡墓道,墓门在正中,墓门处原有封门砖。墓室平面为弧边方形,长宽约为36米。砖砌墓壁,砌法为三平一丁,墓顶为穹隆顶,顶部高…  相似文献   

9.
2001年11月,山西省襄垣县煤运公司在家属楼建设过程中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县文博馆工作人员闻讯赶到时,墓顶已被破坏。经观察,这是一座前后室砖墓,后室已经在早年被盗,遂通知建设方停工并做了抢救清理。墓葬编号2001M49,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襄垣县城新建西街中段(图一),墓葬坐北朝南,为双室砖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及左右耳室、后甬道和后室组成(图二)。墓道长约103、宽约11米,斜坡状,南高北低,两壁修整较平。甬道砖砌,长18、宽113米,拱形顶,高155米,甬道南端砌有砖墙。墓门宽113、高约135米,从09米的高度开始用砖砌出…  相似文献   

10.
1994年11月上旬,湖南省郴州地区文物事业管理处会同临武县文物管理所清理了一座唐代纪年砖室墓(94临花M1),现将发掘所获介绍如下。墓葬位于临武县花塘乡五里牌村东一山腰南侧,距临武县城约2.5公里。该墓葬早年被垦荒造林时严重扰乱,但仍有较大收获。墓葬依山势座东朝西,属于一座券顶砖室结构墓葬(图一),由甬道与墓室组成。墓墙均砌双层,其墙厚与墓砖长度等同。采用手砖横竖间层叠砌,墓底横平铺底砖一层。墓室中间另垫二层格床底砖。墓室内壁有少数模印鱼骨纹和纪年铭文的砖块,不规则地砌在墓门和墓室的侧墙上。墓砖均为青灰…  相似文献   

11.
南京雨花台区四座西晋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近郊雨花台区为历代古墓葬集中之地,1949年以来在这一带发掘过大批六朝至明清时期的墓葬。现将我馆1985年底至1988年初在雨花台区清理的4座西晋墓情况简报如后。 一.养回红村西晋墓(M_1) 墓在雨花台区雨花乡养回红村(区教师进修学校内)。是用长31、宽14、厚4厘米的长方形青砖砌成的平面呈“凸”字形的砖室墓,方向200°。墓上半部已毁。墓室长方形,长4.78、宽1.30、壁残高0.82米。砌法为平砌二层再竖砌一层。铺地砖一层,斜铺呈人字形。甬道已毁,仅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61,(1)
陕西考古所涇水队在攷古调查时,发现了一座东汉墓。此墓位置在邠县雅店村涇水北岸上,当地农民在打窰洞时发现,并取出了部分砖、石门、石框及随葬品。我队于五月下旬派人进行了清理。一.墓葬形制与结构:此墓为长方形竪穴砖券墓,由主室、耳室、墓道三部分组成。主室长5.60、宽2.25、高2.40米,墓壁系用长36、宽18、厚8厘米的长条砖平砌而成,顶部成圆拱形,墓室底面亦用长条砖交错平铺。耳室在主室的南边,长2.15、宽1.30、高1.6米,地面低于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南皮县芦庄子汉墓有较大面积的覆斗形封土,是一座一侧有墓道的"甲"字形土坑竖穴墓葬,墓穴内有大量积陶,砌有砖椁,砖椁内还可能有木椁。出土遗物包括铜礼器和其他铜器及玉璧、相关敛葬用玉等,其中的四件鎏金镶玉铜枕构件表明该墓应为夫妻同穴合葬墓。墓葬的时代为西汉晚期偏早或稍早阶段,等级上属列侯级别墓葬,墓主当为西汉临乐侯国的某一列侯及其夫人,很可能是西汉晚期的节侯刘万年与其夫人。该墓葬作为西汉晚期临乐侯刘万年与其夫人的同穴合葬墓,对汉代列侯墓葬尤其是西汉列侯墓葬的确认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恒 《文物》1987,(11)
1982年,嵊县城郊乡雅致村农民在城西2公里的岭角岭东麓开沟种柑桔时,发现三座相邻的古墓。县文管会向省文物局报告后,作了抢救性发掘。三墓编号分别为嵊M9、M10、M11。 M9为并列长方形砖砌双室墓,方向140°。中以宽0.33米的砖墙相隔。两室面积、形状、结构相同,均为内长2.53、宽0.49、高0.72米。墓壁自铺地砖起砌二顺一丁二组后,平砌五层,内收到顶,上砌一层封顶  相似文献   

15.
朔州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平朔考古队1991年7月间,平朔考古队于朔州城区新修市府街工地,经过钻探,发现一批汉、唐、辽、金时期墓葬,并经过清理发掘。现将其中的一座砖室壁画墓(编号市府街M21),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室结构为砖砌单室墓,平...  相似文献   

16.
1985年8月,陕西省淳化县车坞乡南胡同村村民在庄基内掘土,发现一座北宋墓葬。这座墓葬是长方形单室券顶的砖室墓,从所留残痕看,墓室在地表下约八米处,有竖井,竖井上口南侧宽105厘米,墓室宽146、长(南北)278、高200厘米。墓室地面拼铺塾棺石板三块,三石大小相同,长214、宽52、厚4厘米,沙石。塾棺石上有棺木朽痕和一具尸骼,葬式被挠乱不详。卷洞的砌法是:两壁最底层挨塾棺石立卧一素面条砖,其上以次平卧素面条砖,椤上饰斜线纹条砖、椤上饰花瓣纹条砖和素面条砖,共五层。五层砖以上有盆花牡丹纹方砖一块,  相似文献   

17.
1979年10月,江宁县江宁乡上湖村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古墓一座,我馆即派人作了清理发掘。此墓为凸字形穹隆顶砖室墓,方向204度。甬道长1、宽1、高1米,两壁砖三顺一丁为一组,共砌三组,上面起券。墓室长4.25、宽1.7、高2.35米。墓壁下部砌法同甬道壁,也砌三组,上面顺砌平砖一层;再在墓室左、右、后三壁以及甬道顶部,采用倒人字形丁砖从四壁向上砌成穹隆顶(图一)。  相似文献   

18.
1987年5月,陕西省延安市柳林乡王家沟村村民在修建石窑挖地基时,发现一座砖室墓。延安地区文管会、延安市文化文物局和清凉山文物管理处闻讯后,立即派人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参加清理工作的有姬乃军、白振学、李义、范景华等同志。根据墓中出土的墓志,可知墓主人为明代山西陵川县知县杨如桂。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王家沟村村内,延河支流南川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东距南川河约400米(图一)。墓葬为砖结构,平面略呈方形,边长3.5~3.6、墓室高2.9米。顶为覆斗形,以条砖叠涩内收,正中以方砖平砌收顶。墓底  相似文献   

19.
<正>多坟山墓地位于三亚崖州区拱北村东北,东邻宁远河,原为高出地面的土包,近现代土地平整运动中该土包被推平。为配合海南环岛铁路建设,2021年9月,南京大学考古队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元明墓葬10座。墓葬根据形制和葬俗可分为3类:竖穴土坑堆石墓(M5)、竖穴土坑砖室拱顶墓(M1,M6—M9)、竖穴土坑砖石混筑墓(M4)。M5以大小不等的河卵石堆砌成近方形墓室,外侧石块大而规整,墓口处以砖块封堵。M1墓顶由9组券砖组成,墓内四壁用砖垒砌,两端砌有砖墙,墓室北侧壁龛出土2件黄釉陶罐,保存完整。M4砖室之上又以大小不等的河卵石围筑,可能与保护封土有关,墓顶每一块券砖上刻有不同的文字符号,墓室南侧壁龛出土2件青绿釉陶罐。此外残墓M10,推测为竖穴土坑砖室拱顶墓,  相似文献   

20.
南京雨花台区三座六朝墓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1月,为配合基建工程,我们在南京雨花台区红花乡与油坊桥两地清理了三座古墓,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现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一、红花乡墓葬墓葬位于雨花台区红花乡砖瓦厂内.是用长31、宽16、厚5.5厘米的长方形青砖砌成的单室券顶墓,平面呈“凸’字形,方向210°.墓室长4、宽1.60、高1.80米.墓室为三顺一丁砌法,共三组,上面平砌四层再起券.墓壁无直棂窗及小龛设置.甬道长0.75、宽0.8、高1.20米,亦为券顶,砌法为三顺一丁,共二组,上平砌七层再起券(图一).该墓早年被盗,但仍出土器物20余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