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义慧 《史学月刊》2006,(12):89-94
在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子女的童年生活,逐渐由参加劳动转变为接受教育。这种转型根源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思想文化界看待童年的观念变迁影响着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工业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了人们对待儿童的劳动和教育问题的传统态度;国家出于社会控制以及对民族未来的考虑,也在下层儿童的教育和劳动立法问题上采取越来越主动的态度;工人阶级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和劳动问题的态度,也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生着改变。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工人阶级儿童的生活重心逐渐由劳动转移到教育,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普通儿童的命运,也使得现代意义的童年生活初具模型。  相似文献   

2.
实现社会稳定是全体国民的共同愿望,我国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于遏制两极分化。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群体差距日益扩大,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遏制两极分化进而实现社会稳定就应在加大政策调整力度、优化社会结构、加强教育力度和强化反腐败深度等方面多下功夫,做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3.
李萍 《攀登》2007,26(3):13-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健全各种机制、切实把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处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外,还要密切关注人们的社会心理。因为,良好的社会心理是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变量,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是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规范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从史学功用观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高校历史教学严重脱离社会现实需求,必须从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着手,增强高校历史教学的社会实践性。相对而言,史学功用观在高校历史教学当中,一直都是积极倡导的观点,但在长久的教学当中,仅有少数教师能够坚持史学功用观视角,并且按照相关要求以及规范去教学。相对的,大部分教师都在应用传统的视角去教育学生,才会导致现阶段"愤青"的大量出现,这对社会的发展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积极意义。在日后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中,必须始终贯穿史学功用观视角,帮助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国家、国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隋欣 《旅游纵览》2013,(11):248-249
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本文从音乐观念进行音乐与智育、音乐与德育、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学校教育进行命题,并展开讨论,得出音乐以及一切教育的内涵一体,教育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6.
民国徽州家谱的族规家训所见职业观的变迁是革新与保守并存,保守多于革新.从职业观变化的内容看,主要是废除了以士为先和走科举取士的条文,主张让子弟接受新式教育和适者生存的职业观,传统职业观中有关农工商等职业的内容变化不大.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民国时期徽州的近现代工商业发展缓慢,传统职业观的革新缺乏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基础,传统的农工商业仍是多数人谋生的主要手段.而徽州是明清时期和中国近现代时期发展具有典型性的地区之一,通过对民国徽州族规家训所见职业观变迁的考察和分析,可以推见民国时期基层社会职业观变迁的实态.  相似文献   

7.
青海民族地区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健  马春梅 《攀登》2006,25(3):64-67
当一个地区收入水平出现差距并呈逐渐加大趋势时,就会对人们的观念和信心产生影响,甚至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负面效应。但是,地区性的收入分配不可能完全平均,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承认一定范围内收入差距存在的情况下,尽量避免这种差距拉大。通过对青海民族地区收入差距的分析可以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渐加大的趋势并对该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为此,就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治理对策,以缩小差距、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丽霞 《沧桑》2009,(3):124-125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是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会生态观,它深刻揭示了生态危机的实质,分析了生态危机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深远的前瞻性,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对于人类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有着非常现实而有效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自由问题的探索,自由是人类不断追问的问题和不断追求的理想,人类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类追求、实现自由的历史。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被认为是科学的自由观,是无产阶级全体劳动人民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0.
刘刚 《攀登》2011,30(5):30-35
社会稳定问题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理论界关于社会稳定的研究囿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局限在狭小的范围,甚至有些领域被视为研究的禁区。随着改革的日益纵深,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诸如农民因税费负担引发的抗争、工人因下岗失业引发的抗争、业主因权利受损引发的抗争等问题都亟需理论上的解释和说明。为此,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社会稳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西汉道义观的形成,一在于董仲舒从天人关系上对天道和人道运行的本质要求进行凝练,形成了政治道义观。二在于司马迁从历史经验上对历史运行秩序的重构,使"义"成为观察历史秩序的参照,从而形成了历史道义观。三在于盐铁辩论从行政理念的角度对西汉制度进行讨论,使得参与讨论的御史、大夫们意识到国家必须承担起社会道义,才能长治久安,初步讨论了国家道义观。  相似文献   

12.
孔子民族观的出发点是明"华夷之辨",明"华夷之辨"的标准是文化而非民族血统。在处理华夷关系上,孔子主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和平共处原则,同时也主张"修文德以来之"和"用夏变夷"的怀柔同化政策。孔子的民族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荀子在他的基础上形成了大一统民族观,为以后各个时代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所接受,为统一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观是人对生命的根本性和基础性的观点和看法.大学教育是指向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应该忽视生命本身的教育.但由于我们传统的大学教育忽视了生命教育,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缺乏.认识生命的创造性本质,了解生命观的内涵,寻找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现.注重生命观的教育应该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除了应转变观念外,重要是要在有关课程教学中嵌入生命现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杰克·齐普斯敏锐地进入当代社会的故事活动现场,洞察并阐述了童话的创造性讲述实践观:一方面,对经典童话的讲述具有多层次性、创造性和多样性,其是对传统文化的领悟与理解性继承;另一方面,讲述者发挥想象是对童话的创新利用,表达了一定的社会和个人诉求。尤为重要的是,童话讲述实践具有批判性功能,可以增强文化身份认同,推动社会发展。齐普斯的创造性讲述实践观,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与发展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继学  李林 《攀登》2001,20(4):47-49,62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社会稳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理想状态。而可持续发展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高层次的社会稳定提供物质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6.
历年来对汤显祖文学观的研究都集中在其“主情”的文学思想方面,而忽略了对他平民文学观的探讨。仔细分析《牡丹亭》可见汤显祖的平民文学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主张以情抗理(礼);主张人的情与欲得到满足与宣泄;描写下层人民的众生相;表现平民百姓市侩、滑稽的审美接受。通过对汤显祖师承渊源、交游情况,以及当时社会思潮对其影响等方面的考察,进而论述汤显祖平民文学观形成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7.
历年来对汤显祖文学观的研究都集中在其"主情"的文学思想方面,而忽略了对他平民文学观的探讨。仔细分析《牡丹亭》可见汤显祖的平民文学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主张以情抗理(礼);主张人的情与欲得到满足与宣泄;描写下层人民的众生相;表现平民百姓市侩、滑稽的审美接受。通过对汤显祖师承渊源、交游情况,以及当时社会思潮对其影响等方面的考察,进而论述汤显祖平民文学观形成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8.
陈爱民 《攀登》2005,24(4):141-142
在实证主义科学观、知识观的影响下,现代教育逐渐异化为应试教育和发展人的理性能力的“唯理性教育”,教育呈现出唯科学主义,唯书本世界的倾向。只有转变现代教育僵化的知识观和教育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倾向,使教育过程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17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鸣旦  刘贤 《清史研究》2006,2(4):65-86
本文以他者哲学为出发点,结合文化传播学的理论,研究文化相遇历史的方法论。作者首先讨论了曾应用于明末清初中欧文化相遇研究的三种不同框架:一是以传播者(即传教士)及其贡献、影响为主体的传播类框架;二是以文化传播的接受者为研究主体的接受类框架(如"中国中心观");三是创新类框架,指向接受者及其文化的形象是被文化传播者建构出来的这一符号事实;随后提出了第四种互动交流类框架,通过强调传播者、接受者互动过程的双向性,对前三类框架做出进一步的改进。作者认为,研究关注的主要焦点,应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交换的结果:新的文化产品(一种文本、一个形象,或是社会网络)。历史研究实际上是"关于他者的艺术",通过它历史学家接受自己的身份也是被他者所塑造的。对他时、他地、他文化的文化重构不仅需要历史学家去观察,历史学家自身也要允许被观察。  相似文献   

20.
科普观是一个时期人们关于科普内涵、功能、对象、任务等方面形成的基本态度和主流意识,受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影响,对科普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科普史料为基础,以科普四要素——科普语境、科普主体、科普内容和科普受众的特征分析为线索,对建国后我国科普观进行历史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