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矿业实施了统制政策,借、贷、垫款政策,合办政策以及易货偿债政策。对这些政策的评价,过去存在一些偏见,我认为有必要重新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代直隶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府矿业政策的过程中,既执行中央政策,又加强自己的控制权,因而导致直隶现代煤炭企业发展不快,土法煤矿大量存在。清中央政府鼓励兴办现代矿业的政策成效大减。  相似文献   

3.
<正>自从循环经济的理念问世以来,发达国家先后把它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手段,但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国普遍都是在人均GDP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即基本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后,才着手发展循环经济的。从全国看,循环经济目前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社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需要努力转变发展观;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发展机制尚  相似文献   

4.
袁威怡  王欢  盖薇  兑佳 《旅游纵览》2015,(4):223+237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受到阻碍。而随着循环经济、生态旅游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话题不断加热,旅游产业成为了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地方经济的最好解决方式。事实上,站在旅游的角度来看,要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从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入手,根据地区的生态和旅游情况,给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确定好其发展模式,并不断进行创新。本文就旅游产业的特征和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在旅游视域角度下的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创新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波 《攀登》2006,25(6):109-112
文章围绕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分别构建了青海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的理论指标体系和操作指标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并据此对青海省工业循环经济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循环型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关切和对传统单向线型经济模式的反思的成果,是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中应运而生。本文试图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所涉及的主体及其利益进行论述,明确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导向,以确立我国循环经济法能够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万历年间矿业政策的论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矿业,是一种素称发达的手工业。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社会经济生活和封建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历代封建政府都十分重视矿业的生产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矿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往往是统治阶级内部争  相似文献   

8.
丁翠英 《攀登》2007,26(6):107-110
推进循环经济,是青海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观念、政策、法律、体制、技术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既需要全盘统筹,又要求在各个层面上落实。青海发展循环经济,在借鉴国际国内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本地区特点及环境污染状况、环境保护活动所处的阶段以及立法基础条件,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循环经济促进和谐青海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州霞  李积兰 《攀登》2006,25(3):52-56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自然的发展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对经济与社会、自然的整合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解决在发展和构建和谐青海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和省情为依据,对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和优先领域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和谐发展以及环境友好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近些年以来,循环经济在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农业区建设以及工业生态园建设等诸多方面均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循环经济却极少被应用在旅游业中。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说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旅游业落实、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详细的论述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希望能够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长坡 《神州》2011,(10):207-207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新的时期经济的重点和关注的热点。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资源型地区是重点,煤炭资源型城市更是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⑴。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之下,循环经济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付诸生产生活实践迫在眉睫。本文从循环经济的产生着手,剖析了循环经济的本质以及它的核心内容,并结合黑龙江省的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对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1)。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之下,循环经济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付诸生产生活实践迫在眉睫。本文从循环经济的产生着手,剖析了循环经济的本质以及它的核心内容,并结合黑龙江省的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对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14.
唐山遵化市宏达铁选厂始建于2000年,是一座集采、选于一体的综合性矿山。拥有各种技术及管理人员100多人,年生产能力两万吨矿石和3万吨铁精粉。几年来,宏达铁选厂在矿长梁学山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地方政府对矿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创新安全理念,促进矿业发展”为办矿宗旨,不断创新,深化改革,用现  相似文献   

15.
论甲午战前清政府的矿业政策朱英矿业是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到近代,更成为整个产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门。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由于民营资本十分薄弱和外国资本的不断渗透扩张,采矿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所采取的矿...  相似文献   

16.
张继允 《世界》2004,(7):29-31
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威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循环经济的发展理论、政策不仅深刻影响各国经济的走向、潜能和抵御未来风险的能力.而且通过各种国际标准与资质、产品绿色标志、环境保护义务等日益延伸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乃至国际政治等诸多领域;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了一场深刻的转轨变型,而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演变成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的国际性压力。中国来来的发展必须正视这种压力并经受住其严峻考验。温家宝总理今年在十届人大二次  相似文献   

17.
刘长坡 《神州》2011,(23):207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  相似文献   

18.
张蕾 《沧桑》2011,(3):91-9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仍显不足,主要原因是存在着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如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现有经济制度不完善,循环经济的政府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是完善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完善现有经济制度,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运行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中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旅游发展模式。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升旅游产业效益,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应树立系统观、新经济观、新价值观、新生产观和新消费观,构建起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动力系统、支持保障系统、参与层面系统等,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模式系统良性发展,达到旅游循环经济的目标系统。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观、伦理观与产业范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朝武 《人文地理》2009,24(5):116-121
分析旅游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理论与时代背景。将我国传统旅游经济归纳为资源中心发展观、产品中心发展观和顾客中心发展观等传统范式阶段,并主张以循环生态发展观来扬弃传统的人类中心型的发展方式。从环境观、资源观、社会观、科技观等层次对旅游业循环经济的伦理观进行了阐述。提出旅游业循环经济包括单体企业层次、企业群落层次、旅游业产业群落层次和国民经济的大生产群落层次等四个结构层次,总结了旅游六要素的循环经济运作观。最后,对比分析了传统旅游经济与循环型旅游经济的范式结构,提出旅游循环经济的实现还存在技术、观念和利益机制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