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红兰 《沧桑》2010,(5):9-10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基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理性人假设,其正义理论必定是政治上的、形式上的。马克思基于"现实的个人"规定,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批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局限性,提出了现实上的、真正的、实质的正义理论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使传统的正义面临着全新的社会境况,这种新的境况呼求着相应新的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正义理论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基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理性人假设,其正义理论必定是政治上的、形式上的。马克思基于现实的个人规定,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批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局限性,提出了现实上的、真正的、实质的正义理论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屈琦 《攀登》2007,26(6):132-135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在对古典自然法正义思想的继承,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正义观批判基础上建构的包括价值正义、制度正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三位一体"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孔颖达(574—648),字仲达(又作冲达),冀州衡水人,孔子后裔,唐代著名经学家、教育家,其在经学上最大的成就是奉诏编纂《五经正义》。《五经正义》又称《五经义赞》,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和《春秋左传正义》。永徽四年,《五经正义》颁行天下。《五经正义》是唐朝正式颁行的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国定本,是唐代学校教育的标准教材。这部书博综古今,义理该洽,在哲学、政治、伦理、文学及教育思想方面颇有建树,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正处于两重转型的过程之中,社会有序发展和利益整合发生冲撞,道德实践层面和价值规范层面相互摩擦,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导致分配制度的不公平亦日趋明显,这就阻碍了分配正义的实现。差异的公民资格和差异平等的正义观念正越来越成为差异性群体争取自身权利的理论武器。因此,对差异的公民资格的保护是实现分配正义、体现分配公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对于任何制度而言,如何分配其中的各种资源,保证并实现其公平正义的价值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罗尔斯通过假定"原初状态",提出正义分配二原则,使社会中最少受惠者受益从而实现平等。本文正是在其正义分配二原则的指导下,考察了我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引用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论述了科举制度公平分配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许祥云  除慧 《攀登》2013,(5):50-55
正义作为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同时代的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解答。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不同时期正义理论的梳理、考察和甄剐,根据哲学家们思考正义与解决正义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及其治理研究,对破解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促进城市社会公平公正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西安市街道尺度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贫困综合指数和构建空间固贫指数,在GIS技术支持下,对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时空演化和固化趋势进行研究,并以空间正义为视角,提出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治理方案。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西安新城市贫困程度不断减轻,贫困空间分布异质性明显,贫困空间演化整体上由放射状嵌套分布向圈层分布转变;②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正在形成,空间固贫指数较高街道集中在内城衰退区,城市边缘失地农民聚居区、流动人口聚居区和遗址保护区;③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治理要以空间正义思想为指引,在弘扬价值正义、制度正义和政策正义基础上,构建空间正义“起点-过程-结果”三位一体保障体系,确保城市空间生产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0.
李永明 《世界历史》2006,1(6):126-129
古希腊史家修昔底德在叙史中,表述了对正义等伦理道德在历史中作用的认识。修氏认为,是人性中的各种欲望(贪欲、权力欲等),即“恶”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历史有其自身发展的理路,正义等伦理道德与历史的发展是相背离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门户社区居民享有的生态权益与承担的环境责任不对等成为旅游生态不正义的重要表现,实现生态正义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黄山风景区东南西北4个门户社区为案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从人际生态正义和种际生态正义两个方面分析门户社区居民对生态正义感知的水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受访的门户社区居民对种际生态正义感知水平显著高于人际生态正义;(2)生态正义总体感知水平方面,南门>北门>西门>东门;人际生态正义感知水平方面,南门、北门对分配正义、程序正义感知水平显著高于东门、西门,北门、西门对互动正义感知水平显著高于南门、东门;种际生态正义感知水平方面,南门对环境责任行为感知水平最高,其他三个门户社区差别不大,北门、西门对旅游负面环境影响感知水平显著高于南门、东门;(3)居民生态正义感知空间差异受区域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制度和个体价值观念四种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体制正义论     
沈晓阳 《攀登》2002,21(5):37-41
体制是指社会的各种制度性安排。体制由于其稳定性、综合性、基础性和价值性等特性而构成正义之基石。体制的功能性正义,是指要使体制体现出正义所蕴涵的基本价值目标;体制的结构性正义,是指体制本身具有良好的结构,为功能性正义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了结构性的保障。体制正义是功能性正义和结构性正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省Q市为例,从公共服务满意度视角探讨城市空间正义问题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城市存在公共服务视野下明显的空间不正义问题,临近省市政府能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而区政府并不显著,且远离政府权力中心的边缘地带更加严重。不过,这种空间不正义问题更多源自省市政府权力的空间资源配置失衡,区政府没有足够话语权;主要在市辖区层面,街道尺度并不显著。受制于公共产品属性不同,不同公共服务的空间不正义问题有明显差异,弱排他性或弱竞争性的问题较小。另外,权力空间化通过公共产品配置数量和质量影响空间不正义问题,且质量层面远大于数量层面。新时代城市要从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入手实现空间正义。  相似文献   

14.
蔡鑫 《神州》2012,(33):180-181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通(Stone)认为,研究冲突法可以很好的代替法理学的学习,因为讨论如何进行法律选择在实质上是在讨论正义如何构成。一本优秀的冲突法著作在阐述冲突法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引发读者思考这些基本问题。美国著名冲突法学家荣格(Juenger)的代表作《法律选择与多边正义》(Choiceof Law and MuhistateJustice)是对他于1983年在海牙国际法学会进行授课内容的修订版本。  相似文献   

15.
论矫正的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晓阳 《攀登》2000,(2):24-29
矫正的正义是指对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进行补偿的一种符合正义要求的规则和原则。矫正的正义具有一定的根据。在现代社会,矫正的正义出现了内容的多样化,范围的扩大化,行为的社会化和形式的法律化特征;矫正的正义必须符合法定性、公正性、适当性、明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高小芳 《丝绸之路》2013,(2):153-154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正义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继承柏拉图等前贤的正义思想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即个人正义、社会正义和回报正义。亚里士多德关于正义类型的思想对于当前中国的社会正义问题有所镜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态系统日益失衡和自然环境的渐趋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就其实质来说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从社会正义的层面上来透视生态环境问题,才能找到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一、生态平衡:自然正义在西方.正义首先是作为一种宇宙论的原则被提出来的。这种作为宇宙论的正义原则,是一种自然正义的观念。这里所说的”自然”.是从两层意思上说的。第一层意思是指这种正义所指称的范围,这种正义不仅仅是指人类社会.而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  相似文献   

18.
王维艳 《人文地理》2018,33(5):152-160
针对中国乡村旅游空间实践中存在的空间生产非正义问题及其制度缺陷症结,在空间正义和依法治旅语境下,文章通过对地役权的空间再生产权能、权能空间生产及其空间正义的系统阐释,并结合多个乡村旅游案例的分析,构建了旅游地役权的权能空间再生产与空间正义实现概念模型,以期探寻中国乡村旅游地空间正义实现的法理路径。研究表明,地役权可以凭借其需役地和供役地的权能空间再生产及其权利人之间的竞合博弈机制,将物权与空间生产联系起来,使当地居民的资源环境权益与旅游开发企业的资本权益实现有法(律)可依;空间生产正义与分配正义的有机统一实乃地役权制度的题中之义,启用地役权正当其时,并将有助于建立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正义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国外人文地理学尺度政治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尺度政治理论产生于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治理方式的转型以及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尺度转向等实践和理论背景中。其研究经历了由重点关注尺度的政治建构到重点关注行动者的话语和实践的转变。以此为基础,从结构-行为-行动者视角可以总结出尺度政治研究的三个方向:作为政治过程的尺度结构转变、跨尺度的政治行为与策略以及跨尺度的政治行动者联系网络。随后,本文回顾了当前研究中的三个案例以进一步阐明尺度政治理论的实践应用以及上述三个方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基于国内语境,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出发初步探讨了国内下一步研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家 《神州》2011,(11):18-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领域中的不公逐渐显露,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产权与正义的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中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逐渐上升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产权与正义的矛盾是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权利形态与正义的矛盾,权利冲突频发使得对于产权和正义的分析显得更加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