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陶瓷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凝聚了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陶瓷彩绘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时兴的技法,从远古时期作为陶瓷的装饰而产生到发展成一门艺术品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鉴于此,本文首先通过陶瓷彩绘的概念、历史渊源以及三项彩绘种类对陶瓷彩绘的艺术形式进行概述,接着总结陶瓷彩绘在层次、时空跨越、装饰上独特的艺术之美,最后详细阐述了中国画、中国书法以及西方绘画技法在陶瓷彩绘中的运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明岐 《收藏家》2008,(2):70-74
民国时期景德镇著名瓷绘家王步,是中国景德镇艺术家最优秀的代表之一,是20世纪景德镇陶瓷艺术改革的先驱,也是当代陶瓷绘画各种艺术流派的宗师。无论绘制青花、新粉彩,还是釉里红等皆艺术面貌独秀,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3.
吉州窑陶瓷装饰艺术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州窑陶瓷受时代的审美趣味和民间美术的浸润,其釉下彩绘艺术与宋代绘画艺术一脉相承,在工艺上发展了窑变黑釉,并以独创剪纸贴花和木叶贴花而著称,成就了其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耿大海 《神州》2014,(18):176-177
陶瓷雕塑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文化形式,它匠心独运,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反映出来,并且在现代陶瓷雕塑创作里,能够更加明显地感觉到人们对于情感的真实释放以及对于精神追求的不断提升,本文主要总结了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现状,将陶瓷雕塑的艺术表达进行了总体概括。  相似文献   

5.
何国森 《收藏家》2011,(11):83-84
2009年10月19日可谓中国陶瓷史上一个特殊的日子。景德镇传承千年的窑火在停烧20年后在众人的期待瞩目下复烧成功。传统烧窑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座古窑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古老、容积最大并可使用的柴烧瓷窑,是一座复活的古陶瓷博物馆。笔者有幸加入复烧团队,整个复烧团队由选泥、成型、配釉、挛窑、把桩、  相似文献   

6.
徐海生 《南方文物》2000,(4):109-110,126
“中国陶瓷自古以来一直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杰作,全世界的都企求它,各国的窑都曾竞相进行仿制。”(日本出光美术馆馆长1989年5月在中国故宫博物院与日本出光美术馆联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陶瓷之路”展览上的讲话)。中国陶瓷器的生产,源远流长,对世界陶瓷的生产起着深远的影响,为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罗昕 《神州》2012,(15):68-68
陶瓷与书法艺术从表面上看是两种风格迥异的独立艺术,但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相同的艺术特征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陶瓷艺术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虽然书法艺术在陶瓷中的运用仅处于辅助地位,但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值得从事陶瓷艺术的人们加以关注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郑甲锦 《东方收藏》2023,(12):142-144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作为陶瓷大国的中国,与人类文明发展密切相关。而中国人物绘画艺术崇尚工笔与写意,其创作风格历经千余年的沉淀和演进,名家辈出,名作流传至今,陶冶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审美。文章主要探讨中国人物绘画发展及与当代陶瓷艺术的融合探索,从其发展的主要历史时期、代表性画家、工笔技法、写意技法及其美学探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当代陶瓷的创作和欣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谢建青 《黑龙江史志》2013,(11):133-133
中国的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中国陶瓷闻名于世界,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中国的陶瓷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很长一个时期的世界文化交流,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傅厚 《收藏家》2006,(3):83-84
叶喆民先生的《中国陶瓷史》是1989年出版的《中国陶瓷史纲要》最新修订版,融入了20年来作者在该领域的新发现和新认识,是继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后一部富于个性的重要著作。本刊特刊发傅厚先生的序言,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1.
质朴生动的吉州窑剪纸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春节期间,吉州窑精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为首都春节的博市场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瓷化之风。作为中国古陶瓷艺术系列展览的开篇,将引导古代陶瓷艺术之旅,也为人们揭开古代吉州窑的神秘面纱,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深厚的“庐陵化”内涵,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崔鹏 《文物世界》2009,(6):74-76
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景德镇自古以来以陶瓷工艺著称,通过精美的陶瓷艺术,卓越的制瓷工艺,千年积淀,最终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确立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瓷都”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3.
《神州民俗》2009,(10):69-69
刘小玲,女,浙江龙泉人,大专学历,工艺美术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曾就职浙江龙泉青瓷研究所、江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与研究。作品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获第七届、第八届全国陶瓷创新评比获铜奖与优秀奖。  相似文献   

14.
陶瓷工艺是从原始时代土器发展而成,中国传统土器在公元5000年前已经出现在黄河流域地区,土器上又绘以彩纹而成为彩陶。黑陶、灰陶,加上天然釉药就变成陶器,它丰富了陶瓷的色彩与种类。中华古陶瓷不只是先民所创设的生活器皿,也是藉以表现文化艺术的载体,走人古陶瓷世界,可以感受到先民在陶瓷创造之精与美,在陶瓷制作时选料、造型、彩绘、烧造的用心,  相似文献   

15.
雍正六年,在正史中极为平常,但在中国陶瓷史上却是一个尤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清朝最出色的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走马上任,几乎同时皇宫造办处的大小官员为了一个实验的成功而雀跃欢呼,这二者之间有何关联?雍正皇帝在其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一年究竟给中国陶瓷史带来了什么惊世骇俗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磁州窑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民窑,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推动磁州窑陶瓷艺术融入学校美育具有可行性,既能够为磁州窑的传承和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也能够让学生们充分感受陶瓷艺术内在的美学价值,对于提升其自身的美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磁州窑陶瓷艺术进校园作为切入点,揭示其与美育教学相结合的深远意义,并探索其在学校美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构图可以说是任何绘画形式成败的关键,好的构图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创作者的想象意图、审美指向和思想情感,陶瓷绘画也不例外。纵观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迄今为止业界对陶瓷绘画构图的论述依然不够充分。陶瓷绘画装饰主要包括绘画类和图案类,对前者大多强调借鉴中国画的构图而忽略了陶瓷绘画构图本身的独特性,对后者却较少从构图布局层面进行讨论,而陶瓷绘画的构图理应包括这两类形式。因此,分析其特有的构图形式和原则有助于总结陶瓷绘画构图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8.
2002年金秋时节,中国古陶瓷学会山西陶瓷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山西省物局、太原市物局主办,中国古陶瓷学会作为协办单位会前作了大量的工作,促进并玉成了此次会议的召开。山西省物局局长施联秀、太原市委副书记胡苏平,分别作了开幕致辞和重要讲话。中国古陶瓷学会会  相似文献   

19.
石雨 《收藏家》2006,(6):69-74
自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以2.3亿人民币的天价拍出元代“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之后,国内再一次掀起了元青花热,众多收藏者为元青花魂牵梦绕,为此元青花也成为陶瓷界颇为敏感的话题。国人对元青花的认知,晚于其它瓷类。自50年代美国波普博士定名“至正型”元青花之后,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新发现,逐渐淡化了至正型标准器的重要地位。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瓷,是在唐、宋釉下彩绘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我国陶瓷史上享有特殊地位,是其他瓷器无法匹敌的。据相关资料记载,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全球也就300多件,其中国内约占三分之一。这些瓷器大多深藏国…  相似文献   

20.
江建新 《南方文物》2014,(4):179-182
刘新园是享誉世界的陶瓷考古学家,2013年11月4日不幸因病逝世。本文介绍了刘新园先生的生平事迹,他的性格、爱好,他对学术的态度和治学的一些方法以及对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