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丁村遗址群再次发现细石器文化地点陶富海(丁村文化工作站)王益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自1977年在丁村遗址群汾河西岸丁家沟口Ⅱ级阶地(77:01地点)发现含典型细石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来,我们就对汾河东岸的Ⅱ级阶地十分关注,以冀找到与河西相应的细石...  相似文献   

2.
3.
<正>考古中有许多的遗址,进入到学术人的视野后很难淡出记忆,但也有少数遗址还未及进入到被关注的过程,就被忘却了。我说的当然是不应当忘却的那些遗址,这里要谈论的中子铺,就是一个还没有进入学界记忆程序就已经被淡忘的遗址,这是一处在南方发现的非常重要的细石器文化遗址,是细石器文化传统向南传播的一个路标,觉得也应当是不能忘却的考古遗址之一。年前故地重游,前往踏查离别三十年的四川广  相似文献   

4.
《华夏考古》2021,(4):27-38
2002年,为配合国道310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庙底沟遗址北部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庙底沟文化、西王村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灰坑和窖穴,其中以庙底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本文以H408为例对庙底沟文化内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的文化内涵具有典型的中国华北细石器工业传统的特征,其原料以燧石和石英为主,在制作技术上直接法和间接法并用,具有十分成熟的间接打制和压制修整技术。经碳十四年代测定和释光年代测定,其年代为26000-21000a.B.P.。为论证华北地区的细石器是本地起源的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嘴子第三期文化聚落遗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大嘴子》考古报告的基础上,对大嘴子第三期文化的聚落遗址进行了综合研究,对诸如聚落形态、陶器变化、文化去向、社会性质以及族属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为配合310国道工程建设,考古工作者对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北部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庙底沟文化、西王村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灰坑和窖穴近900个、陶窑20余座、房址10余座、壕沟3条。本文主要介绍庙底沟遗址中的西王村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2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举办了《北方细石器技术体系暨下川遗址新发现·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年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多个科研单位的7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先生和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夏正楷先生莅临会场并做精彩点评。  相似文献   

9.
在东外贝加尔铁器时代的遗存中,被称为达拉孙考古学文化的墓葬具有特殊的地位,研究者们把它同在公元第1千纪半叶生活在外贝加尔地区的突厥语族的居民联系在一起。由于在基里洛夫和科维切夫领导下的阿穆尔河上游考古考察队的工作结果,这个文化的遗存已被区分出来(科维切夫,1984年,第25~33页)。这不仅丰富了东外贝加尔地区的中世纪文化遗存,而且也能使对它们的分类更加准确。达拉孙文化的2座墓葬是这个考察团的成员在  相似文献   

10.
2015~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杨官寨遗址环壕聚落外东北部进行针对性考古发掘,发现1处年代与环壕聚落相同的大型公共墓地。该发现属首次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墓地,填补了相关考古发现的空白,为杨官寨遗址聚落整体布局、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埋葬习俗、人种类型、人群血缘关系、社会组织状况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11.
2005~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陕西省宜川县龙王辿遗址第一地点进行了7次发掘,发现30000余件石制品及一些动物骨骼和多处与人类生活加工相关的遗迹现象。通过对其细石器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其技术类型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为后来的定居生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15年4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了《江苏地方志》杂志2015年第1期刊发的刘宗意先生研究论文《史前"湖熟文化"——那时有个大湖》。长期业余从事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刘宗意先生,依靠熟练的电脑网络技术,借助互联网上的文献资源、地图资源和各种软件,对南京文化的起源进行了新考证,并绘制出论证所需的地图,提出最新见解:史前秦淮河盆地曾经是个大湖,"古秦淮大湖"才是南京文明的摇篮。  相似文献   

13.
正2003年8月,我去拜望六朝史专家罗宗真研究员,1950年他从金陵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就在南京博物院工作。我们谈到了曾昭燏。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我还小,母亲有次跟来人悄悄谈到灵谷寺塔上跳下一个人,二十年后我才知道她们说的是曾昭燏。我母亲的舅公胡翔冬与胡小石同为李瑞清门生,交情深厚,而曾昭燏是胡小石的女弟子。  相似文献   

14.
正秦淮盆地西部第一镇陶吴,很早以前就是江宁乡间的一个聚居点,因有陶、吴两姓人家世居于此而得名。陶吴在秦淮盆地西部,北距南京城30公里。有一条古路向北经西阳街、东善桥、铁心桥到南京;向南经横溪,穿过横山到小丹阳镇,然后可以去长江岸边的安徽当涂。这条古路相当于今天的宁丹路。陶吴先有集市,宋代有了官方邮递所"陶吴铺",当时每隔一段路设一递铺,由步递或者马递接力传送邮  相似文献   

15.
琉璃河遗址西周燕文化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燕侯墓葬的发现,无疑为确定该遗址为燕国始封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一点已得到学术界较普遍的认同。因此琉璃河遗址是认识早期燕文化最理想最典型的遗址,是京津地区夏商周时期文化性质和年代最明确的遗址,显然,对该遗址西周文化遗存的认识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以往对琉璃河遗址西周燕文化的认识主要根据两部分发掘材料,一是1962年对居址小规模试掘的材料;二是1973年以来对包括燕侯在内的燕国墓地的发掘材料。由于其文化面貌未能充分体现,因而对西周燕文化的认识很不全面。1995年对琉璃河遗址的发掘弥补了过去的缺失,一大批居住址的  相似文献   

16.
丁村77:01地点和下川遗址细石器制品的类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细石器工业是指从预制定型(锥状、楔状、柱状和半锥状等)的细石核上用压制技术有序地生产石叶,并选用这些初级产品主要用压制技术制成各类工具[1]。细石器的制作,是为了适应复合工具的特殊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工艺技术[2]。这种工艺的核心应该是间接剥片和压制修理。与这种严格意义上的细石器(细石核、细石叶及用细石叶加工的石器)共存的用石片制成的小石器,如圆头  相似文献   

17.
<正>"埋金"的传说与真事战国诸侯争霸,楚威王打败越王无疆,横扫江东,在秦淮盆地北端临江之处设置了金陵邑,这是南京最早的行政建置,金陵成为南京第一个地名。古代传说"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宋本太平寰宇记》影印本,[宋]乐史撰,中华书局2000年第1版)。所谓埋金镇王气当属古代的厌胜术,以一物象征性地镇压某不利事物。所用之金  相似文献   

18.
<正>南京城东的青龙山脉,往西南弯曲着伸向秦淮盆地之中,然后吐出了一颗明珠——方山。方山是死火山,因其顶平无峰,又孤绝耸立于开阔的秦淮河流域平原,便成为秦淮盆地中最显著的地标。方山还有个文雅的名字叫天印山,古人说它像一方官印。秦淮两大源河就在山下汇合,然后向北流往南京城。"天印山如天斫方,秦淮水萦练带长"([明]顾璘)。不过,史前时  相似文献   

19.
正"湖熟文化",是由杰出的考古学家曾昭燏和尹焕章提出的考古学上的一个命名,指长江下游地区距今约4千年前后的一种史前文化,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具有土著文化特征,因1951年最先在南京江宁县湖熟镇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境内的长江沿岸地区,宁镇山脉和秦淮河流域分布密集,扩及太湖流域。该文化遗址大都是土墩,顶部较平,称为台形遗址。遗址中主要有陶器和石器,也发现少数小青铜件,成为该地区青铜文化的开端。。土墩遗址中通常不止一种文化层,在其下层可能会有更早的新石器时代文  相似文献   

20.
庙底沟遗址是一处出土石制品数量巨大、类型丰富的大型聚落遗址,为研究史前人类行为和生产生活提供良好条件。通过石制品不同视角的分析,发现庙底沟遗址具有石器加工场和专门化的特点;原料主要为就近取材,原料岩性、工具形态与类型、加工技术及功能之间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剥片技术主要为锤击法和锐棱斜向砸击法,工具修理技术中打制、琢制和磨制技术组合使用,还存在少量钻孔技术、凹缺修理技术和切锯刻槽技术;工具功能大致归结为木工、农耕、碾磨、收割、渔猎、纺线和其他功能类别,其中以农业工具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