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录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的《卫所武职选簿》,保留大量郑和下西洋官军的资料,对郑和下西洋研究堪称弥足珍贵。此辑录于下,供郑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收录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的《卫所武职选簿》,至少保留了180余名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卫所官军的升赏情形,于郑和下西洋研究堪称弥足珍贵。据此较为原始的档案,我们可以大致确定郑和下西洋三次军事行动的具体年份,较大程度上填补郑和下西洋官军的具体人名,获知郑和下西洋官军的主要来源,进而确定其部队性质。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首航600周年。600年前.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中国船队七下西洋.集中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航海水平和友好.比西方探险家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远洋航行早了约一个世纪。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从此揭开了世界大航海的序幕。郑和下西洋每次都在福州候风开洋.与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福州还留存着很多与郑和有关的遗迹、遗物。  相似文献   

4.
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中国及世界航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海洋的重视,加深了明朝与东南亚及非洲各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回首历史是令人沉重的,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阿瑜 《旅游纵览》2012,(7):61-61
<正>纵览微话题#航海日#人类的繁衍生息与海洋有着深厚的渊源。航海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中国的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的起航日7月11日。六百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  相似文献   

6.
明成祖执政的22年间,在大兴土木、对外用兵和下西洋三个方面,做出了令史学家可圈可点的几件大事,使明朝永乐年间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出现了四海宾服、万邦朝贺的盛世局面。永乐盛世所以出现,与郑和下西洋有密切关系。笔者通过大量史实论证郑和下西洋对“永乐盛世”做出的突出贡献,对史学家称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7.
正1405年7月11日,即明朝永乐三年六月十五,郑和率领他浩浩荡荡的船队驶向西洋,史称"郑和下西洋"。以此为开端,郑和的远航活动总共进行了七次,直至郑和本人在航海途中去世。600多年来,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所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还有说是为了宣扬大明帝国的武功,"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也有说是为了发展朝贡贸易,营造万邦来朝的盛世。  相似文献   

8.
林荃 《郑和研究》2006,(1):43-47
郑和七下西洋,创建了世界航运史上的伟大壮举。15世纪以及明朝中期,在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处于世界各国发展前列的文明古国中国,为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成功,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15世纪,正是西方国家迈出现代化步伐的时候,也是中国落后、衰败、由强转弱的关键时期。15世纪前期,明朝统治下的中国,以郑和七下西洋为标志,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全球航行的国家。当时从南京建造驶出的郑和船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航海船队,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混合舰队。其规模和远洋航海水平之高,至今犹令人称奇。可惜的是明朝统治者没有抓住历史给予中国的这一机遇,面向海洋,走向世界,在郑和七下西洋形成的海洋科技和工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使中国成为全球性的强国,  相似文献   

10.
《郑和研究》2009,(2):57-61
由朱苏进创作编剧,马骁导演的长篇大型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系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别拍摄。该剧以当代人的眼光诠释了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念,再现了明朝前期中华雄浑恢宏的气象、浩大的海军实力和发达领先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七次浩大的远航,跨越九万里广袤大洋,成功拓展海上丝绸之路。2009年3月25日起,电视剧《郑和七下西洋》黄金时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8套播出,据称受到强烈关注,名列收视率前茅。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事件的郑和下西洋,海内外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作为经验的郑和下西洋,特别是作为知识积累重要里程碑的郑和下西洋,仍有探究的空间。从知识的视野来看郑和下西洋,规模宏大的远航正是中国人海外知识累积与递进的重要历程。这一认识有必要从郑和研究的兴起谈起。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是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也是郑和积极贯彻明朝睦邻安邻政策最为成功的地区。郑和的到来处处受到热烈的欢迎,“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因为他给东南亚带来的是友谊、和平与安宁。至今在东南亚仍可以看到和听到郑和留下的许多历史遗迹、历史佳话和动人传说。世世代代的东南亚人民一直在怀念和歌颂郑和的伟大历史功绩,他可以说是开创中国一东南亚善邻安邻关系的历史功臣。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析郑和下西洋整个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600年前,由郑和率领的中国明朝皇家远征军船队,从太仓起锚,以无可匹敌的阵容,浩浩荡荡,七度下西洋。七下西洋中郑和五次驻留马六甲。历史上,马六甲多灾多难,数度被列强入侵、殖民,然而就像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所说的,中国给马来带去的是文化和特产,却从来没有侵略过马来。600年后,在马六甲写满沧桑的辽阔海域,我们与跨越时空追寻郑和船队的“凤凰号”帆船相遇……  相似文献   

14.
郑和下西洋经历途程之远,持续时间之长,遍访当时的亚非国家之多,影响当时及后世之大,都是空前绝后的。对建立和发展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郑和下西洋不仅仅是“明初盛事”,实在是迈越千古的壮举。郑和对世界航海史,实乃开辟了一个历史新时期的伟业。  相似文献   

15.
600年前,由郑和率领的中国明朝皇家远征军船队,从太仓起锚,以无可匹敌的阵容,浩浩荡荡,七度下西洋。 七下西洋中郑和五次驻留马六甲。历史上,马六甲多灾多难,数度被列强入侵、殖民,然而就像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所说的,中国给马来带去的是文化和特产,却从来没有侵略过马来。600年后,在马六甲写满沧桑的辽阔海域,我们与跨越时空追寻郑和船队的"凤凰号"帆船相遇……  相似文献   

16.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等对周边各国实行睦邻友好、和平相处的外交政策。自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的28年间,郑和率领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7次下西洋,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为明初睦邻友好的外交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和始发港,太仓刘家港是郑和船队的出海港。郑和在江苏生活了34年,留下了众多的遗址遗迹。今年是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省委书记李源潮最近批示,“纪念郑和下西洋,要启迪公众的开放意识。”我刊特意召开专题组稿会,组织5位专家学撰写章,以纪念郑和这位中华民族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军事家。组稿过程中,得到江苏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筹备组成员、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季士家先生的热忱帮助,在这里一并感谢。  相似文献   

17.
追念郑和     
600年前.明朝的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访问,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600年后,政府在南京举行隆重的郑和下西洋中外学术研讨会,中外研究郑和与航海历史的学者们齐集南京,纪念这位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人物。我有幸赶上了这次盛会。按照会议的安排,我们参观和凭吊了与郑和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时间正当2005年盛夏。  相似文献   

18.
《郑和研究》2003,(2):36-36
自从明永乐三年(1405)六月朝廷派郑和通使西洋(明朝时将婆罗洲以西海域称为西洋)以后,太仓就和郑和下西洋这一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600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明朝船队浩荡七下西洋,遍及亚、非30余国和地区,谱写了中国洲际远航和世界文明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为纪念这位伟人,中国及世界许多地方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隆重举办庆祝下西洋600周年的活动,主要形式是出版书籍和举办研讨会、展览等。  相似文献   

20.
专家经考证得知,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永乐帝为扩大对外交往,命郑和统率60多艘海船、2万多名兵员首度下西洋。王景弘是当时著名的航海家、军事家、外交家,受永乐皇帝钦点,官居总兵之职,与郑和同为正使统率兵马,七下西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