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秦 《丝绸之路》2000,(2):40-43
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已出土公布了大量重要文物及遗址。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发掘出土了几座陪葬坑及石质甲胄、青铜鼎、彩绘俑等珍贵文物。这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对丰富秦陵内涵和研究中国古代陵墓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次一楚王陵铁甲胄的出土情况与特点二关于铁甲胄复原的方法和过程三楚王陵出土铁甲片的形制四楚王陵铁甲胄的复原研究五楚王陵铁甲片的金相分析六小结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组队,对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汉兵马俑坑以东约400米处狮子山顶的一座大型西汉楚王陵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取得重大成果,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狮子山楚王陵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田野考古中出土甲胄的一般处理方法、对其进行清理和复原工作的要点,并探讨了甲片的形制及其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4.
1956年春,安徽太和县李阁乡双古堆发现空心砖墓一座和砖券墓多座。空心砖墓中出土石质有盖圆砚一件,雕镌得非常工致,伴出土的文物有画象空心砖、陶壶、陶奩、铜镜、铜灯、石刻等。在另一座砖券墓里出土砚盖一件,也是石质圆形的,盖面施以彩漆,伴出文物有陶壶、奩、磨、井、灶、及石刻。另在税镇马古堆发现一座砖券墓,出土文物中也有石质圆砚,伴出的有陶壶、耳杯、磨、灶、俑、铁刀和铁炉等。除画象砖外,像陶器等都是淮北地区东汉墓葬中常见的文物。现在这批文物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馆内。兹将三件石砚及伴随出土的文物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5.
一些入华粟特人墓葬中出土的石质葬具上带有明显的中亚祆教因素,反映了远离故土的粟特人在中原的生活风貌和对本民族文化的保留情况。墓葬形制以及出土的石质葬具明显地具有中原文化传统,是受到了中原礼制艺术的影响,反映了中原文化与中亚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甲胄续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6年,作者撰写的《中国古代的甲胄》论文在《考古学报》发表;1980年,第一篇论文收入《中国古兵器论丛》一书时,作者又参照新的考古资料,补充了第二篇论文《中国古代甲胄的新发现和有关问题》;至今15年过去了,作者再次结合近年的考古新发现和对金属甲胄资料金相鉴定的重要成果,撰就有关古代甲胄的第三篇论文,又一次勾勒我国古代十六国以前的甲胄发展轨迹,对甲胄的材质和发展演变提出新的见解。论文重视对考古材料的运用,分阶段论述了先秦、秦、西汉、魏晋南北朝以至十六国甲胄制作材料、工艺的演进变化,纠正了历史上的讹传,进一步揭示出古代战争中甲胄发展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7.
一、王晖石棺 王晖石棺,1942年春出土于四川省芦山县沫东乡石羊上村。是继1937年金毓黻、常任侠等发掘出土之重庆石棺后,国内出土的又一东汉石棺。此棺为东汉上计史王晖墓棺,建造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石棺通长2.5、宽0.83、高1.01米。红砂石质,棺体及棺盖各为整石雕造。全棺造型雄伟,棺盖及四壁均有浮雕图像,且石质坚硬,除右壁后部与盖之接合部为早期盗墓者略有损坏外,棺体图  相似文献   

8.
宁夏彭阳红河乡出土一批石造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文物》1993,(12)
1985年冬,宁夏彭阳县在修筑彭平公路(彭阳至平凉)时。在距红河乡政府500米处的红河岸边发掘出一批石造像,立即报告了县文物工作站,工作站将出土石造像全部收回入藏,并对现场进行了考查。发现出土石造像的周围土层里有破碎的陶片、灰层,推测可能为一遗址。现将这批石造像整理简介如下。 01号为白泥石质(质似白膏泥状,质地较软),高浮雕佛造像。石高18.5、宽9、厚3.5、像高14厘米。石造像舟形,上端为尖叶状,下端为长方形床座,正中雕一袖手端坐佛像,高肉髻,两耳垂肩,面容清瘦,细  相似文献   

9.
山东诸城出土半两钱范介绍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诸城市境内相继出土了几批石质“半两”钱范,这给研究西汉前期货币流通,币制改革,铸钱工艺诸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现将钱范按出土地点分述于后。一、福胜村出土两方。均为青灰色变质岩。范面呈直角长方形。一方长27、宽8.7、厚2.2厘米。范面中部有一条主槽,两侧刻有双行并列的阴文“半两”钱型68枚。钱型面径  相似文献   

10.
2014年5月5日,黑龙江省宁安市建设村出土一块刻有女真文的石质残碑。在此就残碑出土具体情况、地理环境、碑文及其内容等进行了初步阐释,希望以此引起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对该残碑作进一步研究,还原该碑所反映的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11.
文章收集整理了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境内靺鞨遗存出土兵器的相关考古材料,对这些兵器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可分为甲胄、镞、刀、匕、矛。也对部分兵器的功能进行了推测,并结合历史文献和其他相关材料讨论了靺鞨民族兵器中的文化交流和毁器习俗。  相似文献   

12.
1991年5月31日,青铜峡市境内的连湖农场九队发现一座契苾族墓葬,出土一块正方形黑色石质墓志,铭530字。墓主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皋兰州都督夫人。这一块墓志的出土,为研究隋唐时期的契苾族和安置在宁夏等地的一部分少数民族羁縻州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3.
对曾侯乙墓出土的126件古玉器,运用宝石学和岩石学知识,以肉眼观察鉴定为主,辅以部分样品的宝石学参数测试和物理谱学测试,鉴定出曾侯乙墓出土古玉器的玉质成分有玉质和石质两大类,玉质主要是透闪石质软玉和阳起石质软玉,石质主要是粉砂岩质。不同玉质的肉眼鉴别标志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2014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对温州府学孔庙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揭露出明清时期早晚相继的两组先师殿建筑基址,并清理出土了碑刻、柱、础等部分石质文物。其中的碑刻类石质文物,是对温州府学孔庙及谯楼所存文献资料的有力补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周峰 《文物春秋》2003,(6):56-57
<正> 一、大金故郜国长公主之墓碑2001年夏,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新港水泥厂内,因挖排水渠出土了一方金代石碑。该碑为汉白玉石质,圭首。右下角缺失。残长105厘米,宽65厘米,厚15厘米。碑阳  相似文献   

16.
1971年10月,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马端、华向荣两同志从元氏县征集到一批唐代遗物。据调查,这批遗物是当地村民由位于元氏县宋曹乡大孔村的一座唐墓中掘出,由于墓室遭到严重破坏,故随葬品位置、墓葬结构不详,现仅将墓中出土遗物做一介绍。墓中除出土一盒石质墓志...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配合新郑市二中的基建工程,抢救性发掘了两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砖室墓,出土了一批较为珍贵的文物,其中一号墓除出土了铜、瓷、陶等不同质料的文物外,还出土了一合石质墓誌。墓誌中清楚地记录了墓主人的身份,并有明确的纪年——至德二载,从而为墓葬的断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两座唐墓的发现,对我们研究郑韩故城的历史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甲胄是古代战争中用来防护的一种基本装置。早期的甲胄,制作简陋,形制简单,因此防护能力较差。随着战争的日益频繁,社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甲胄的制作水平也日益提高。甲胄的形制也由整张兽皮逐渐过渡到将皮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临朐县境内的佛教遗址出土文物,已发表大关镇上寺院村明道寺舍利塔地宫、石家河乡小时家庄村白龙寺遗址两处,本次刊布另外四处,包括县城大佛寺遗址出土的30余件东魏、北齐石质造像中具有代表性的9件以及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经幢和金代鼓形座各1件;辛寨镇张陆河村张鹿寺墓葬出土的东魏兴和三年(541年)石棺1具;辛寨镇龙门山龙岩寺遗址出土的唐代石质菩萨立像残躯1件;临朐街道大谭马庄村西石门坊风景区内崇圣寺遗址出土的明代早期陶质带背屏佛坐像1尊。其中大佛寺造像较明道寺、白龙寺造像雕琢更加精细,为所属的青州北朝造像系统研究增添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文章考察了清代大阅制度的建立以及顺、康、雍、乾、嘉五朝大阅的概况,指出大阅典礼的举行是国家军事实力和国内外形势关系的综合反映。同时作者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皇帝大阅甲胄作系统梳理,指出清代甲胄是在保持元代蒙古甲胄传统又吸取宋明汉式甲胄基础之上的创新,便于骑射是其最突出特点。体现了满族统治者以武功骑射为安邦之本的治国思想。作者认为,建立并修订于乾隆朝的清代大阅甲胄规制,其形式在康熙朝已经形成。最后,考订现藏于北京故宫的两套高宗大阅甲胄,分别对应于乾隆四年(1739)和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朝最重要的两次大阅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