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月七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天,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纪念日;今天逢到这个节日,我们想到三十四年来苏联在建国过程中的文化与科学的伟大创造,表现着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与天才;又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后要走的道路正是苏联所走过的道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自然感到兴奋!毛主席说:「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的帮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论人民民主专政)高岗同志也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与"新生活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活运动"源起江西南昌。1933年9月,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将行营设在了南昌。南昌是江西省会,与大多数内地省份城市一样,市容显得破旧落后,杂乱不堪。宋美龄到南昌后,对此感到吃惊,她成长在沿海城市和国外,对内地的传统生活感到厌恶和羞耻,蒋介石对内地社会的了解远甚于宋美龄,但对她的见解很有同感,两人认为:"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是浑浑噩噩,毫无生气,在行动中表现为好歹不识、是非不辨、公私不分。由此,我们的官员虚假伪善,贪婪腐败;我们的百姓斗志涣散,对国家福利漠不关心;我们的青年颓废堕落,不负责任;我们的成年人则淫邪险恶,而又愚昧无知;有钱人纵欲放荡,花天酒地;而穷人则体弱污秽,潦倒于黑暗之中。所有这些导致政府的  相似文献   

3.
感想与希望     
八月十日夜,鞭炮响了一个通宵之后,第二天起来,知道日本投降了,胜利来得这样迅速,真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每个人都欢喜得流出眼泪,每个人都有“手忙脚乱”之感。我是一个寻常人,快慰的心怀,当然与众没有什么不同。不过一方面也委实感到惭愧,因为从最初到最后,自己对抗战并未出过多少“钱”和多少“力”;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发动群众的指导性文件与整风相比.反右派运动无论是发动还是展开.都显得十分顺利。个中原因。一方面是大多数党员干部前一时期感到受压、委屈,现在党中央终于站出来为他们撑腰了,于是个个奋勇当先,冲锋在前;一方面是广大的工农兵和基层群众被发动起来。他们不像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那样思前想后,顾虑重重,而是党指向哪里就坚决打到哪里,其激进程度甚至超出指导者预设的框架。  相似文献   

5.
这次我和聂一鸣同志有机会参加自治区第一次方志学习班,感到十分高兴。这是因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我们方志理论的修养,增强我们参加修志事业的责任感和光荣感,有利于《哈密县志》的编纂;一方面,使我们有机会和北疆各地州市县的修志战线上的诸同志,齐集一堂,畅谈自治区修志工作出现的大好形势,交流经验。当我们目睹有这么多  相似文献   

6.
"迷信"一词的含义,依据《辞海·迷信》辞条的解释,是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指盲目地信仰或崇拜.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迷信,它的确是与科学根本对立的社会意识.但我们在长期的反迷信宣传教育中,通常在"迷信"二字之前加上"封建"一词,不仅令人费解,也使人感到"迷信"一词的义旨非常狭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敏 《史学月刊》2003,5(2):68-72
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就已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并积极地探索具体的实现道路与模式。从农业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发展与演变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富裕观和价值取向。一方面他以生产关系的升级来努力寻求现实中的平等发展与同等富裕,另一方面他又把经济的富裕与革命精神、道德建设对立起来,从而陷入取舍两难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8.
从漫水湾回到西昌稍事休整,10月22日,州民族研究所派车送郝瑞去喜德米市,随行的有民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诺布伙机和我.米市在彝族中很出名,一是因为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里是如雷贯耳的土匪罗洪木嘎的叛乱之地,二是因为彝语规范文字的标准音点就选在这里.到米市调查一方面我感到比较轻松,因为有诺布伙机,他是喜德人,在喜德和米市有很多熟人亲戚,选点和安排调查对象不用我操心;但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有些担心和好奇.担心的是米市与处于安宁河谷的漫水湾不同,不知道郝瑞能不能走山路、吃不吃得惯坨坨肉,另外还有语言的问题.米市是彝族聚居地,那里的彝人可不象漫水湾的彝人,他们大都不懂汉语.尽管马尔子给我说过郝瑞日常的彝语口语可以对付,平素郝瑞也时不时冒出几句彝语来,并且在给我的信中常常出现一小段彝文或用彝文在信的末尾写上"吉祥平安"的字样.好奇的是,为什么郝瑞做民族关系的田野要到没有民族关系的地方.因为米市是彝族聚居地,这里有的恐怕只是家庭关系、家支与家支的关系、等级与等级的关系,哪有民族与民族的关系,去调查什么呢?我当时想.  相似文献   

9.
蒋淑宁 《神州》2008,(12):102-103
"我们就是要继承平江起义团的精神,开展先进的思想教育工作,保持这个团的团魂永不褪色……"这句话是平江起义团政委李树元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谈到的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到他将自己的体会融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中,浙江省和其他各地一样: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感到跟不上客观形势的发展。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使保护文物成为广泛的群众性工作,才能适应今天新的情况。近几年乘,我们接触到的有关部门,他们都是  相似文献   

11.
金凤汉事件     
发生在1963年的这一事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金凤汉——金凤汉其人其事;一方面是我们——我们对此做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1958年末,当我们在云南省征集少数民族文物时,省民委会的同志建议我们应当去金平县苦聪人居住的地方,将他们在原始森林中生活时所用的生产、生活用具搜集起来,作为文物保存.我们从昆明出发,经过开远、个旧到达金平县,再步行三天,就到了不久前新建立起来的苦聪人新居——牛塘寨.正如我们出发时所料想到的,  相似文献   

13.
<新唐书·渤海传>记渤海"俗所贵者"总计十四项.其中的"太白山之菟",唐晏、黄维翰和金毓黻诸先生皆主张应改为"太白山之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这种传统的观点受到了不断的挑战,相继出现"东北虎"说和"茯苓"说两种观点,对于这些新观点的提出与发表,在进一步寻求根据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感到新说仍难持立,旧说尚难率而易之.  相似文献   

14.
铁军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于1926年春到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翌年春在武昌参加被称为铁军的第11军24师71团。第11军是由北伐到武汉的第4军一部扩编的,我们24师的师长开始为戴戟,后来就是铁军名将叶挺。那时,铁军威名远扬,我们都为自己是铁军的一员而感到光荣,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费城博物馆副馆长杰尼建议将蒋介石卖国集团盗运列台湾的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运送到美国去的消息,使我感到无此的愤慨。这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属於中国人民的。我们一向反对蒋介石卖国集团擅自盗运它到台湾,我们更要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劫取它到美国。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60,(Z1)
为了支援农业生产,山东省博物馆已前后下放了四批人员.目前只留下十几位同志,但是,我们一面种菜,一面积极开展为"粮"、"钢"服务的各种展览和宣传工作,到九月底止,我们的活动是:1.制成了三套"为粮而战"的小型展览图片,深入到几个县去巡回展览.同志们一方面参加劳动;一方面在地头、食堂、集上展出,颇受群众欢迎.2.为了收好、藏好、处理好王牌粮食——地瓜.我们又印制了一万多套挂图,发至全省各生产队,请学校师生配合重点宣传精收、早切可以多出地瓜干.3.绘制了一万多套"种好小麦"挂图,发至  相似文献   

17.
祁建 《神州》2004,(12)
"隐私"代替不了艺术,"隐私"代替不了表演功底。"隐私"多了,除了令人讪笑之外, 恐怕是自身艺术的退化和人格的堕落。就"隐私"的本质而言,如同一度盛行的小道消息一样,只能起到负面的消极作用。在大众文化的整体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明星隐私"。"明星隐私"并不仅仅是哪一个演艺明星个人隐私的曝光,它巨大的"包容性"几乎可以涵盖社会各个领域的"明星"。从政治领袖到足球天才,从文化名人到巨贾富商……它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大众文化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功能要求它必须满足消费者对各种明星隐秘世界的窥视欲望;另一方面,明星也试图借助"隐私"不胫而走,神秘传播的力量达到更高的知名度。因此,"明星隐私"历来就具有功能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8.
在公元第三个千年到来之际,世界地图上似乎已没有"空白",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似乎再没有人类没有到过的地方.然而隐蔽在亚洲的几个山脉和沙漠中的偏远地区仍在等待着人类去探险、发现和研究.蒙古的阿尔泰地区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图一).到目前为止,这个地区的考古学研究仍是空白.  相似文献   

19.
1937年6月中旬,蒋介石在庐山牯岭召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别动队总队长兼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班主任康泽,告康:共产党在陕北的部队决定改编为国民革命军3个师、6个旅、12个团,除3个师的师长人选由共产党方面确定外,3个师的副师长、副旅长、副团长、副营长、副连长、副排长人选均由我们来安排.另外3个师的政训处处长及旅、团、营,连的指导员人选也由我们派出,你须尽快提出以上人选名单,交我核定后派发.蒋并告康:"由共军改编的3个师以上我不拟设指挥机关,仅设一政治部负联络之责即可,该部拟委中共周恩来做主任,你来做副主任."康感到有些突然,当即发问:"那朱德、毛泽东如何安置呢?"蒋答曰:"要他们出国."……  相似文献   

20.
陈溥 《纵横》2004,(12)
●陈子坚的传奇人生陈子坚的传奇人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从共青团员到共产党员;从年轻的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常委到朱德的经理部长;从追随杨虎城到战斗在抗日前线;从策动部队起义到解放后的遭遇……这些人与事的交织令人感到生命的厚重与历史的沧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