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与瞿秋白相识是在1922年,当时只是文字之交。随后,他们在上海大学会面。其时,瞿秋白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茅盾为上海大学中文系兼课教师。后通过郑振铎的介绍,茅盾与瞿秋白的接触日渐频繁起来。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与瞿秋白都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和那个时代许多进步的知识青年一样,瞿秋白是读着陈独秀的《新青年》而走上革命道路的;也和党内一些年青的共产党员一样,瞿秋白是最早批评陈独秀错误倾向的。他们都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瞿秋白英年罹难,陈独秀盛年困厄,他们都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人生之旅。  相似文献   

3.
钟桂松 《古今谈》2010,(1):35-39
在与中共领袖交往史上,在时间上,恐怕茅盾与张闻天的交往是最早的。  相似文献   

4.
茅盾与周恩来在重庆的交往张颖1947年3月,从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驻地撤回延安时张颖、章文晋夫妇合影。1940年深秋,重庆酷暑已过,但没有寒意,草依然绿,带刺攀檐的小玫瑰花仍开满枝头。座落在重庆郊区化龙桥附近的红岩咀八路军办事处,看似静静地矗立在那...  相似文献   

5.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逝世到现在已有20多个年头了,回忆茅公生前对我的爱护、关怀和帮助,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特别是茅公教我创作的件件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6.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主力被迫撤出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时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兼苏维埃大学校长的瞿秋白,曾要求随队西行,但王明在中央的代理人博古、李德坚决不同意,瞿秋白只好同留下的一千多人往东撤。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与共产国际杨奎松瞿秋白的一生,大起大落,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书生性格难以适应政治场上的云谲波诡。天生具有多愁善感的文学家气质的瞿秋白,之所以会牺牲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跻身于他并不善长的政治斗争的舞台,除了当时...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和瞿秋白都是中国共产 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在中共党内有“开山书记”之称,他连任五届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作为陈独秀的继任者,担任党的总负责人时只有28岁,正是风华正茂时。他们在探索中国革命前途时,表现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勇气。但是,他们都没能使革命的狂飙席卷神州,也没能挽狂澜于既倒。瞿秋白英年早逝,陈独秀盛年困厄,他们都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9.
茅盾与马烽     
欣闻“山药蛋”派作家马烽等人,在笔耕50周年之际,获得了“人民作家”的光荣称号。这是党和人民对自己作家的关怀和爱护。与之同时,使我想起文坛巨匠茅盾对马烽的关注和评价。为了更好地了解“人民作家”马烽的创作历程和作品特色,笔者将在下面介绍茅盾与马烽的关系和茅盾的马烽论。  相似文献   

10.
正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会后,他因肺病发作留在了上海,直到1934年1月离开上海,"脱离了政治舞台"的他又开始读书写作,而更使他感到"最惬意"的是,他得以认识鲁迅,并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和同志。我的高兴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瞿秋白已开始厌倦,党内斗争无了无休的是非功过的纠缠,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好在现在因病可以避开锋芒,过一段清静的日  相似文献   

11.
一个是政党领袖,一个是文坛巨匠。他们都是人中骄子,出类拔萃.故而惺惺惜惺惺。血雨腥风的旧上海滩见证了这两位伟人的深情厚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正瞿秋白,1899年1月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走向没落的书香之家。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后,瞿秋白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斗争的考验锻炼中,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在瞿秋白的革命生涯中,有很多值得追忆的历史关节点,参与中共六大,无疑是其政治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裴高才 《纵横》2009,(4):60-64
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瞿秋白,不仅与湖北黄陂周家是两代血亲,年轻时还专程前往人文底蕴十分深厚的黄陂游学了四个多月,留下了许多佳话。  相似文献   

14.
陈漱渝 《百年潮》2022,(6):34-38
<正>瞿秋白书生本色,浪漫情怀,是一个性情中人。这一点,只须读读他的诗文,看看他的篆刻字画,特别是读读瞿秋白致王剑虹、杨之华的那些书信,就会一目了然。但在中国革命史上,瞿秋白首先是以一个革命家的英姿现身。他本质上是在政治战线和文化战线上承担着双重使命的战士,是中国共产党入党最早的50人当中的一个。瞿秋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成员,  相似文献   

15.
朱洪 《纵横》2011,(3):44-45
赵朴初和瞿秋白是亲戚,这是赵朴初晚年本人在一次会议上说的。 1997年6月11日,赵朴初去世前三年,他在中国佛学院的一次毕业典礼上,由自己刚担任西泠印社社长,谈到印章,谈到了瞿秋白。他说:“瞿秋白的图章刻得也特别好。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同志死去十五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也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这是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遗著的题词,也是毛泽东对瞿秋白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在中共历史上曾犯过“左”倾错误,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为自己奋斗的事业始终是恪尽职守,竞竞业业地工作。在长征期间,他被留在了江西苏区,后被敌人逮捕牺牲。毛泽东同志对此十分痛惜。《长征期间的毛泽东与瞿秋白》讲述了他们之间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春天,笔者采访茅盾(沈雁冰)之子韦韬时.荣幸获赠到韦韬、陈小曼著《父亲茅盾的晚年》一书。书中有多处用黑色钢笔修改的痕迹。显然,这是韦韬的手边书,不知被他翻阅过多少遍.书中的错别字及不恰当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轶事     
瞿秋白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仕宦书香之家。秋白幼年即乘巧聪明,四五岁时,母亲口授其易于背诵的诗词。入学后.秋白读书刻苦用功,成绩每名列前茅。11岁那年.小学尚未毕业的秋白.以优异成绩考进常州府中学(今常州高级中学)。在中学里,小秋白对史哲的兴趣尤为浓厚,谭嗣同的《仁学》、梁启超的《饮冰室集》、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和有关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内容的书籍都是他所钟爱的。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1997,(4)
我和茅盾在日本有过一段恋情,至今记忆犹新。我们最初相识是在1922年。那时,我随李大钊、陈愚生由北京赴上海,到我党创办的上海平民女校工作。学校分文学部和工作部,让学生半工半读。我在工作部负责管理车间的织袜机和织毛巾机,并培训学生操作。沈雁冰(茅盾)、陈望道、施存统等是文学部的教员。但我那时同茅盾仅仅认识而已,没有什么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