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永厚其人     
陈四益 《文史博览》2006,(10):36-37
永玉飘逸,任什么题材到他手里,都举重若轻;永厚峭刻,任什么题材到他手里,都举轻若重。 “你哥哥的画好,你的画也好。你哥哥的名气比你大,以后还要大。你也会有名气,但不会很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阿育王其人     
陕西千年古刹法门寺地宫秘密的揭露, 引起世人的极大注意和浓厚兴趣,人们在欣尝法门寺地宫珍宝和研究寺塔的历史沿革时,不能不注意与法门寺建立有密切关系的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国王——阿育王这个有名的历史人物。一、阿育王所处的时代阿育王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一个国王。当时的古印度大体是上就是今天的南亚次大陆。那里的地势相当复杂,高山与大洋阻隔了次大陆与外界的联系。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西北部的几个山口和外面交往。北部的印度河和恒河,由于喜马拉雅山的积雪融化,经常泛滥,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同时由于两河水的滋润,土地便于垦殖,人们就在那里种植小麦、大麦、甜瓜、胡麻等农作物,同时驯养牲畜和进行鱼猎。经过古代印度人的长期劳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成为印度古文  相似文献   

3.
张春桥其人     
正《张春桥狱中家书》在香港面世以后,有人被张对女儿、后代的爱而感动,认为他是一个有人性的人,充满了爱心。有些人不知道文革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当看到社会中的不公,误以为再发动一次文革就可以解决问题,称赞张春桥以文革思想逻辑对时政的评说,甚至集会纪念张,为他招魂。如何认识张春桥,再度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一篇文章,不可能说尽张春桥的方方面面。本文只想选取与其家庭和经历相关的视角,来透视张春桥到底是一个高蹈理想的  相似文献   

4.
胡文虎其人     
陈文敬 《福建史志》2001,(6):41-41,48
胡文虎(1882~1954年),祖籍福建永定县。生于缅甸仰光,童年被送回家乡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重返仰光,继承父业“永安堂”。  相似文献   

5.
司马懿其人     
司马懿 (河南省温县人 )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尽管《三国演义》尊刘抑曹 ,神化诸葛 ,但仍然掩不住司马作为诸葛主要对手的光芒 ,否则 ,诸葛亮的对手不堪一击 ,何谈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司马懿的生平事迹集中载于《晋书·宣帝本纪》 ,散见于《晋书》、《三国志》有关篇章。正史的记载是实事求是的 ,对司马懿是褒扬的。唐太宗在《宣帝本纪》末所作论赞中提出相反观点 ,则是当时政治的需要 ,是为防止出现觊觎帝位的野心家而提出的警告。可惜 ,这种强加之辞和《三国演义》的贬低丑化一直影响和左右着文史界、民间的看法。因此 ,我试从十个方面分…  相似文献   

6.
张绥其人     
前些日子回上海老家,偶然听人说起张绥在3年前病逝了。这才在记忆中重新发掘出张绥其人以及我们曾经有过的一段交往。张绥,1943年生人,北京大学历史系1967届毕业生。80年代曾在上海大学任教,后来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7.
叶公超其人     
一、学源中西 叶公超(1904-1981)原 名崇智,公超系笔铝、表字,从 政后始以字行。 叶公超4岁丧母,父亦早 逝。自幼依叔父叶恭绰膝下。 叶恭绰(1881-1968),号誉 虎。民初交通界政要。嗜收藏 古物,能诗擅画,饮誉一时。叔 父视公超如同己出,精心抚育 教诲。 叶公超5岁时,家人为他 延聘教习,习画写字,修读经 史,间学英文。13岁时以同等 学力资格考入天津南开中 学。五四运动时,天津南开 中学率先响应,16岁的叶公 超参加著名的南开救国十人  相似文献   

8.
张骞其人     
说到丝绸之路,就离不开它的“凿空”张骞。 大约在公元前175年春天的一天,张骞出生在陕西汉中城固县城西南紧靠汉江一个叫白崖村的地方。张骞家中人口不多,说起来还是个独生子,因他的弟弟张謇是其父在路旁捡的。  相似文献   

9.
秦桧其人     
<正>南宋丞相秦桧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但其陷害忠臣,投降金人,变节丧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唾骂。秦桧家世清贫,祖上是不  相似文献   

10.
詹荣其人     
“司马高名霄汉间,乞身一疏动龙颜;兵戈已息云中警,剑履仍辞阙下班;心似归鸿依雁塞,功如车骑勒燕然;九天雨露何时洒,冷落松楸傍汉关。”这是明朝天启年间的首辅大学士叶向高为纪念尤溪籍靖边将领詹荣逝世七十年所写的《读史吊詹角山司马》诗。詹荣是明嘉靖年间驻守边关的重要将领。他驻守北方边关重镇——大同十多年,屡屡击退北方游牧民族——鞑靼军队的进犯,为保卫国家边关的安全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瑞玑其人     
1908年初春,在陕西韩城当了近两年知县的张瑞玑,奉调将至兴平.正束装待发,听见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从外面进来十几个认识和不认识的乡民.为首的那位胸前捧着一双崭新的靴子.张瑞玑两只大眼睛疑惑地看着他们.捧靴子的那位说,乡民们感戴“张大老爷”两年来的恩德,专门赶制了这双新靴,务请“张大老爷”临走前穿上,把换下的旧靴留给他们作个纪念.张瑞玑拗不过眼前这些憨直忠恳的乡民,但他到底也不明白,乡民们将怎样搁存他这双靴子.到兴平不久,张瑞玑就听人说,他那双旧靴子已被陈列在韩城中心的鼓楼上,供人瞻仰,靴上标有“知县张瑞玑之遗靴”的字样.这一年,张瑞玑36岁.关于这段佳话,现存张瑞玑几百篇诗文中只字未提.但据其外孙王作霖先生的记述,80年代中期,他拜访过考古文物专家、陕西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贺梓诚先生,了解先外祖张瑞玑的生平事迹.贺老先生年近八十,韩城人,少年时他曾亲眼见过陈列在城中鼓楼上的张瑞玑“遗靴”.  相似文献   

12.
夏曦其人     
一、投身革命 夏曦,字蔓伯,湖南益阳人,早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和毛泽东同学。1919年“五四”运动中参加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是该地早期骨干。不久,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夏曦参加了学联领导下由第一师范学生组织的救国十国团,开展抵制日货运动。1919年12月,他和毛泽东等组织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相似文献   

13.
吕大海其人     
《旅游》1995,(3)
吕大海,何许人也?没有吕大海就没有明皇宫,没有吕大海,英国皇家蜡像馆至今还会是形单影只为无人敢与其媲美而感伤。吕大海就是这样,一个敢和“世界一流”叫板的人。 北京明皇蜡像宫有限公司,外方总经理便是比利时藉华人吕大海先生。 吕大海四十岁,人黑瘦,但显得很结实,走路时步履轻快。他是老三届的,1969年从大西北入伍到了北京,退伍后考入西北大学。1987年留学日本,学东方文学。  相似文献   

14.
冷庆其人     
<正>《直隶督标中军副将冷公专祠碑记》碑,原在冷公祠(今保定市南市区人民法院址)内,八十年代移入古莲池西碑廊。缺碑额及碑座,碑身高163厘米,宽85厘米,厚17厘米。碑刻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碑文楷书31行,行53字,字迹清晰。齐令辰撰文并篆额,蒋式棻书丹。  相似文献   

15.
窦尔墩其人     
窦尔墩是清康熙年间人.事迹在民间流传很广,小说《袁公案》、《施公案》有描述.戏剧《盗御马》、《连环套》等也演其事.不过.都被歪曲了.窦尔墩武艺高强.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名闻绿林.他前期是反清壮士.后期成了抵御外敌的勇将.  相似文献   

16.
阮略其人     
初读《文史天地》柏士良先生的《抗战时期的清官阮略》(2001 5)一文 ,我为阮略为官清廉的事迹所感动。同时误认为阮略不是曾任水城县县长的阮略。可当我读到“1938年夏历冬月初10日 ,阮略调任荷城(现水城)县长”时 ,才知道柏先生所写的“抗战时期的清官阮略”就是历史上曾任水城县的县长阮略。我不禁有所思 ,也有所怀疑。一、“抗战时期的清官”这个“时期”的定语不妥 ,不应做为阮略的定论 ,建议改为“抗战初期贵州广顺县的一位清官阮略”。“抗战时期”指的是1937~1945年。查《水城县文史资料》第一辑(44页)…  相似文献   

17.
阮略其人     
初读《文史天地》柏士良先生的《抗战时期的清官阮略》(2001.5)一文,我为阮略为官清廉的事迹所感动。同时误认为阮略不是曾任水城县县长的阮略。可当我读到“1938年夏历冬月初10日,阮略调任荷城(现水城)县长”时,才知道柏先生所写的“抗战时期的清官阮略”就是历史上曾任水城县的县长阮略。我不禁有所思,也有所怀疑。  相似文献   

18.
老刘其人     
老刘原是北大历史系本科生,毕业后直接保送读研。因为是老北大,所以2001年开学之初,他自告奋勇去学校南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同窗。当日他见到风尘仆仆一脸土气的我,互通姓名,便爽朗笑告,说我和他同住一个宿舍。当即命令历史系大四学生某某,蹬着个三轮车,载着我的行李和我,吭哧吭哧送到宿舍去。  相似文献   

19.
郭嘉其人     
弃袁投曹 三国乱世之下,能够与诸葛亮(号卧龙)齐名的谋士,非郭嘉莫属.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生于东汉建宁三年(170年).其早年经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无记载,后来在裴松之《三国志注》引用《傅子》内容中简单记载了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郭嘉少年时期就胸怀远大的理想,弱冠之年正逢天下将乱,于是郭嘉隐姓埋名,秘密结交一些英雄人物而不与平庸之人交往,因此在当时很多人并不了解郭嘉,仅有很少一些人觉得郭嘉是个奇才,而大多数人觉得青少年时期的郭嘉是个问题青年.  相似文献   

20.
贵州解放前,贵阳市喷水池现在的街心花园处,曾经矗立着一尊铜像,这就是人们为纪念原贵州省长周西成所塑造的。贵州省长更迭多人,为什么单给周西成立像呢?笔者查阅了有关历史文献,访问了不少老人,原来,在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中,周西成以一个军阀入主黔政,在开发贵州,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确为贵州做了几件好事。人们在其死后为他立像,具有表彰其政绩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