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年武昌起义时,我正在武昌县(今为鄂城市)寒溪高等小学读书,年龄只有15岁还欠4个月。学校于起义的第二天(农历八月二十日)停课,隔日解散,我于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回到家中。先从兄伯垂,原在日本读书,已加入了同盟会,正值暑假回家,听说起义,就到武昌去了。我这时并不知道什么革命的意义,只是受了伯垂的一点感染。回家后,听说他已去武昌。我也想前去看一看。家中不令前往。我便于八月二十六日秘密地徒步走到武昌,  相似文献   

2.
章文晋 《百年潮》2014,(8):72-74
周恩来总理对话剧的喜爱和关心有深远的渊源。他青年时代在南开中学时,就和同学们一起创建了南开剧社。他对话剧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认为话剧是宣传革命道理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3.
我自1995年在山西省安泽县委党校工作,至2002年离开,迄今已十多年了,但每每想起在党校工作的难忘岁月和在省委党校培训的情景,仍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4.
明朝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李廷机(1541—1616年),字尔张,号九我,福建泉州新门外(今属鲤城区浮桥镇)人,为政以“清、慎、勤”著称于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在泉州民间关于李九我的传说非常多。值得一提的是。李九我与永春有着很深的因缘。他是永春锦斗林家的女婿.曾在永春生活四年多.留下不少诗文。  相似文献   

5.
张颖 《百年潮》2008,(3):27-29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总是日理万机,工作极为繁忙,但他对文艺界的朋友始终关怀备至,对文艺工作也极为关心。其中,他对北京人艺的关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数十年前。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红旗渠早已全国闻名,而其缔造者杨贵却鲜为人知。因红旗渠而名震一时杨贵,1928年5月28日出生,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罗圈村人。曾用名杨绍青、杨苏甡。  相似文献   

7.
鲍宽达 《江淮文史》2009,(3):135-139
邓石如是安庆怀宁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其篆隶之作,包世臣称之为神品,认为其达到了“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的境界,是划时代的突破,是清代书坛革命的肇始者。  相似文献   

8.
韩栽茂 《中华遗产》2005,(3):122-133
许多来自不同国度的政要和使节都曾是克虏伯家族山庄的座上客,而当时来自清政府的客人曾经是19世纪下半叶克虏伯家族企业最重要的主顾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和高级将领中,涉外婚姻极为5.-见。原华北局书记李立三,1933年在莫斯科共产国际主办的远东出版社任中文部主任时,与俄罗斯女人基什基纳·叶利扎维达·帕尔洛夫娜(中国名字叫李莎)相恋相爱结成异国伴侣,共同革命,共谱心曲,白头偕老。  相似文献   

10.
彭靖 《文史春秋》2012,(11):30-34
费正清(1907—1991年)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素有“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教父”之称。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自其门下。  相似文献   

11.
郭梅  丁乐慢 《古今谈》2010,(1):47-50
2009年7月11日,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任继愈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3岁。任老先生还曾是中国哲学吏学会会长,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中国尢神论学会理事长、学术界的代表,王羲之艺术研究院学术顾问,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但是任老最广为人知的身份便是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从1987年5月起,  相似文献   

12.
沈美娟 《纵横》2009,(8):13-17
1979年5月,全国政协为了给家父——沈醉落实统战政策,把我全家从内蒙古调回了北京。当时,政协的文史资料整理工作刚刚恢复,大批被封存了13年的文稿需要清查、整理、誊写。我刚调回北京不久,就非常幸运地被安排到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得知这一安排之后,我简直是喜出望外。因为“文革”前,我还在上中学时,就已经对文史资料工作的重要性及深远的意义了解得很清楚了。我觉得,这项工作对我而言,不仅是一份职业,而且是自己后半生都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  相似文献   

13.
杨飞 《文史天地》2010,(12):19-24
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批藏族战士、中国共产党第一批藏族党员、新中国第一位藏族政协委员和第一个藏族自治区主席,天宝在推进西藏的和平解放过程中与他的川籍同乡、著名佛教宗师格达活佛由相识到相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格达活佛为了西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情谊在西藏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4.
70多年前,在塞纳河畔与敦煌文物的一次偶然邂逅,彻底改变了来自西子湖畔的青年画家常书鸿的生命轨迹。为了心中那份召唤,他放弃了繁华优越的巴黎生活,来到黄沙漫天的莫高窟,更将此后60年的荣辱沉浮和恩爱情怨都留在了大漠深处的敦煌石窟中。 因为出生于敦煌而被父母取名为“嘉煌”——在57岁的常嘉煌看来,这也是命中注定的他和敦煌的一份解不开的缘,由此他才会放弃在日本的多年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又回归了敦煌。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启动的乐山大佛三维立体模型工程结束之后,乐山大佛的所有细节,包括外观、颜色等都已实现了数字形式的永久保存。这是全国首次在双遗产景区建立精确的三维立体模型,也是首次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大型石质文物进行保护。汪祖进就是负责这一工程的高级工程师。这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摸大佛鼻子的人”,曾与大佛很长时期“零距离接触”。应本刊之约,他撰文将自己与乐山大佛17年的情缘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6.
当中国拉开了影音时代的大幕时,汕头人一直站在时代大潮的前头,汕头人不仅上世纪初在上海滩开创中国早期电影事业,不仅近20年来在全国开办影音企业,制作、复录、出版发行,促进了中国影音事业的发展。而且在汕头本土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影音制品生产基地。从录音磁带时代,到CD、VCD时代,到DVD时代,到开启CD—R时代。汕头人总是捷足先登,引领风骚。更令人骄傲的是——在当今中国影音事业的开拓方面,领军人物中汕头人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7.
李海流 《文史天地》2013,(11):75-78
台儿庄大战期间,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冒着生命危险用相机记录台儿庄战役的惨烈,拍摄了一百多张揭露日本侵略军罪行的照片在美国《生活》杂志刊发,并撰文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镇,一个京杭大运河经过的城镇,一次胜利已使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  相似文献   

18.
1927年6月2日,北平的天空布满乌云。偶尔一两声雷声也沉闷异常。上午10点左右,一位身材高瘦、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脑后拖着一根细而短的辫子、神色凝重、手捏香烟的男子下了黄包车,步履沉重地进入颐和园。他环顾四周,似有无限留恋。随后他来到昆明湖畔的石舫,长叹一声坐在石凳上。香烟快要燃尽,他又换了一根,但只吸了一口就拿在  相似文献   

19.
<正>饶斌是二汽的一名创业者,是和我共同生活了四十七年的伴侣。二汽,是在他一生辛勤的劳动中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从1964年12月他奉命筹建二汽开始,直到1979年1月他转走了行政、户口、党的关系止,一共在二汽工作了14年有余。整个"文革"大动乱的十年,他都是在二汽度过的。他费尽了心血,  相似文献   

20.
1940年初春的一天,香港九龙半岛酒店门侧出现了一幅巨型海报,海报上画着一位身材苗条的女郎踮起脚尖、双臂伸展的舞蹈造型,并衬有一行赫然醒目的大字:“华侨舞蹈家戴爱莲小姐芭蕾表演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