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一九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清晨,幸德秋水坐所谓“大逆事件罪”被处死刑,结束了他不满四十岁的坎坷生涯。这是一出人间悲剧。鲁迅曾经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毀灭给人看……”。(参阅鲁迅著《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日本绝对主义天皇制政权,在绞刑架上所毁灭的正是一位可引为民族骄傲的、有价值的人物。幸德秋水作为日本社会主义者先驱,作为一位革命者,理当永远名载史册。  相似文献   

2.
幸德秋水     
幸德秋水(1871—1911),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革命家,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和组织者之一。 幸德秋水本名传次郎,号秋水,日本四国高知县幡多郡中村町(今中村市)人。明治4年(1871年)9月22日(阴历)出生在一个世代担任村长等地方公职并从事药材、酿酒等业的商人家庭。他曾以出身低微为憾,喜自称平民出身。  相似文献   

3.
中江兆民(名笃介)(1847—1901年)是近代日本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续一年有半》一书,是兆民哲学的代表作,是他在1901年病逝前夕,躺在病床上同癌病斗争中,仅仅十天内挥笔写成的遗稿,由他的学生幸德秋水整理出版。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赴日本留学时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赴日本留学时间辨析朱文通关于李大钊赴日本留学的时间问题,由于缺乏原始而又明确的史料记载,所以中外学者只能根据自己对有关资料的理解,作出大致的判断。因对史料的理解不同,导致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众说不一。概括起来,中外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在大连图书馆查阅二十年代的历史资料,从该馆所藏《北京周报》中发现了李大钊的三篇重要文章。《北京周报》是1922年1月由日本人藤原镰兄在北京创办的日文刊物,李大钊与这个刊物有密切的关系。据山道健太朗所著《巴黎公社一百年与日本》一文中介绍,李大钊于1920年10月曾加入日共的前身——日本社会主义同盟,在名册上并注有李大钊领取该同盟宗旨书五十本的记载。在这个同盟里李大钊就结识了后来成为《北京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自日本留学归国之后,在北京结交了一些新的文友,其中就有出版近代学者研究西方史的开篇著作《西洋大历史》的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奠基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李泰棻.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是"中国向何处去"。将李大钊置身于中国近代历史大背景中,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现了李大钊思想的历史地位。李大钊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而且还是一名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建设,李大钊思想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赴日本留学时间考贾天运,刘爱英关于李大别赴日本留学的时间,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是1913年冬。近几年来有一种新的说法,认为李大钊赴日留学到达日本东京的时间为1914年1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李大钊研究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李...  相似文献   

9.
《百年潮》2004,(2):79-80
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李大钊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于2004年10月大钊同志诞辰之际召开,会址在河北(地点另行商定),规模约在百人以内,并确定学术研讨会的中心主题为:李大钊与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李大钊既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继往开来、名重当世的学者。他无论作为革命家、思想家,  相似文献   

10.
吴二华 《史学月刊》2008,(1):130-13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日本学者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译本),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书中提出了不少新颖独特的见解,其中石川先生称:自己考证出了当年在<晨报>以"渊泉"为笔名发表多篇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章的不是李大钊,而是陈溥贤.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主要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早年在对日本民族和人民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赞赏日本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并将日本人民和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区分开来,积极主张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真正友好,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中日友好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李大钊作为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不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怀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主义者。关于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学者已从其理论渊源、发展阶段、内容、特点和地位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思想尚未有人从史学角度进行过系统的专门梳理和研究,本文拟就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思想内涵与历史影响进行探讨,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李大钊思想研究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拓展李大钊思想研究的视域。一新中华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3.
1914年元月至1916年5月,李大钊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使他摆脱了“言治”拥袁思想体系的束缚,大踏步前进,成为激进民主主义者,为日后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奠定了基础。考察这个时期李大钊的革命活动,对研究民初留日学生运动,探求中国马克  相似文献   

14.
正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出生于河北乐亭县胡家坨乡大黑坨村,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5.
安若 《炎黄春秋》2001,(6):22-23
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1927年被军阀张作霖下令绞杀,举世震惊。尤其是他被害后,停灵六年不能安葬,直到1933年春,在社会名流学者的奔走呼吁下,在进步群众的捐助下,终于在4月23日举行出殡和安葬。我的母亲刘静君和表兄刘导生都是这次治丧工作的积极参与者,我得以跟随母亲耳闻目睹了这段经历,并在我家里保存了近七十年的李大钊出殡的照片。李大钊原任北京大学教授,他牺牲后,校方每月发给家属50元抚恤金。这次治丧活动由地下党组织领导,由北京大学公开出面,校长蒋梦麟任治丧募捐委员会主任,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傅斯年、周作人等名流学者任治丧委员,其中一些人虽然在政治观点和学术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著作中两次提到的法国文学博士李霞儿是一位在神学、文学等方面有一定造诣,具有宗教信仰的法国博士。他于1916—1920年滞留日本。对比处于战争中的欧美,明治维新后,因侵略战争获胜、获益,使日本社会呈现出繁荣景象,以及东方儒家文化传统中的“和”与“礼”的社会氛围,这些都让李霞儿产生了宗教般的痴迷,继而把日本看成了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始产生于1919至1927年间,即“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大钊是第一个拓荒者。“五四”运动以前,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五四”以后,他写了许多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论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李大钊是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也正因其政绩显赫的缘故,以致学术界对这位先驱在“五四”前后作为文化哲人的一面淡化了。由此,笔者的选题不无拾漏之嫌。然而,这里的拾漏并不等于说本题“前无古人”,事实上,学术界间或提及李大钊中西文化观的笔墨多少有之,只是我们感到总缺少点什么。尤其是当一些对文化和历史研究有素的知名学者将李大钊的文化内核归为“折中调和”时(比如庞朴先生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一书就持这种观点),我们感到有种隐隐的不安。还李大钊这位文化先觉以历史本来面日势在必行,笔者就这一课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学界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19.
周军 《文史精华》2012,(2):11-18,1
研究李大钊的中外学者很多,介绍他的书籍和影视资料也不少。北京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修建的。墓碑碑文写着: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美国图书情报百科全书》中也有“李大钊”词条,称他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早年受西方自由主义公共舆论思想影响,积极呼吁言论出版自由权,关注公共舆论的宽容性问题。五四时期,李大钊转向马克思主义,他将早年的公共舆论思想融合到平民主义政治研究中,初步形成了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公共舆论思想,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舆论学者,开创了中国舆论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