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我为英语狂     
《文史博览》2007,(6):1-1
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国老人正在读一份外文报纸。瞧他那认真劲,分明已沉浸到所读内容的描述当中,如痴如醉,只是报纸好像拿倒了。他看懂了吗?或许人不可貌相,这个名不见经传的  相似文献   

2.
在2000年元旦~春节期间,编辑部先后收到10多封读、作对本刊评价和建议的信。特别是广西通志馆读童健飞先生的信,意见较为中肯,建议相当可取,现全刊载,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盼更多的读、作为办好本刊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使《史春秋》在新的世纪里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蓝燕 《古今谈》2005,(2):32-34
今年是甬上历史文化名人、清朝中期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全祖望(1705—1755)先生诞生三百周年,也是他逝世二百五十周年祭期。他不仅是宁波的文化名人,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地位,在历史学和文学各方面都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可是,最近《宁波新闻周刊》在宁波市作了一次普遍调查,据称:目前宁波市居民中大多数人不知道全祖望为何许人?对先贤抱着如此淡漠与冷落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为充分发挥优秀历史文化名人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热贡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名人资源,但是对历史文化名人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对历史文化名人基础性的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的研究基本是个空白。本文旨在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对热贡地区名人文化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发挥历史文化名人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化名人南怀瑾说:“假如你带了一包猪肉松走进一所清真寺去,那就犯了莫大的忌讳。”穆斯林为什么禁食猪肉?  相似文献   

6.
本刊编委智仁勇老师于去年年底给国内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先生写信,请他为“名家谈作文”专栏赐稿。缪老不久便复信了。他的文章,结合漫画评析所发表的见解,新颖生动,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本刊全文刊发,敬请广大师生赏读。  相似文献   

7.
恢宏·笃实·创新——读黄朴民的《孙子评传》余丽芬黄朴民同志撰写的《孙子评传——一代兵圣的生平和思想》(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一书,是戴逸、毛佩琦先生主编的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华历史文化名人评传丛书”中兵家系列之一,对“百世谈兵之祖”...  相似文献   

8.
日本进入近代报业以前,曾经历了二百多年的萌芽时期。从17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动乱时期,是日本的报纸从孕育到萌芽、逐渐走向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报业所走过的历程,为近代报纸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积累了经验。一、日本报纸的雏形——瓦版早在17世纪初日本最大的商业城市大阪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报纸的读物,后来人们叫它“瓦版”。可谓是日本最早的报纸雏形。瓦版是以粘土烧制成版所印刷的读物,出自民间,是非法出版物。其制作者和发行者都埋名隐姓,很难考证。据日本一些学者推测,可能是由一些香火道人或游方术士之类的人所为。…  相似文献   

9.
《文物》1981,(6)
为了及时反映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动态和成果,便于专业人员和有关研究者检索,本刊增辟《全国文物考古文献要目》专栏,将主要报刊上的有关资料和公开发行的有关书籍,编成分类目录索引,按月刊载。所收文献自1981年1月起。括号内所注是刊物期数或报纸日期。  相似文献   

10.
虽然来自中国的消息往往显得颠三倒四,但那里的人并不是把报纸反过来读;这个上海人其实是在仔细阅读一份西班牙文一英文双语报纸的英文部分。他可能是在二战前学的英文。当时外国的炮舰迫使无能的清政府把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向西方国家开放。  相似文献   

11.
董浩云年表     
本刊上期刊载《董浩云1948-1949年日记》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为了能让读更清楚地了解董浩云先生一生的传奇经历,我们征得编注香港中大学中国化研究所研究员郑会欣博士和香港中大学出版社的同意,于本期先行刊登《董浩云年表》,谨此致谢。由于原表篇幅较长,本刊发表时有所删节,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今年,恰逢两位与南京有密切关联的文化名人百年诞辰,一位是开创新金陵画派的艺术大师傅抱石,一位是著名报人、作家、学者张友鸾,他们或开宗立派,或办报著述,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为纪念两位文化名人的杰出成就,本刊特刊发《一代艺术大师傅抱石》与《张友鸾的传奇人生》二文。前文作者借参加“傅抱石年”大型纪念系列活动的契机,在采访傅抱石次子二石先生的基础上,对纪念活动的盛况,傅抱石苦学成才的经历,其命维新———抱石精神的核心,以及新金陵画派的创立与艺术思想,作了全面介绍。傅抱石对人文精神的极其推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  相似文献   

13.
正刘复莘(1925—2004年)贵阳青岩人。6岁进私塾,11岁插读小学四年级。自幼受中国传统家学影响。"七七"事变后,贵阳成为抗战大后方,青岩迁入许多学校和文化名人。刘复莘遂拜迁居青岩擅画花鸟的景筱南为师专习绘画,同时又向清华中学任教的国内肖像名家李宗津习素描。小学、初中时就参加了抗日宣传画的制作。后转至贵阳达德中学就读,又  相似文献   

14.
《广东史志.视窗》2007,(3):F0002-F0002
2007年5月28日上午10时,由省地方史志办与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巡礼图片展”开幕式暨“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巡礼”画册首发式在广东省博物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福建史志》2013,(5):8-10
陈肇胜同志虽离休近20年,但仍关心着我省的地方志事业。近日,他接受了本刊副主编滕元明的采访,就我省修志工作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感想,其思路对我们进一步开展方志工作尤其是读志用志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张之洞诞辰170周年之际,贵州省和贵阳市史学界举行学术研讨会,以纪念这位从贵州走出去的近代风云人物、历史文化名人,并且进一步地认识其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刊在2002年第三期刊登了常永明《海陵更名的由来》一。章发表后,收到程起瑞、黄炳煜的来稿和俞扬的来信,对《海陵更名的由来》提出不同的看法。我们将来稿和来信刊登,并就教于专家和读。  相似文献   

18.
肖徐 《炎黄春秋》2002,(4):80-80
出版界的权威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2月8日发表了署名李忠效的《求真务实——评(炎黄春秋)》一文,作者谈到了他读《炎黄春秋》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19.
在抗战中的桂林,旅桂文化名人数不胜数。但是像白薇这样的革命女作家,则是绝无仅有的一位。 白薇(1894.2.5—1987.8.27)是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县的女作家。学名黄彰,白薇是最常用的笔名。她远在“五·四”运动之前,为反对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冲破重重阻力,勇敢地从被迫当童养媳的婆家,只身逃往日本留学。9年间边工边读,贫病交加,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桂林》一书,共收录文化名人115人,其中30岁以下的有44人,一般都在25岁左右,最年轻的当年还不到20岁。本文着重介绍几位年轻作家在桂的创作活动及其对桂林抗战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