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于1805年出生在法国诺曼底一个贵族家庭,在取得法律学位后,他被任命为凡尔赛法庭的实习文官。后来他被派送到美国考察美国的刑法和监狱制度。回到法国之后,托克维尔成为一名律师,他将游历美国的见闻记载成书,于1835年发表其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除了美国之外,托克维尔还曾前往英格兰、阿尔及利亚等地考察,并在阿尔及利亚著作批评法国的殖民化统治。托克维尔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残存的贵族,基本上属于最后的贵族,他既不在大学执教,也不是职业作  相似文献   

2.
李金阳 《黑龙江史志》2013,(21):161-161
《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为何一百年后这部名著仍被当作民主学说的"宝贵的指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局势的和社会的发展印证了托克维尔对于民主运动运动发展的预测,尤其是关于美俄两国将要统治全球的预测,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被"重新发现"(1)进一步引起了研究托克维尔的浪潮。  相似文献   

3.
本札记的引文除特别注明者外,均引自《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相似文献   

4.
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是19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在对托克维尔的研究中,很多学者注意到了托克维尔所表达的一个中心思想:民风民情。民风民情是托克维尔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支撑现代自由体制的重要基础。从民风民情与现代自由体制之间的关系角度来考察托克维尔的思想,可以发现,正是在对历史的反思之中,托克维尔提出了一个富有内涵的时代命题:怎样认识在社会转型变革时代中的人民状态和民风民情,从而避免革命的不断发生,真正建立起现代社会?这一思想不仅是托克维尔一生所着力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提供给我们独特的分析方式。  相似文献   

5.
《攀登》2017,(5)
在托克维尔的思想中,民情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整个道德和精神面貌。从长远来说,民情对政治制度发挥着最重要的影响。与宗教传统一道,美国自然生成的乡镇自由、美国的妇女塑造了美国的民情,这使得美国人一方面能够保持与更大范围的政治共同体的关联,另一方面又为政府和个人的思想和行动设下藩篱,进而维护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宗教虽然不直接参加社会管理,但却是影响政治的最重要设施。"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的表述,是对美国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全面概括。美国历史,就是宗教影响国民、影响政治的历史。一位老人,他的传奇般人生,见证了美国20世纪的宗教史,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今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人常常会建栋房子安度晚年,又会在盖好房顶之前就脱手卖出;他会精心收拾一处花园,却没等树木开花就把它租出去;他会辛苦谋求一份职业,但又很快跳槽他处。在岁末如果有一丝空闲,他会踏上公路或者铁路展开又一段新的旅程……"——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  相似文献   

8.
托克维尔及其著作在20世纪中期之前并不被看好,左右两派都不以为然。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也鲜有人知道托克维尔。托克维尔被"重新发现",既有时代背景因素,也因其学术研究的方法特色和思想的复杂性。借助法国史学家的评述,可以深入理解《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这本著作在我国被接受,既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正>在美国史研究中,史家特别重视"自由""平等""民主"和联邦宪法等政治学核心概念或主题。如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的观察、埃里克.方纳对美国历史上自由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英国历史学家波尔对美国平等观念的研究以及王希教授对美国宪法的探究等。~①上述史家从不同角度对美国历史叙事提出了有益的分析框架。在这种情况下,要对美国史叙事提出新的解释框架实属不易。但中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人物周刊》2013,(5):30-39
托克维尔的朋友们都认为他不适合搞政治,但12年的政治生涯消耗了他近四分之一的生命。回到书斋后,托克维尔开始撰写将名垂青史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奇怪但在人类史上屡见不鲜的现象:失去所有其他可能性之后,一个人终于回过头去做他最该做的事了  相似文献   

11.
内容提示     
<正>本辑"名著解读"由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执笔,他们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究竟表达了什么思想?为什么王岐山多次提倡读这本书?李宏图教授沿着托克维尔的思路解读托克维尔。大革命前,法国专制权力控制了整个国家,取代了原本自然存在充满活力的社会运作体系。人民不再是受强制的服从,已成为具有奴性与毫无自由知性的受奴役者。革命没有改变人们的思想和心态,这是专制制度不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文学奖项多得数不过来,新近又添了一项"企业领导者年度图书奖"。刚刚评出来的2005年企业领导者年度图书有3部:小说《云的理论》、哲学论文《永远年轻的托克维尔》和调查报告《从蒙达维事件看葡萄酒之战》。  相似文献   

13.
宋昂 《黑龙江史志》2013,(15):148+150
"平等"、"自由"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政治学研究中比较重要的课题。托克维尔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在他看来,"平等"虽然使得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的执行自己的个人事务,但是,过度的平等就会走向个人主义甚至是利己主义。在对自由的理解中,托克维尔认为,"自由"能够抵制住平等向着个人主义发展的苗头。本文将通过对托克维尔对"平等"、"自由"的观点以及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阐述,逐步揭示出托克维尔的革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陈水扁这个家族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他家穷,穷没什么可非议的,但他家穷得没文化……赵家、陈家家教都不行,这种家庭教出来的孩子,不稀奇。他们现在借着国家力量搜罗大量的财富,用亲缘组织形成利益小集团,谋个人私利有个叫托克维尔的法国人就指出,美国这个制度一定会犯一个毛病,就是庸俗化、平民化之后的品质低下,到最后一定是哗众取宠的人得到权力。这个话,今天应验了。但是当时托克维尔没有看到的一点是国家的权力大到今天这个地步  相似文献   

15.
韩建武  胡薇  刘芃 《收藏家》2006,(4):17-20
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意大利卡萨·马尔卡基金会合作,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协办,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在意大利特莱维索市卡萨德·卡拉雷兹宫举办的《丝路遗宝展》,成为2006年中意文化年的前奏。特莱维索是意大利北部古老的城镇,距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很近,卡拉雷兹宫是当地一座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现作为博物馆定期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展览。在此举办的《丝路遗宝展》成为当地新闻报道的焦点。这次展出文物共120件(组),来自中国的陕西、甘肃、河南、湖南和江苏省,时代上迄西周,下至隋唐。西周玉佩、秦公鼎、马王堆汉墓丝织品、漆器、…  相似文献   

16.
说起《美国通史》第四卷的写作,余悸尚存。我还清楚地记得:2001年10月的一天.《美国通史》总主编刘绪贻先生从武汉打来电话说:“祝贺你们,中华美国学会福特出版基金正式通过丛书第四卷的申请了。”我放下电话深深吐了一口气,顿释重负.立即向各位合作者通报好消息。其实,从6月底向中华美国学会申请福特出版基金  相似文献   

17.
侯建新 《史学集刊》2021,(5):96-108
托克维尔对法国农民土地产权问题曾做出推断。托氏认为,革命前法国农民已经是土地所有者,因此法国农民强烈仇恨封建权力。托氏的逻辑是,封建权力范围缩小了,它激起的仇恨反而更大。然而以事实为依据,托克维尔关于革命前农民已成为土地所有者的推断是个历史误判。大革命前的法国农村,农民身受教俗贵族和王权压迫,封建特权因其行将就木而更加苛刻。"年贡农"是习惯佃农主体,仅有残破的权利;众多分成佃农和无地农,与土地没有任何产权关系。农民土地问题是大革命爆发的深层原因。法国大革命打击了封建权力,不断消解佃户的封建义务,土地混合产权正在被单一私人产权取代,法国农民越来越接近成为自己土地的所有者,然而这种情况发生在大革命之后,而不是托克维尔所断言的大革命之前。大革命推动了农民土地确权,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8.
于玥 《神州》2012,(34):156
法国大革命是启蒙思想的试验场,而其中的雅各宾派更是标榜要实现卢梭的共和思想,然而"马拉之死"向我们昭示着那个时代思想的激烈碰撞,真正的民主在大革命中发生了危险的流变,"马拉之死"带给我们很深刻的政治思考,民主平等自由在现实中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那对于如何使民主成为现实,托克维尔的思考则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路易斯安那的购买是美国西部领土扩张中的一个重大事件。高中《世界历史》课本谈到:“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里购买面积达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使美国的领土扩大到墨西哥湾。”(高中《世界历史》课本下册第16页)但国内出版的一些有关专著或教材中,对于路易斯安那地区的范围,归属的演变以及美国向法国购买该地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的记载,或不详,或有误。为搞清这一问题,笔者将有关史料整理成文,供参考。按1493年罗马教皇的训谕,北美洲属西班牙。16、17世纪,英、法、尼德兰相继向该地殖民。其中法国势力最大,占有加拿大东部,向南进入五大湖区。1682年,法国探险家拉萨尔率一支小探险队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移民在美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3今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墨西哥人向美国较大规模的移民开始于20世纪初前后,概而观之,除20世纪30年代因大萧条而短暂中断外,墨西哥移民一直呈现出持续的高水平特征.墨西哥人移民美国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四次移民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第二次移民浪潮从1942年美墨双方签署<布拉塞洛计划>到1964年该计划终结;第三次浪潮从1965年移民法颁布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间大量墨西哥无证件移民流入美国;第四次浪潮从<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颁布至今.墨西哥人移民美国源于一系列历史、地理、经济和社会因素,根植于关墨两国总体社会经济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