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可称为盛世的朝代,史学界一致的看法有三个:大汉盛世、大唐盛世和康乾盛世。 大汉盛世以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汉武之治”为标志,汉朝从秦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战乱中建立,经过汉高祖、文帝、景帝三朝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社会日益稳定,经济不断发展,到汉武帝将大汉的强盛推向了高峰,后继昭帝、宣帝持续发展。大汉盛世历时173年;大唐盛世以唐太宗“贞观之治”和唐玄宗“开元之治”为标志,前面历经了唐高祖创业及唐太宗之后高宗与“武周”的短期动荡,  相似文献   

2.
清前期治边思想的新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清前期的治边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清前期一些传统的治边思想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明华夷之辨”的观念受到了批判;“以夷治夷”被“以汉化夷”所取代;“羁縻而治”的思想遭到了否定;从只求“夷汉相安”发展到了追求“长治久安”;对边疆屏藩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等。这些变化是对传统治边实践的总结,并最终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完整的边疆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古代服饰制度中服色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安安 《文博》2003,(3):36-39,49
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古时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服饰资源被统治阶级占有,服饰文化的发展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阶级性。即以服装作为区分贵贱、身份等级的工具,形成了依据阶级等级规定相应的服饰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与体系可以从许多方面去探讨。本文以“民”的演变为主线,指出“民”在中国古代经历了从先秦依存于部族到汉唐出现“豪民”,唐宋以来崛起“富民”,近代以来逐渐形成“市民”的历史进程。相应地,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从“部族社会”到“豪民社会”,再到“富民社会”,并走向“市民社会”的演进过程。“富民社会”是解构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家国网络、大一统为显著标志的中国封建社会结构,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家庭堆积。一个一个的家庭,是它元素形式。中国“国”、“家”不可分;“以孝治天下”;“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传统,使得我们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具体到清代社会结构时,须从对家庭的分拆开始。一、清代家庭结构家庭,是以特定的婚姻形态为纽带,以血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的社会组织形式。近代社会学家通常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扩大家庭”、“复合家庭”、“异常家庭”四种类型。当然,还有从其他角度,…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太平时代的人们认为秩序的建立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实际上“由乱到治”与“由治到乱”一样,除了社会条件之外,统治者的强力(主要表现为暴力)也起了很大作用。应该说朱元津不仅成功地夺取了天下,其治天下基本上也是成功的(如果不把中国放在世界发展坐标上看)。他之所以能够在短时期把局势稳定下来、并进一步建立稳固的政权,在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允许他得以恢复和重建的小农自然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宗法制度和与之相应的、严密及严酷的专制主义统治。具体地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前数量的移民和重建小农…  相似文献   

7.
明代的“仁宣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个盛世。清代史学家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曾专列《仁宣致治》卷,认为“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仁亲和宣宗执政期间,不仅继承了朱元璋开创的事业,而且还革除了洪永时期遗留下来的弊政。在发展社会经济、轻刑罚、薄赋税、纳谏、用人方面都有建树,取得了“仁宣之治”的政绩。然而,过去的史学家往往比较重视“洪永之治”,而对于“仁宣之治”却评论殊少或语焉未详。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就“仁宣之治”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古代治边思想的特点、演变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代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发展和延续至清代,其内涵是动态变化的,经历了从肤浅到成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治边思想又有其特色。古代治达思想总体上有两个基本的特点:统治对开疆拓土多持相对保守的态度,认为理想的边疆治理是“守在四夷”;从“华夷有别”的治边观出发,在边疆地区施行相对宽松的羁縻统治,同时重视在边疆传播封建化的教化作用。章还以封建统治对边疆民族的治策和对边疆的经济开发为例,阐述了古代治达思想对边疆治策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内各地出现讨债“热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让人联想到前不久的一则消息:数十家中国企业在美国联合成立“法律保障同盟”,专门负责向拖欠其债务的美国“老赖”讨债。与国内“讨债难”不同的是,中国企业在美国的讨债行动“很有成就”。追问原因,有关人士答曰:美国的“老赖”容易“治”。  相似文献   

10.
赵益 《东南文化》2001,(11):52-56
本文着重从道教史内部重新考察了三张“二十四治”与东晋以降南方道教“静室”的关系,认为“二十四治”组织本身就是三张以后理论化的产物,而南方道教“静室”本有自身的历史渊源,其实质亦与“二十四治”迥然有别。将“静室”与“二十四治”相联系,实乃东晋至南朝道教整理者拟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从1662年到1683年,郑氏政权在台湾实行了22年的统治。郑氏治台期间,由于汉人的大量移入情、郑双方军事斗争的影响,台湾的社会经济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时代赋予的特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试图对当时台湾的社会以及经济状况作一简要的说明。一、军事体制下的社会结构郑氏治理台湾,最高权力的代表不是延平王,而是“招讨大将军”。郑成功有生之年,对永历帝(朱由榔)册封的延平王称号一直未予使用,而仅用“招讨大将军”的名义发号施令。他死后,郑经和郑克快也都是使用“招讨大将军世…  相似文献   

12.
志选 《福建史志》2005,(4):7-13
第一节和谈改编 一、闽粤边 1935年5月“华北事变”后,日军加快南侵步伐。日本的侦探、特务及所操纵的组织四出活动,为“福建自治”、“华南自治”摇旗呐喊。以陈仪为首的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奉行蒋介石的反共误国政策.一方面加紧“清剿”红军游击队,一方面准备把厦门划为“非武装区”,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从1935年底到1936年底,闽粤边特委从汕头、厦门、  相似文献   

13.
明代士人本业治生论——兼论明代士人之经济人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业治生”是指土人通过自身的知识与智能同社会进行交换,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生存途径。中国传统社会“重官不重”的社会分配格局、传统“安贫乐道”理念以及明代社会变迁的种种消极影响,使明代士人的本业治生基本陷入窘困的生存境遇之中,并形成了其“软弱”与“依附”的经济人格特征。不过,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为化商品化趋势的增强创造了条件,亦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了晚明士人经济人格的萌动。  相似文献   

14.
黄军 《神州》2012,(29):159-159
“软政权化”在所有不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腐败和分利集团化,在民众存在着”腐败民俗学”。必须完成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人治到法治、私德到公德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从“油坊岭”到“流芳岭” 1912年.民国政府废府留县,将江夏县改为武昌县.同时将原武昌县改称鄂城县。武昌城至鄂城的中间有一个油坊岭,作为一个乡的建制。历史上归属武昌县(江夏)管辖。1946年10月10日武昌市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后不久,湖北省政府即决定分治后的武昌县从省垣武昌城撤离,择地迁治。湖北省民政厅厅长余振东拟议武昌新县治迁到城东油坊岭。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转型期知识分子在政治参与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之前,有必要对“转型期”这一概念作简要说明。社会转型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社会学术语,它是指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过程。具体说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1]。这里突出强调的是社会转型的经济层面。但经济结构转型必然要影响到整个社会,从政治到文化、从私域到公域、从城市到乡村、从社会观念结构到个体成员的社会心理都会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对于社会转型这一范畴的…  相似文献   

17.
翻开中国建立和完善法制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其过程坎坷而艰难。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钩沉抉微,我们又发现:历代开国统治者大都懂得“治乱世须用重典”。早在西汉时期,朝廷就下旨:官吏因贪赃受贿,一律处死并陈尸街头示众。到北魏时期,更明确规定了治贪条款:官吏“枉法十匹,罪之死刑”;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廿年代初,中国历史上演出了一场军阀“联省自治”的闹剧。仅就“联治”思潮的产生和“联治”运动的出现,作一简略的考察和分析。一地方自治,是近代中国社会玫治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论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地方自治思想,是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进步潮流出现的,辛亥革命后“联治”思潮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说,仍是这种民主进步潮流的延续。  相似文献   

19.
编纂地方志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为什么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经久不衰?这是因为它有“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而这三大功能在不同的社会又有它的不同内涵。封建社会的政府编纂地方志的目的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它以封建主义为指导,存封建伦理道德之史,资封建统治之治,教封建伦理之化;当社会主义出现在中国大地以后,地方志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存社会主义之史,资社会主义之治,教社会主义之化,一句话,为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明与精神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早在封建社会就流传着“治天下以史为镜,治郡国以志为鉴”。所以.封建社会一些明智的官员走马上任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白骨精江青,为了制造反革命舆论,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一九七六年九月窜到大寨,胡说什么:“母系社会是没有妈没有爹的,是女人掌权的!社会就是从母系氏族来的。到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女皇,还会是女人掌权。”江青为了当女皇帝,公开歪曲篡改历史,竟然胡说“社会就是从母系氏族来的”。原始社会史告诉我们:社会不是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