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族民歌《劳动号子》《跑南海》是图们江和海参崴一带的反映满族渔民生活的"劳动号子",流传多种,有的长达几百句。下面是流传较广的一首:东南风来哎嗨,西北浪来哎嗨,出南海呀哎嗨,过山岗啊哎嗨。东道走来哎嗨,西道往来呀嗨。海参崴呀哎嗨,撒大网啊哎嗨。鹰嘴哎...  相似文献   

2.
胡迟 《江淮文史》2014,(4):159-168
正我们在萧县采录的,更准确的说,应是花腔渔鼓。是渔鼓道情这个大类里的小分支。渔鼓道情是一种和大鼓书相似的传统曲艺,盛行于清末并流传于民间,有着100多年历史。民间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表演者一人边演唱边伴奏,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敲击竹板作为伴奏。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著名的女作家丁玲,在北大荒劳动生活的12年,是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然而,在黑龙江垦区仍流传着许多她的故事。初到密山1958年6月29日凌晨4点钟,戴着"右派"帽  相似文献   

4.
薛惠芝 《民俗研究》2002,(3):126-137
“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等省的一种民歌,她是我国民歌中的一束奇葩。它具有独特的风格,纯粹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创作。她是西北高原上的回、汉、藏、撒拉、土、东乡、保安、裕固等各族劳动人民最喜闻乐唱的,不论是七八十岁的老汉,五六岁的小孩,男男女女都会唱。  相似文献   

5.
<正>河阳山歌中的劳动歌是广泛流传于张家港市河阳地区农人当中一种特殊的乡土文化现象。它主要集中在河阳山周边地区的乡村民间。这些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就是先民的聚居地,在6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劳作、繁衍生息,在劳动中追随节奏感欢乐高唱,释放心中的喜怒哀乐,喷发体内的七情六欲,吟唱身边的一景一物,讴歌周围的民间传说和故  相似文献   

6.
齐加草 《神州》2014,(6):30-30
<正>藏族的民间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穿着长袖的"楚巴"(藏式长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顺边"的美;而虔诚的宗教心理,则给舞蹈渲染上许多宗教的色彩。除寺庙舞蹈"羌姆"外,典型的舞蹈还有:"谐"、"果日谐"、"卓"以及"热巴"等。"谐"(歌舞之意):也叫"叶",俗称"弦子",以四川甘孜的"巴塘弦子"最为典型,是男女交唱,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主要是流传于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属于农区的舞蹈形  相似文献   

7.
一、抱举石头 抱举石头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多在喜庆日子及集会时举行。这一体育项目源于生产劳动,又在劳动生产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演变发展,经过长期的流传,渐渐成为体育比赛项目。 吐蕃赞普朗日伦赞时期,与邻邦异族之间开展的体育竞赛中,就有举重比赛。松赞干布时期建造的拉萨大昭寺和赤松德赞时期建造的桑耶寺壁画中均绘有抱石头的传统体育活动的画面。壁画中的抱石者都是  相似文献   

8.
果谐,是一种流传在西藏农村的大众歌舞形式,常见于农区的村头、旷地、打麦场上。每逢佳节,人们便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从白天唱到夜晚,从深夜跳到黎明。在日常劳动生活中,建筑工人唱起它  相似文献   

9.
“莎木春”是自唐宋延承到现在的藏族古典锅庄舞。已逾八九百到上千年历史了。过去的岁月里除个别特殊情况外,莎木春活动从未间断过。 “莎木春”藏语,意为广场盛会。其主要道具是“巴东”,即用皮制作的鼓,鼓的两垂系有鼓锤。在跳莎木春舞时,一定要持巴东鼓,一边跳,一边唱,一边摇动巴东鼓,不时有轰鸣悦耳的声响,场面热烈,还要燃起冲天篝火,众人围着篝火跳舞。 莎术春活动区域及历史 莎木春主要流传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以东的藏巴哇地区和以西、以北的民族地区,但历史上流传面还要宽些。有些地方为其他群众性文化活动形式代替了,如戏龙、跑纸马、耍狮子等,有的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改为举办花儿会或者观赏秦腔戏。 卓尼县藏巴哇地区,主要包括柏  相似文献   

10.
打庄廓是建家立业、造福后代的大事。夯歌是打庄廓过程中唱的劳动号子,这种形式在大通农区藏族中流传已久。 藏族的夯歌大致有两种内容:第一种是主人家对前来帮忙的人在生活上照料周到,打墙的领唱人就借此发挥,尽力编出一些颂扬主人家的吉祥词句,从而引发出欢快的劳动气氛。歌词是:  相似文献   

11.
胡献锦 《神州民俗》2007,(11):37-39
“花鼓子”是土家人在喜庆场中和劳动之余表示庆贺和欢乐的一种亦歌亦舞的民间舞蹈,流传于湖北长阳、五峰、巴东、建始一带。舞蹈时不用伴奏,不化妆,表现形式自巾,不受场地和人员限制,乐者可乘兴而舞,观者可即兴而歌。  相似文献   

12.
在湖北省黄陂县的西北乡,有一座古老的小集镇.名叫罗汉寺集.这个集镇在旧社会一直流传着单日休息、双日赶集的风俗.每逢双日,附近农村的劳动人民,不分男女都去赶集或买或卖,颇为热闹.  相似文献   

13.
作者近影 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一部分,在各民族文化发展史上都是出现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在人类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以至后世没有文字的民族中都是靠这种口头的民间文学将人类认识自然、战胜自然的经验流传下来。高尔基很早就说过:“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从其劳动和社会经验中抽取出来的知识总汇。”在今天,我们研究民族的心理、文化、思想、审美观等方面,“民间文艺才是最真实,最可贵的第一手材料”。土族在漫长的民族形成过程中,也创造了很多的民间文学,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第一幅长城地图《九边图说》是明代许论在嘉靖十三年绘制的,该图描绘了包括镇城、关楼、卫所、营堡、驿站在内的多层次、立体性的长城防御体系。《九边图说》残卷东起镇北关,西至偏头关西,现存三门峡市博物馆,是许论上呈世宗的副本。《九边图说》采用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中的形象绘法,对当时流传的,目前研究评价甚高的"计里画方"与图例绘法并未采用,而是以直观、实用为目的,反映出明代仍然继承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中的人文传统。单纯以科学、定量方法衡量、构建中国古代地图史,是一种基于西方现代制图学的观念。这种方法并不符合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内在传统。作为第一幅长城地图,《九边图说》残卷具有重要的学术与文物价值。存世多个版本的《九边图论》、《九边图》,只有谢少南刻本基本反映了《九边图论》原貌,其他皆有所改绘。  相似文献   

15.
侗戏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一、侗戏的起源与流传侗戏最早流传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的黎平、榕江、从江三县。唐朝以前,侗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就产生了与其社会关系相适应的文艺形式:“耶”(即在祭把和重大喜庆活动时用的歌舞),“嘎”(歌)、“垒”(念词)和“碾”(传说)。  相似文献   

16.
手卷是最早出现的中国传统装裱形式,在历经从晋至清的千余年发展后,形成了撞边手卷、套边手卷和转边手卷三种经典样式,其中转边手卷又可分为挖嵌式与镶接式两种工艺。流传至今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转边手卷大多为更节省绢料的镶接式装裱工艺,但此工艺复杂繁琐、技术难度较大,到了当代,有所式微,面临失传的境地。本研究主要以上海博物馆藏《明仿米芾行书明道观壁记卷》转边手卷的修复重裱为例,叙述对原装裱用料、配色、镶接工艺等的研究,以及原尺寸恢复其原本镶接式转边手卷的过程,旨在为古人优秀传统技艺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花儿”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秀民间歌曲,它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昌吉等广大地区,地方特色十分浓郁,风格鲜明突出。它是中国西北本土文化的显著标志。就青海“花儿”而言,其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同青海高原的地域环境,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习俗,尤其是语言特点等分不开。元明以后.世居于河湟地区的藏族与陆续移民来的汉、回、蒙古、  相似文献   

18.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广泛流传的,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取材方便、灵活机动、规则简单、形式多样等特点。从幼儿教育的层面来看,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作用,是现代游戏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相似文献   

19.
虽然蔡康永“在电视里边找深度,太看得起电视了”的论断已经流传许久,却似乎没有影响海峡对岸电视人的文化自尊及启蒙情结。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人固执的使命感也不能算错,在两万本就算畅销书的这个13亿人口不读书国家。  相似文献   

20.
每当人们谈到彝族文字,便自然而然地讲起彝族文字由来的传说。彝族文字是怎么来的呢?在千里彝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造天造地的最后阶段,人们开始在大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天地的祖宗们,各自带着一个支系,奔向东西南北,到天涯海角继续创造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那时,人们只会劳动,没有一种共同语言,想互相谈谈话,把见到的、心里想的事情告诉伙伴们,也只能在白天造地劳动之后,晚上围着火堆跳舞,用动作来表达心里想说的话。但是,动作总表不尽心里话。为了寻找一种能说清意思的话和能记下事情的宇,人们不知派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