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5月,入缅抗战的中国远征军作战失利,云南腾冲、保山等地先后沦陷,腾冲等分关关员分期分批,携款挈眷,一路历经艰辛撤退至昆明关.事后,腾冲分关署副税务司方度向昆明关税务司署呈交相关报告多份,详陈该分关此次撤退全部经过情形,称其“实为海关撤退史中最困难之一役”.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大救驾”,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安徽著名小吃,寿县“大救驾”。安徽“大救驾”是用酥皮包果料经炸制而成的甜酥饼。据说此饼因救过宋太祖赵匡胤的驾而得名。 其实,云南也有一种风味小吃叫“大救驾”。云南“大救驾”是腾冲炒饵块的一个御名。相传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进昆明,全城一片混乱,明永历皇帝的小朝廷逃向滇西,清军紧追不舍。农民起义军大西军领袖李定国命大将勒统武护送永历皇帝至腾冲,自己率军拦击清军。永历皇帝逃到腾冲时,天色已晚,在一个小村子住下来。走了一天山路,皇帝早已疲惫不堪,饥饿难忍,主人为了应急,炒了一盘饵块送上。永历皇帝吃后赞不绝  相似文献   

3.
边城偶得     
2011年的金秋时节,携内子驱车前往云南腾冲。千里迢迢赴腾冲,所为何事?无他,乃是为了却久藏于心里的一个宿愿:恭恭敬敬、虔虔诚诚地拜谒“国殇墓园”,向60余年前那些为国捐躯的近20万中国远征军将士的亡灵深深地鞠上一躬,献上鲜花一束,表达自己迟到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4.
金萍  守明  劲松 《贵阳文史》2010,(1):77-78
<正>腾冲,云南西部中缅边境线上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古代"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最后站口、边防重镇、著名侨乡,史称"极边第一城"。腾冲地处高黎贡山西侧的国防前哨,关山雄踞,地势险要,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以来,中央王朝对云南边境多次用兵,大军常集结于腾冲,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惊心动魄的战争活剧。腾冲,走一走,看一看,感悟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和人文景观,是我们多年的愿望。11月23日至12月2日,由市政协  相似文献   

5.
腾冲城南十余里许,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子,名叫洞坪山后村,这里依山傍水,绿茵覆盖,流水潺潺,几支小山横亘于坝子中间,似乎与腾冲坝子相隔断,形成了山清水秀的另一方天地,这就是明末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后裔生息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云南省档案馆92-2-97号民国档案为中心,结合口述历史笔记及相关文献资料,对二战前赴缅腾冲人的人口学特征、职业特点、文化认同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二战前腾冲人赴缅多系"少小离家",宗亲、乡亲网络促进了其外迁行为;二战前夕,缅甸腾冲人多贩卖杂货谋生,其商号规模相对有限,但仍具备较强经济实力;旅居缅甸时间越久,腾冲人家庭涵化于当地社会的程度越深,即便如此,缅甸腾冲人群体仍保有一定文化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色彩中国     
《山茶》2011,(5):36-38
汉族史书中的“峨昌”、“莪昌”等.说的都是阿昌族。《元史.地理志》记载,今云南德宏和腾冲一带.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明正德《云南志》认为此即唐代的”寻传”人。唐时”寻传”人属南诏的镇西节度管辖,还过着”俗无丝纩”、”散漫山中无君长”的生活,”寻传”人在发展过程中至元明时期逐渐分化为阿昌族和景颇族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及抗日遗址耿德铭腾冲位于滇西边境高黎贡山主脉西麓,受高黎贡山及其支脉环抱,西北邻接印度和缅北,北控片马,东望保山、大理,南瞰德宏、曼德勒,酉扼孟拱。腾冲城古称“天南锁钥”、“极边第一城”,日寇侵占滇西期间将最大据点设置于该地。194...  相似文献   

9.
濮玉慧 《沧桑》2010,(4):36-38
腾冲作为西南边陲的一颗明珠,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高山急流等自然险阻的分割,处于四面险阻的小盆地中,从而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区域文化。腾冲的区域文化不仅展示了其过去的辉煌,且在今天的旅游发展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自然风光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将大力促进旅游的发展,同时区位优势与文化底蕴的整合,也将有力推动腾冲的社会经济发展。纵观腾冲的发展,区域文化发挥了深远而持久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腾冲地处祖国西南极边,位于云南西南部的中缅边境,是古代中印陆路交通线上的要冲,汉代称滇越,唐代称越赕、腾越、腾冲.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南诏王阁逻凤“西开寻传”,征服了澜沧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流域,后腾冲即成为南诏政权永昌节度所辖的一个府,大理国因之.在对腾冲境内南诏大理国时期建筑遗迹的考古调查中,发现数处寺院建筑遗址,并获一批与佛教艺术有关的遗物,这为研究腾冲唐宋两代的文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本文拟根据这批调查资料结合文献资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南诏大理国时期腾冲境内的寺院遗址及宗教活动情况,作一初浅的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1.
1938年12月,在云南腾冲城西核桃园出土汉五铢钱千余枚。李根源先生1939年冬还乡作《雪生还乡吟》其中:有题为做五铢钱》七律一首,诗曰:“汉家声教讫南天,古物埋藏有岁年。郡隶益州征可信,宝峰发现五铢钱。”诗注中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十二月初旬,在腾冲城西八里宝峰山下核桃园荒冢中,发现汉五铢钱,数千枚,冢旁残碣一方,高二尺,广尺余,厚亦尺余,已剥蚀无字,又有陶片无数,质极粗劣,确是汉物。据此可定腾冲旧属汉益州、永昌郡无疑。余先后得四十余枚。”  相似文献   

12.
肖朝霞 《沧桑》2011,(2):44-45,48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对其文化内涵保持高度关注,以文化来提升旅游品味,腾冲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首要地位,而其具有的文化属性又是旅游资源的主要魅力所在。文章全面分析了腾冲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相应对策,以促进腾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路上     
丝路极边 去腾冲时,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打一辆面的,顺着蜿蜒的泥道。车从后山将我们送进和顺。因地处丝路要冲,和顺是腾冲走向南亚的第一镇。  相似文献   

14.
打鹰山火山位于腾冲县城北10公里处,是腾冲火山群“火山之冠”,也是腾冲火山区具有潜在喷发危险的高风险火山之一。腾冲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誉,地处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地质构造带,并且刚好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结合线上。地下断层非常多,岩浆活动也十分剧烈。  相似文献   

15.
湘北 《旅游》2002,(9):42-43
一翻书就觉得徐霞客真是徐侠客。从贵州入滇后.先从昆明往南到晋宁.再从晋宁往西北到元谋,再从元谋往西南到姚安.祥云.再从祥云往西北到宾川……如果你有云南地图在手就能看出来,他走了个多大的锯齿形的线路。这还没完,他又从宾川一直北上到丽江.又一直南下经鹤庆到大理.300多公里路几乎是走了个对折.往返就有近700公里了.然后西行到腾冲看火山。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2013,(11):26-26
深秋时节,素有“银杏之乡”的腾冲江东村进入了赏秋色的最佳季节。金黄色的银杏叶挂满枝头,从10月下旬渐渐变黄,一直持续到12月初,这时的江东村恍若童话梦境一般,房前屋后,小路上、石墙上、瓦房上、水沟中、菜地里……满地尽是黄金叶,游人身临其境,好似走进了金色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60年前,美国"飞虎队"的战机掠过滇西上空时,腾冲人看到了赶走日本鬼子的希望.他们帮助修建机场、传递情报、营救坠机的飞行员,在腾冲的20多个坠机地,还在讲述当年的故事;而地球的另一面,当年的飞虎队员和他们的后代,仍在挂 念着帮助过飞虎队的人们,甚至不远万里来寻找当年的恩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在民国三十三年九月十八曰腾冲光复的日子里由《大公报》记者潘世征采写,发表在《大公报》和《报荡报》上,后于民国三十五年九月十四曰发表在《腾越日报》和《省中校报》上。原标题是《敌随军营妓调查——腾冲城内的一群可怜虫》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在民国三十三年九月十八日腾冲光复的日子里由《大公报》记者潘世征采写,发表在《大公报》和《报荡报》上,后于民国三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发表在《腾越日报》和《省中校报》上。原标题是《敌随军营妓调查—一腾冲城内的一群可怜虫》  相似文献   

20.
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我参与的第一件有意义的事,便是迎接古丝道上的来宾,并接受其采访。4月1日,印度音像公司史迪威公路摄制组一行记4人,风尘扑扑来到腾冲,他们是经我国外交部批准而来从事这一友好活动的,陪同而至的有云南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佳女士和所长助理、翻译郭穗彦小姐,地县外办领导及工作人员。他们到腾冲的第一个活动即是访问有关专家学,在接受采访的二人中,笔即为其中之一,对方知道我是搞史志工作的,临时给我出了一题,即腾冲历史及与印度的友好活动,能涉及经贸的更好,讲话只能是二分钟,为此我做了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