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申山鹏 《神州》2012,(18):203-203
代数知识是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抽象化和公式化。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困难,特别是初一学生刚刚接触代数,对代数的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里就初中代数的特点和学生学习代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丁石孙,数学家。1927年9月生,江苏镇江人。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1952年至1983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执教,曾任数学系副主任、主任。1984年至1989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历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评审组副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等多项职务。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第七、八、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专于代数、数论、组合数学,在代数、数论、应用代数、李代数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编著有《高等代数简明教程》、《解析几何》、《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代数学引论》等。1985年被日本创价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那不拉斯加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李刚 《神州》2013,(20):195-195
平面向量是高中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交汇点,常与函数、三角、解析几何等内容交叉渗透,使数学问题的情境新颖别致,自然流畅.,因此以平面向量知识为载体,以数形转化思想方法为主线的交汇创新题已成为试题命制的热点。以下就以近年高考和模拟题中以向量为背景的交汇创新题的类型予以归纳和剖析.  相似文献   

4.
靳玲 《神州》2012,(22):286-286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教育要“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并提出“初中数学中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考试的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开放式数学教学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5.
何忠侠 《神州》2012,(29):172-172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中应用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采取相对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消除学生对于应用题的畏惧心理,逐渐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本文从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困难的原因出入手,提出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服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邢凯强 《神州》2012,(30):181-181
作为高中数学必修内容的一个部分,排列与组合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也是以后学好高等代数的基础,更是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因此,学好排列与组合有着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有关排列与组合的问题进行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7.
何树芳 《神州》2012,(10):94-9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实践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吴素英 《神州》2011,(5X):173-173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郭海东 《神州》2011,(6X):250-251
动态几何问题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数形结合,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灵活、多变,动静结合,较好地渗透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字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当注重数学技能和方法的培养。特别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类比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当加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不断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杜林丽 《神州》2012,(18):195-195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面对这一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数学教学中能不能把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联,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联想到如果数学教师能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那么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平面向量是高中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交汇点,常与函数、三角、解析几何等内容交叉渗透,使数学问题的情境新颖别致,自然流畅。,因此以平面向量知识为载体,以数形转化思想方法为主线的交汇创新题已成为试题命制的热点。以下就以近年高考和模拟题中以向量为背景的交汇创新题的类型予以归纳和剖析。  相似文献   

13.
杨长智 《神州》2013,(4):166-166
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考试中也倾向于对抽象数学问题的解决,长期以来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极大的束缚。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来通过自主探究来构建知识,培养技能。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就需转变观念,形式多样地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薛伟 《神州》2011,(6X):182-182
数与形的联系反映了数学内部的直观形象与抽象形式之间的关系。代数与几何的联系印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许多数学事实都有代数与几何的双重面目。由较为直观的几何图形说明代数问题,由较为抽象的代数推理来解释几何问题,是促进数学理解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5.
杨友权 《神州》2012,(12):230-23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  相似文献   

16.
曾祥劲 《神州》2012,(13):104-104
数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科。学习数学主要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获取知识,重视的是方法;应用知识,强调的是策略。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的策略可以说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但都离不开知识这个基础。人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智力得到开发,思维得到发展,变得更加聪明。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教学呢?本人觉得该做好几下几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付丽春 《神州》2013,(36):208-208
在当前新课改的前提下,广大学校都开始提倡注重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为了"教而教",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自我思考中学习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开始强调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使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赵艳花 《神州》2012,(13):90-90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在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本文从“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正确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明确提出恰当的研究问题、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保护学生的动手热情”五个方面阐明了低年级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有效性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张连发 《神州》2012,(3):387-387
初中与小学的数学教材相比较,明显体现出“深、难,多”等特点,特别是经历了从算术到代数、从具体到抽泉的“飞跃”,因此大部分的学生不能一下子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为了能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本文主要从教法和学法的沟通两个方面去谈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闸题。  相似文献   

20.
武少雄 《神州》2012,(21):26
单纯形法和修正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和线性目标规划的问题,一直是运筹学中所用到的两种方法。如果变量较多时,进行这一计算,就会非常的繁琐。但通过人工智能-代数方法对这两种问题进行求解,则是比较的方便,且这一求解方法的应用也是非常的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