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云南中越边境上,有一个小小的城镇,居住在那里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广东广西人,讲白话(粤方言),他们把云南人称为“上方佬”,类似广东人称呼外省的同志为“佬佬”一样。当地土著多为瑶、壮(沙人)同胞,还有不少越南人。城里两广人占80%,均操粤语,  相似文献   

2.
我国七大方言区汪金友随着香港的回归,越来越多的人对广东话产生了兴趣,因为香港人说的就是“粤方言”。实际上,按照语音差异来划分,我国仅汉族就有7大方言。1、“北方方言”。它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北京方...  相似文献   

3.
粤方言区推广普通话 粤方言在走向成熟丰富的同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体系越来越大的差距,使得粤方言与普通话之间不仅不可能同化,而且成为广东人学普通话的严重障碍。在北方还流传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官话”的谣谚。这对南北社会文化交流也带来一定的障碍。明代南海人霍韬颇有文才,但在朝任职时,就曾以自已口音为“南音”之故,力辞经筵侍讲之重任。  相似文献   

4.
粤方言的定型 粤方言在宋代以后继续发展,与同时继续发展的北方方言的距离越来越大。从明清以来《广东通志》及各府县地方志书记载方言情况看,明代以后的粤语,与现代粤语已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5.
宗教信仰自由,在当今虽不太被人重视,但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从宗教的现状看,据西方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四十一亿人口中,信仰各种宗教的有二十五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1%(不包括中国信教人数)。其中,基督教有信徒九亿以上,伊斯兰教教徒约六亿人,佛教徒约二亿四千多万人,三大教遍布世界五大洲,其信徒之多,流行之广,影响之大是十分罕见的;建国以来在我国制定的四部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但“文化大革命”中禁止一切宗教,又出现了新的“现代迷信”。“文化大革命”后,信教者的人数又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农村,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搅在一起,干扰了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另外,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  相似文献   

6.
“粤语形成于古广信”,是我和叶国泉先生合作的《粤语源流考》一文首先提出的。这篇论文曾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粤语国际研讨会上宣读,后发表于《语言研究》1995年第一期。1996年,省政府参事室等单位在封开举办“岭南文化古都”专家论证会,我在会上宣读了题为《封川话浊塞音声母初探》的论文,会后又发表了《粤语的起源地新探》,对这一课题作进一步论证。现在我扼要介绍这些论文的观点,同时公布我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张伟 《世界》2003,(8):46-46
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一角,故又被称为“国中之国”。面积0.44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人,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但又是世界天主教中心。每年来这里朝拜和旅游的人达数万之多,是全国人口的几十倍。这里的圣彼得广场可容纳50万人,圣彼得教堂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教堂。  相似文献   

8.
居住在闽西、赣南、粤东北三角地带的居民,使用着相近的语言——“客家话”,这种“客家话”同相邻的闽南话、闽北话、潮汕话、粤语、赣语又各不相同。这支居民的祖先原居黄河流域豫、晋、鲁等省,多为世家望族。自西晋“永嘉之乱”始,北方长期处于战乱状态,这些中原地区的衣冠之家便举族南迁。在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地带安家落户。由于这些移民是结为集团南迁的,落籍后又相互通  相似文献   

9.
香港是中及英都通用的地方,香港因毗邻广东,人们在各种社交场合中习惯用粤语,所以在称呼时既然有地方习惯又夹杂有英语的音译。对陌生人男士一般称“先生”,女士称“小姐”、“太太”,中年妇女称为“小姐”也无妨。年纪大的下层市民称“师奶”、“阿婶”更显亲切。  相似文献   

10.
桂林方言属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地方方言。在长期的传习过程中,逐渐演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桂林话”。由于桂林方言的声韵调系统与北京方言差不多,对应关系亦较为简单,因此,桂林人学普通话比较容易,而且,全国许多地区的人也都能听得懂。桂林话一直是广西官方的主要语言,曾经也是南宁、柳州及广东等大部分地区官方使用的口音,过去因为广东出行北方必须取道桂林,广东话比较难懂,粤地官员都学习相近的桂林话,并使用桂林话上朝。它是历来南方科场、官场的通用语言,固有“南方官话”之称。  相似文献   

11.
骚坛上流行一句经久不衰的话:诗贵含蓄。所谓含蓄,就是意思含而不露。诗歌不能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全盘托出,而应有所含蓄,给人留下思索和想象的余地。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清朝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说:“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则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大诗人梅尧臣的诗学主张,就是要使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相似文献   

12.
《神州民俗》2008,(3):7
当年,广州话只差那么一点点,就成了中国的法定官方语言。帝制崩塌,天下共和,首届国会曾提议奉粤语为中国“国语”。当时,国会汉员中广东人刚好过半,通过这一法案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世祥 《文史天地》2013,(11):49-51
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袁崇焕出生于广东新莞,这让广东人梁启超先生非常自豪.。他说:“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于历史上求足以当一国之人物者,渺不可睹。”而“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于是,他自谦地说:“蒙虽不文,乌可以已,作《袁督师传》。”照此说来,贵州与广东相比,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更为浅薄。  相似文献   

14.
台中东势客家话的归属,以往有过许多争议。董忠司(1987)认为是“中部四县话”,罗肇锦(1990)归入饶平,洪惟仁(1992)则说“声调上是四县类型,而潮州饶平味道甚浓。”直到1997年,台中县大甲河客家协会探访广东大埔县后,即对外声称东势话是大埔话。  相似文献   

15.
吴氏三兄妹     
吴保初为清广东水师提督安徽庐江人吴长庆次子,以名公巨卿之子而能胸怀大志,卓尔不群,诗有声,与湖北巡抚湖南浏阳人谭继洵之子嗣同、湖南巡抚江西义宁人陈宝箴之子三立、福建巡抚广东丰顺人丁日昌之子惠康,并称为“清末四公子”.  相似文献   

16.
梧州是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它位于广西东部,素有“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的美称,亦有“小香港”和“粤港澳后花园”的美誉.到梧州旅游,最吸引人的当数最具岭南特色的骑楼.何谓骑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向外延伸,再以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通道.如此建筑,远远看去,就像“骑”在人行道上一样,故日“骑楼”. 日渐消失的岭南文化,都留在了这座古城 说起粤语和岭南的发源地,最早并非在广东,而是在广信(梧州),古称广信县(如今的两广,就是广信以东成称广东,以西成广西).广信地处桂江、贺江与西江汇合之处,扼西江之要冲.  相似文献   

17.
徐喜辰同志在《孔子何以称为儒家刍议》一文中认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是这个儒家之儒应当如何解释,胡适说儒是“外貌表示文弱迂缓的人”。郭洙若说“古之人称儒,大约犹今之人称文绉绉,酸溜溜,起初当是俗称而有轻蔑意的称吁。”上述看法,都是根据《说文》:“儒,柔也,求士之称,从人。”需声立论,但其解释,恐非确  相似文献   

18.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3,(44):16-17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明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比今年更多,达到727万人。不过,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表示,“从人才供给的角度看,这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也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19.
潮汕是广东第二大平原。北面和西北面,莲花、凤凰诸山脉筑起了与客家和广府地区的屏障;东面是历史上福建移民进入的陆路通道:向南,是“红头船”载着代代潮人向海外拓展的帆影。潮汕人把自己的家园称为“省尾国角”。在这里,明清以来为抗御海寇而建的以宗族聚居的大村寨沿袭至今,村寨盈千户累万人,古老的祭祀习俗仪规还保留在乡村里。加之人数超过一千万的海外潮汕人对本土传统的坚守,也推动着潮汕文化古老血脉的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20.
据史学家考证,中国东南沿海的渔民被称为“疍家人”,建国后通称为“水上居民”。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蛋家人”主要分布在福州闽江口、九龙江、闽江水系、广东、广西的珠江水系,广东东部的韩江水系,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地区的滨海大城。澳门处于广东的珠江水系领域,自澳门开埠以来,她就逐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渔民的集散地。随着澳门渔业的发展,澳门渔民人数逐年增加,澳门也逐渐成为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渔港之一,特别是在20世纪初叶至抗战争爆发前,澳门是众所公认的与广东的阳江和汕头齐名的东南沿海的重要渔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