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南战争是由美国发动的,是一场以遏制共产主义、扼杀民族解放运动为目标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肮脏的战争。这场战争极大地影响了远东乃至世界的国际关系。作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它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危机和动荡,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化、外交以及民众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越南战争对美国造成了很大影响。首先是钱:从1965年开始,美国为这场战争每天就要花掉7700万美元,平均每年消耗石油4500万吨,相当于中国现在年产量的近1/4;当时仅每年用于军事装备的保养费用,平均是200亿美元一年,而当时中国每年援助越南的总金额砸锅卖铁才是200亿人民币;整个越战期间被击毁的战机(主要是被中国高炮部队击毁的)  相似文献   

3.
侵越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为时最长的战争。它不仅在印度支那造成了异乎寻常的破坏和惨无人道的杀戳,在美国也引起愤慨、失望和深深的痛苦,从而导致了60年代后期广泛的社会动荡。前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乔治·麦戈文说:“我认为,印度支那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道义错误。”那么,这一错误是怎样造成的?根源何在?从越战后期,到战争结束十多年来,美国朝野人士以不同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曾是美国最热门的论题。但在我国的美国研究领域,对越南战争的研究尚属薄弱,本文不揣谫陋地略述管见,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4.
《湖南文史》2013,(7):47-47
美国强盗逐步扩大侵略越南战争,一部分亲美的日本垄断资本欣喜若狂,认为这是大发战争财的良机。  相似文献   

5.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政府缔结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虽然不是针对美国的,但中苏同盟的建立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苏联是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强大后盾。《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力地牵制了美国,使其不敢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苏联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军事援助;苏联积极帮助中国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大力援助中国建设工业基础;苏联在外交上坚决同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作斗争。这些对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和保证。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福斯政府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目标 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珍珠港事变,是美日矛盾发展激化的必然结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战争的战略要求是打败日本,确立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领导地位。战争一打响,美国同中国的关系随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过去主要是通过有限的经济援助支持中国抗战,以遏制日本的侵略扩张,转而正式同中国结盟,共同对日作战。美国战时的对华  相似文献   

7.
张德明 《史学月刊》2013,(1):95-103
在历史上,战争是将世界经济重心推离原所在地而移往另一地区的一种重要力量。从中世纪到现在,以海洋为地理单位而论,世界经济重心发生了两次大转移;但以次区域而言,实际上发生了三次。在每一次转移中,战争都起了相似的历史作用: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基督教世界的战争,破坏了地中海贸易,使地中海经济衰落了,同时却导致地理大发现和大西洋经济的兴起。两次世界大战吞食了兴旺的欧洲经济,却为美国的富强提供了机遇和创造了条件。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长期的美苏冷战,使富强的"山姆大叔"日益穷困,同时却为亚太地区的日本和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崛起提供了契机。避免战乱、保持和平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这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历史给予的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8.
谈“军用代金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用代金券”于1965年发行,是专供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越抗美部队,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境内,内部使用的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军用货币。继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又在印度支那发动了越南战争。1965年美国使用空军和海军对越南北方疯狂轰炸和炮击。根据越南胡志明主席和越南劳动党中央的请求,1965年6月9日中国援越先头部队浩浩荡荡出师友谊关,到1970年完成抗美援越任务,此期间先后派出了防空、工程、铁道、后勤等部队,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军用代金券”正、背面图文均为平版印刷,票面四周有细线条组…  相似文献   

9.
张愿 《史学月刊》2012,(7):83-88
苏德战争的爆发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对远东地区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政府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不仅密切关注着远东局势,而且立刻做出了防止日本北进苏联的反应。更重要的,苏德战争爆发促使远东局势进一步趋向明朗,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对日本推行更为强硬的威慑政策。首先,它进一步冲击了远东原已摇摇欲坠的力量均势,迫使美国更积极地介入到远东事务中来;其次,它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战场在美国远东政策筹算中的地位,美国必须更重视中国的态度;再次,美苏结盟增强了美国对抗日本的决心和信心;最后,援苏政策的确立使得美日妥协的希望更加渺茫。1941年下半年不断升级的美日矛盾正是在苏德战争的背景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湖南文史》2010,(12):60-61
朝鲜战争亦称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为此,本刊编辑了一些当时摄影师镜头下的照片,再现战争中各国部队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朝鲜战争亦称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为此,本刊编辑了一些当时摄影师镜头下的照片,再现战争中各国部队的身影。  相似文献   

12.
对日和约与朝鲜停战谈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志华 《史学集刊》2006,6(1):66-75
朝鲜战争的爆发迫使美国最终确定了单独媾和的对日和约新方针,并且期待战局好转而实现对日媾和;美国为了阻止中国出席旧金山会议,在对日和约签订之前采取了拖延谈判的策略;旧金山会议后美国急于停战,而因对日和约在远东陷入困境和被动局面的苏联和中国却决心在停战谈判中坚持强硬的和不妥协的立场,以便在朝鲜战场吸引和消耗美国的力量。这就是在冷战大背景下对日和约与朝鲜停战谈判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3.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侵略当局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为新中国的巩固、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俄罗斯陆续公布和解密了一批有关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的历史档案,翻译出版美国、韩国、日本等学者研究著作的增多,研究中出现了许多不同认识。中国人民为进行这场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和牺牲,应对这场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和积极意义应给予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4.
胡志明小道与防城港崛起李明星1973年春,巴黎。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在参加越美巴黎和平谈判签字后,沮丧地说,这场战争我们输了,"我们觉察不到中国这条海上胡志明小道是我们战争失误。"1968年,国内外风起云涌,国内"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造反派串联、夺权。...  相似文献   

15.
1964~1965年越南战争升级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以"特别国家情报评估"的形式对中国的意图、可能的举措等进行了一系列评估。中情局的评估虽有误断和臆断之处,但对中国应对战争升级基本举措的分析和判断还是比较客观的,总体上把握了中国直接参战的"底线",为约翰逊政府选择逐步升级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界关于越南战争的著述极其丰富,争论之热烈被称为"无休止的战争"。自由-现实主义学派的正统诠释认为,越战是悲剧性的巨大错误。修正派则为美国的越战政策作道义辩护,总结越战"教训"。正统派批评越战的目的,在于树立一种统一逻辑的正规思想。修正派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这是它无法撼动越战正统史学地位和影响的原因所在。结束辩论,达成越战共识,这是未来美国越战史研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1965年印巴战争不仅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矛盾和冲突发展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这还是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后大国关系在南亚地区变化的直接结果。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之后,美国决策者把遏制中国作为其南亚地区政策的核心,同时以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作为实现其南亚政策目标的主要手段。但是,美国的政策中存在着援助印度对抗中国与同时发展同巴基斯坦的同盟关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就是以不介入及以停止援助作为迫使印巴接受停火的压力,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巴基斯坦发展同中国关系的惩罚。美国的政策实际上丧失了对印巴两国施加影响的渠道,这不仅使得苏联在调停印巴关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且也导致苏联在1965年印巴战争后大力援助印度并发展同巴基斯坦的关系以及巴基斯坦发展和密切同苏联及中国的关系,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迅速减退。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表明,以对外援助作为实现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其作用和影响力是极其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袁静 《沧桑》2008,(6):26-27
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使二战后趋于缓和的国际局势再次陷入战争的混乱状态。整个越南抗美战争期间,中苏、中美和中越关系都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越南抗美战争的胜利,使越南南北实现了统一,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苏联的经济迅速提高、军事实力急速上升,而此时的西方世界却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9.
王睿恒 《历史研究》2016,(4):80-97,190,19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在中国设立分部,全面负责对华宣传。为促进美国战争目标和对华政策目标的实现,战争信息署中国分部通过一系列对华宣传项目,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正在崛起的抗日英雄国度。这种中国形象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中国是一个全民抗战的英雄国度;第二,中国是肩负国际责任的世界大国;第三,中国正在走向以美国为模本的"改革"之路。美国试图通过对战时中国国家形象的展现,鼓舞中国民众的战斗士气,同时向中国民众灌输大国意识和国际共同体理念。为了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战争信息署构建的中国形象经过特殊剪裁,没有完全反映中国现实,它体现了美国对中国想象与认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中法战争的全部过程,暴露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法国殖民主义贪婪狂妄的侵略野心;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卑躬屈节的奴才本相;暴露了美、英、俄、日、德各资本主义列强趁火打劫,充当侵略者帮凶,敌视中国人民的罪恶阴谋。正如斯大林所说的,“战争撕破了一切外幕,暴露出一切关系。”注意揭露美英等帝国主义在中注战争期间的阴谋活动,了解它们的活动对这次战争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是学习中法战争的历史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这篇短文里,仅就美国在中法战争期间如何充当法国侵略者的帮凶,敌视中国人民的罪恶阴谋活动作一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