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凡祥 《世界遗产》2010,(3):100-107
2010年7月下旬,我来到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秘境雪域西藏,怀着神圣与神奇走进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感受着闪耀在雪域高原的人类遗产文化之光。  相似文献   

2.
神话学视野下,在民俗与仪式著称的雪域高原文化背景下,点滴细节中流露出对马文化原型的崇拜。歌谣、传说等文化媒介中频繁出现以马为原型的文化描述,体现了当地民众对马原型赋予的文化想象。本文试图从神话传说、民间习俗、史诗记载中归纳概括寄托着民族心理的马文化原型,从而透析高原民众的精神情结。  相似文献   

3.
相传当年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左右肩各托一只黑颈鹤至此讲经,见该地荒凉干旱,遂将手中108颗佛珠撒出,佛珠落地化为108座清泉,泉水甘甜清香,荒漠顿时绿草茵茵,奇葩流香,泉水汇集之处化为一片湖泊,两只黑颈鹤飞到湖面祛邪匡正,保护万物。  相似文献   

4.
祝勇  张超音 《中华遗产》2009,(9):144-155
通往江孜的道路平淡无奇,以至于山上那座奇异的遗址迎面而来的时候,我竟然忘记了,那就是我苦苦追寻的宗山古堡。在荒芜的道路上,它蓦然降临,那么凛然、固执、不由分说,令我无从躲闪,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5.
6.
西藏天高地寒,什么东西最令人神往?我们相信很多人会异口同声地说:西藏文化。正如阿沛副委员长所说,“西藏文化是雪域高原的一颗明珠,是西藏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镌刻在雪域高原上的历史丰碑——邓小平与西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对西藏有特殊的感情,对那里的工作也特别关心。1978年他访问尼泊尔途经西藏高空时,曾提出去西藏看看,后因故未能如愿。1981年我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时,邓小平又转达上述想法,并问能否去西藏,我回答说可以。原因是条件不同了,现在下飞机乘汽车,车上配有氧气,拉萨住处送氧设备更全,问题不大。后来也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他感到遗憾,我们因未能在西藏见到老首长也感到遗憾。但对他与西藏解放和发展的紧密关系,则更在脑海中萦绕。1950年1月2日,邓小平同志和他的亲密战友刘伯承、贺龙、李达、张际春等同志,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  相似文献   

8.
8月16日9时,K9821次列车满.载着第一批乘客,由拉萨西行,在山峦间、云雾下、绿色上、谷中行进2个小时后抵达日喀则。这条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已经向珠穆朗玛峰方向延伸了251千米,结束了藏西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华夏地理》2010,(1):24-25
雅鲁藏布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从喜马拉雅山北麓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在这块气候最为极端的大陆上滋养出有小江南之称的西藏林芝地区。  相似文献   

10.
这是春天的日子,布达拉宫下的垂柳已绽出新绿,可天空却陡然降下了一场白雪。“八瓣莲花山”披上的洁白的素装。1999年3月25日下午时35分,西藏高原悄然失去了一位热爱她、颂扬她、为她奉献了青春年华的藏族女记者—央珍。央珍走了,走得那么匆忙,她只活了36岁!一时间,新华通讯社、高原新闻界的所有与央珍相识的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脑海里是映现的都是央珍的成长和她投身新闻事业的一幕幕感人的镜头。在党的阳光下沐浴成长央珍出身于后藏日喀则市的一户贫民家庭,自小进入正规的学校读书。1978年是她生命里程发生重大转…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4,(7):90-90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世界上第一座牦牛的宫殿—西藏牦牛博物馆在拉萨开馆。西藏牦牛博物馆是北京市对口支援拉萨市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它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馆内建筑面积加室外展陈面积达1万平方米。该馆是世界上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藏文化保护地的标志性工程。  相似文献   

12.
《山茶》2010,(1):24-25
雅鲁藏布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从喜马拉雅山北麓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在这块气候最为极端的大陆上滋养出有小江南之称的西藏林芝地区。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对野牦牛的看法混合了想象与现实。就我来说,野牦牛象征着广阔无垠的羌塘成为这一地区的象征符号。——美国学者乔治.B.夏勒《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于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西藏牦牛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共同主办此次展览。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数千年来,牦牛与藏族人民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来临的第二年,来自雪域高原的交响音乐已是第二次奏响在首都的音乐厅。  相似文献   

15.
刘建 《神州》2012,(15):46-47
几个西藏老人的口述鲜活地阐述了新旧西藏教育的鲜明对比,进一步论述党中央对西藏教育进步的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西藏的现代金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是在支持农牧民发展生产、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安居工程等方面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雪域高原的新风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题为《西藏的现代化发展》白皮书,用恢宏的笔触勾画了西藏50年来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用大量不可辩驳的事实和最新统计数据说明,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不懈努力,西藏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西藏走向现代化,符合世界历史潮流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西藏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西藏人民对现代化表示了极大的欢迎态度。以下的一组小故事描述了现代化给雪域高原带来的新风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全面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推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如今的西藏,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裹共济、和谐发展,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和谐美丽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19.
“牦牛数千年来与藏族人民相伴相随,尽其所有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运、烧、耕。牦牛的存在和使用,涉及到青藏高原的政治、教育、商业、战争、娱乐、医学、物质用品等等,深刻地影响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性格,也影响了藏族人民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牦牛文化。”——亚格博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面临点多面广、基础薄弱等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逐步构建起了"五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今年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省际交叉考核组对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显示,西藏2016年精准识别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