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新唐書》的版本問題,清代以來的書目、版本學論著中偶有提及,民國時期張元濟輯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時也有探討,但較爲零散。之後則以日本書志學家尾崎康(Ozaki Yasushi)的研究最爲系統~①。在《正史宋版の研究》一書的"正史宋元版書志解題"部分,尾崎康對《新唐書》的宋版系統作了專節討論,認爲《新唐書》宋代版本存在3種不同的行款:南宋初期刊本(十四行本,即所謂的嘉祐刊本),南宋前期建安刊十四—十六行本,以及南宋中期建安魏仲立宅刊本(十行本)。其中南宋初期刊本現存4種:日本靜嘉堂文庫所藏的陸心源  相似文献   

2.
从公元7世纪起,亚洲大陆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唐帝国进入西域起,吐蕃于638年入寇松洲开始扩张,唐与吐蕃双方或战或和,唐与吐蕃对峙的战线从葱岭一带沿青藏高原的外沿一直延伸到川西高原横断山脉一线,最终决定唐与吐蕃两方对峙格局的则是两场决定性的战役---大非川之役与青海之役。因而对大非川之役的研究对于唐与吐蕃关系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甲午中日战争史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引用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上的记载:“志超方以成欢之役杀敌过当,并沿途叠败倭兵铺张电鸿章入告,……获嘉奖,……未几复拜总统诸军之命。”到平壤后,“弥庸懦,无布置,识者忧之”。决战前夕,“志超将冒围北归,宝贵不从,宝贵虑志超遁去,以亲兵守之”。等到左宝贵战死,叶志超果然率军逃离平壤。从而把叶志超描写成一个饰胜临敌脱逃的猥琐人物,认为他要承担  相似文献   

4.
<正>《新唐書》卷一六九《韋澳傳》:"帝嘗曰:‘朕每遣方鎮刺史,欲各悉州郡風俗者,卿爲朕撰一書。’(韋)澳乃取十道四方志,手加紬次,題爲《處分語》。""十道四方志"究係何書,它與《處分語》又有何關係?裴庭裕《東觀奏記》卷中:"澳奉宣旨,即采《十道四蕃志》,更博探訪,撰成一書,題曰《處分語》。"可見"《十道四蕃志》"實一專書名。而《新唐書·韋澳  相似文献   

5.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元和十一年(816)(裴)行立兵出擊(黄洞蠻),彌更二歲,及安南兵亂,殺都護李象古(後略)。據此,裴行立元和十一年奏請出兵征伐叛蠻,歷經兩年,直至安南兵亂爆發(元和十四年)。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間與裴行立關係密切,裴行立的文書有不少是柳宗元代寫,其中有《代裴中丞謝討黄少卿賊表》(簡稱《謝表》)一篇,是記載裴行  相似文献   

6.
<正>《新唐書》之史表共四部,其中《世系表》兩部,分别為《宗室世系表》與《宰相世系表》~①,其修撰者係北宋史學家吕夏卿~②。兩《世系表》以表格的形式記載有唐一代皇室及宰相的家族譜系,乃《新唐書》之獨創,對後世正史世系表的編纂有發凡起例之功~③。然功勞既大,爭議遂多,自其問世,尤其清末唐五代墓誌大量出土以來,繼有學者為之校補、考訂,從專著到單篇論文成果斐然,不  相似文献   

7.
<正>《新唐書·憲宗紀》元和十四年(819)條:"十月壬戌,安南將楊清殺其都護李象古以反。"據此,安南兵亂發生於十月壬戌。《舊唐書·憲宗紀下》對該事件時間的記載與《新唐書》相同。但《資治通鑑》卷二四一唐憲宗元和十四年條記載有異:"冬,十月,壬戌,容管奏安南賊楊清陷都護府,殺都護李象古及妻子、官屬、部曲千餘人。"《資治通鑑》比兩《唐書》多了"容管奏"三個字,則十月壬戌是容管奏疏到達長安的時間,而不是兵亂發生的時間。《舊唐書·憲宗紀下》元和十四年條載:"(十月)丙寅,以唐州刺史桂仲武爲安南都  相似文献   

8.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是歲(元和十一年,816),(黄洞蠻)復屠巖州,桂管觀察使裴行立輕其軍弱,首請發兵盡誅叛者,徼幸有功,憲宗許之。"據此,元和十一年裴行立已在桂管觀察使任上。然而莫休符《桂林風土記》訾家洲條載:"元和中,裴大夫創造亭宇……有大儒柳宗元員外撰碑千餘言,猶在。"本條"裴大夫"三字下注"名行立"。柳宗元所撰碑,即《桂州裴中丞作訾  相似文献   

9.
一、湘军被歼人数三河之役,湘军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但究竟被歼多少,一直众说纷纭。已故郦纯先生之《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认为不足3000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稿》、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均持6000人的观点。当时清方大员之语,更是大相径庭。官文称此役湘军损失精锐万余,曾国藩认为近6000人,胡林翼认为三河、桐城两役共损失5000人。史载三河之役湘军被歼人数竟如此悬殊,不能不令人瞠目。本文拟从湘军营制这一角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貞元十年(794),黄洞首領黄少卿……陷欽、横、潯、貴四州。……乃以唐州刺史陽旻爲容管招討經略使,引師掩賊,一日六七戰,皆破之,侵地悉復。元和初,邕州擒其别帥黄承慶。"據此,陽旻由唐州刺史轉任容州的時間在貞元十年到元和初之間。《舊唐書·憲宗紀下》元和十一年(816)七月條:"戊寅,以隨州刺史楊(按:"楊",據《新唐書》陽旻本傳應作"陽")旻爲唐州刺史,充行營都知兵馬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地理概况六安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之下进行的.要表述六安人民的斗争历史,首先要使读者有一个清楚的地理概念.所以我们在六安县新志的开卷第一章就列入了地理概况.本章包括有地理位置、疆域、面积、人口、民族、建置沿革、地势、山脉、河流、土壤、气候、物产各节.通过这些节目的叙述,达到下述目的:(一)扼要地介绍六安人民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从本章节目中可以看出,全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位置、疆域  相似文献   

12.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貞元十年(794),黄洞首領黄少卿……陷欽、横、潯、貴四州。……乃以唐州刺史陽旻爲容管招討經略使,引師掩賊,一日六七戰,皆破之,侵地悉復。"據此,欽、横、潯、貴四州由陽旻收復。《元和郡縣圖志·嶺南道三》載邕管經略使:"管邕州、貴州、賓州、澄州、横州、欽州、潯州、巒州。"陽旻時任容管經略使,而欽、横、潯、貴四州屬邕管,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是中国的一项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代代相续、永不断章是保持这种文化传统的最重要的手段。李铁映同志在全国第二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当前,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已进入尾声,新志续修箭在弦上,进行续修新志的总体设计刻不容缓。在此,我就新志续修』总体设计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初步设想,以就教于志界同仁。一、志体与断限历史上,方志编纂的志体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溯本求源,统合古今的“通志体”,一种是严格按断限取材、不再追…  相似文献   

14.
呼啸 《文博》2010,(3):46-49
本文通过对新征集的唐代《罗州玠墓志》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考证,还原志主罗州玠真实的胡人身份,探索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胡人的汉化过程,以及其在当时的生活情况,并为今后这一方面的研究增添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省、市、县三级志书已经出版了近4000部。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编纂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详备的一套地情书和国情书。在本届修志任务完成之后,续修志书将提到各级修志机构的议事日程。为此,笔就续修志书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的由来《隋书·经籍志》在正文著录存书之外,还以附注的方式著录亡书。据清姚振宗统计,"著录三千二百十二部,附著梁有亡书一千五百四十五部,通计四千七百五十七部"①。其附注亡书以"梁有……今亡"等形式出之,清初朱彝尊《经义考》转引其中三百多条,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等亦有转引,都径作《七录》或"阮孝绪曰"。钱大昕明确指出:"阮孝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很多学者将张其昀主编的《遵义新志》视为中国近代方志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然张其昀所谓的"方志学"仅是区域地理学的代称,《遵义新志》也是在其"方志学"思想指导下完成的、与中国传统方志不同的"新方志",实为遵义区域地理著作。张其昀并未对其所谓的"新方志"和传统的方志加以明确区分,这就可能造成两者概念的混淆,或是学术界将《遵义新志》纳入传统地方志范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李续宾败亡三河之役的深层原因,不在于“抢掠与放纵”而“严重地削弱了湘军战斗力”,而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一是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新的领导核心的确立,太平军战斗力由此增强;二是李续宾湘军战线拉得过长,兵力分散,很难发挥集中优势兵力敢打敢拼、攻坚克强的特长;三是湖广总督官文配合不力,赵克彰等部湘军临阵脱逃,致使李续宾部湘军陷入孤军作战的绝境;四是李续宾求胜心切,意气用事,听不进他人建议,未能及时采取战略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考古》1983年第9期刊登的《扬州邗江县扬庙唐墓》一文,作者忠实、详尽地提供了该墓的有关资料及图片,使读者如历其境,得窥全豹,这座墓葬形制比较完整,出土器物既精美又丰富,在南方唐墓中是较为难得的,它为研究唐代南方地区的墓葬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典型墓例。 作者在关于墓葬时代的结语部分,提出了三个主要论据之后说:“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扬庙唐墓是中晚唐时期的一位中级官员的墓葬。”对于作者这一论断,我们感到有商榷的必要,因为正确判断该墓的年代,关系到今后正确使用该墓资料的问题。现谨就作者的三个主要论据,逐一谈谈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纂新事之尝试载伟绩之宏篇──五部省级供销合作社志述评宫文华,曲铁夫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在我国出现已有70年历史,不能说是新事物。但是为它修志尚属首次。率先编就的志书,有法可依,无例可循,如何构造篇目,怎样提炼宏大内容,都是在探索中完成的。现已有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