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慈恩传》全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一部记述玄奘生平最早最详实的传记,也是唐代唯一的一部专传;《慈恩传》记述了玄葵不同寻常的一生,更重要的是,《慈恩传》折射出唐代上升时期的唐人风貌:开放的文化心态,进取的时代风貌,强烈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2.
清官修《明史》过程中对于《王守仁传》的归属及其学术评价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结果以《明史》不立《道学传》。《王守仁传》归入大传不入《儒林传》而告终,争论的背后却隐含了史馆内存门户之见及其尊崇程朱理学的官方主流思想。《明史·王守仁传》主要取材于毛奇龄《王文成传本》、尤侗《王守仁传》、万斯同《明史稿·王守仁传》、王鸿绪《明史稿·王守仁传》。《明史·王守仁传》的成书符合清官修《明史》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3.
阿来的小说《格萨尔王传》是对同名藏族英雄史诗的重述,他通过文本的转换,将史诗改写成小说,以民间艺人晋美为显性讲述人,并不自觉地融入作家的个人意识,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写作手法,使史诗以新的面貌重现人间。 相似文献
4.
马其昶的《桐城耆旧传》记叙上起明初、下迄清末桐城地方人物九百余。《桐城耆旧传》征引文献广泛,主要有《明史》、《桐城县志》、传主文集、谱牒、墓志,以及口述史料和个人见闻等。其学术旨趣就是通过记叙乡贤的事迹,重建以程朱理学为行为准则的乡村社会,总结人才之盛与天下兴亡息息相关的历史经验;同时重视地方学术流变,维护理学正统。该书为人们研究明清时期桐城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释赞宁《宋高僧传》承继梁代释慧皎《高僧传》、唐代释道宣《续高僧传》而作,是记载唐初至北宋初三百多年间佛教僧人精英的总传。要了解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情况离不开佛教史籍,同时佛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宋传》成为研究唐代至宋初中国佛教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历史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黎小龙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5(2):64-72,181
在中国正史民族传体例中,只有《汉书》将"西南夷"、"两粤"、"朝鲜"三传合一。班固"三方之开,皆自好事之臣"的评议,彰显《汉书》民族传文本体例蕴涵特定的类别划分标准和准则。《汉书》所反映的班固的边疆观和民族思想,是对西汉边疆民族思想的全面反思和总结,充分反映了班固所处时期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7.
黎小龙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64-72
在中国正史民族传体例中,只有《汉书》将"西南夷"、"两粤"、"朝鲜"三传合一。班固"三方之开,皆自好事之臣"的评议,彰显《汉书》民族传文本体例蕴涵特定的类别划分标准和准则。《汉书》所反映的班固的边疆观和民族思想,是对西汉边疆民族思想的全面反思和总结,充分反映了班固所处时期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8.
9.
文有谋臣,武有良将,他们个个如猛虎咆哮,似霹雳震天,且看——《格萨尔王传》作为藏族人民献给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时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当我们打开 相似文献
10.
在已经确认《梁书·扶桑传》是慧深以高句丽中期国情为蓝本而杜撰出来的故事后,要对《梁书·扶桑传》的史学价值做出新的认定.本文通过对《梁书·扶桑传》创作时间的考订,确认了《扶桑传》在东北亚传说及高句丽中期国情研究两方面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宋钦宗实录》的修纂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宋钦宗实录》修纂过程和修纂人员的考实,指明该录修于孝宗乾道二年十二月至四年四月,历时一年零五个月,其主要修纂者是著名学者洪迈。由于史料缺乏,除由日历所编修《日历》发往国史院外,还通过征集和搜访的形式获取史料,但因去取不精和褒贬不当,所修实录遭致激烈批评。然而,与笔记小说相比,《钦宗实录》的史料仍然相当可靠;而且,由于靖康史料稀缺,《钦宗实录》显得十分珍贵,成为《钦宗正史》、《靖康要录》等后修史籍的重要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12.
13.
把思想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和重要优势,是党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经验,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的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的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并用以指导实践,使之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强调思想建设要正确对待党内思想斗争、认真解决思想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二战胜利即将到来之际,反法西斯同盟几个主要国家的领袖开始谋划重建战后世界秩序和集体安全的问题。作为同盟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方面也积极参与了相关工作,建言献策,参与设计。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的王宠惠,作为战时国民党决策层内兼具外交家与法学家身份的元老级人物,在这方面深得蒋介石的倚赖,受命主持国际问题讨论会,结合我国实际,研究和阐释关于战后集体安全的问题,其所提出的方案与主张,成为中国代表团在相关国际会议提出方案的重要蓝本,也为战时中国的国际宣传和争取中国的大国地位,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扬州城遗址的保护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唐子城城墙遗址屡遭破坏,成为扬州城遗址保护中既现实、又棘手的一大问题。对其破坏厚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这对呼吁人们重视物,从而促进整个遗址的保护,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孙应鳌的心学美学思想形成的文化价值取向必然是:以心性本体为基础的人格境界,以伦理本体为基础的道德境界,以意向本体为基础的至美境界。孙应鳌这体现着真、善、美相统一的三种境界所构成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其心学美学的范围内出现的一定程度的价值迷失,在其心学美学的范围外恰恰可以成为一定程度的价值获得。 相似文献
17.
18.
Chen Xiaohua 《史学史研究》2008,(4)
《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虽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对它的修撰,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时至今日,也非易事。它是我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古籍整理研究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清理了自《四库全书总目》以后我国的文化遗产,史学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郭明道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4):31-34,75
清代学者在训诂方面的成就以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最为突出,其科学的训诂思想和方法大略有以下几个方面:实事求是,不尚墨守;因声求义,不限形体;在训诂中辩证地分析词义;主张虚词不可用实义来解释;重视总结训释词义的规律。这些都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