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目前学界大都根据光绪朝《大清会典》所载清后期的情况作静态的概述,鲜有对制度在前期的演变过程作动态的考察。按照选任方式的不同,清代文官可分为两大群体:中央京堂以上、地方布按以上高级官员和京官司员以下、外官道府以下中下级官员,二者在选任制度上的变化明显不同。高级官员选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由会推和论俸推升制度改为开列具题,结合特简授官,皇帝牢牢控制这部分官员的选任。中下级官员选任制度的演变,集中体现在从月选中分出以题缺为主要内容的留选制度,使中下级官员中的要缺,转由各部院长官和地方督抚于属员中拣选有才能者就近补授,具有一定的行政合理性。这两方面的改变都分割了吏部的选官权力,并对清代政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常越男 《满族研究》2007,(2):68-76,90
考课制度是国家定期考察官员的制度,是清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考课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选择、取舍的过程,到雍正初年,最终确立了以京察、大计、军政考察为主体的考课制度。本文探讨了清初考课制度的确立过程,揭示了满洲贵族在制度建设方面所遵循的诸多原则。  相似文献   

3.
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是研究清代官制与政治的主要工具书之一。关于"奉天府尹"一职,钱氏记历任者共97任、92人(其中5人两次赴任)。清代至民国时期修撰的地方志文献,对"奉天府尹"的记载亦数不胜数,收录在人物志、职官志、沿革志等部分中。地方志文献记载中有6人与《清代职官年表》所载有出入,结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考证得知:廖文山、鼎彝、姜希辙、俞化鹏4人应为地方志载误;岐元、增韫2人确实就任过奉天府尹,可能为《清代职官年表》漏载。  相似文献   

4.
《清代典制》读后定宜庄清史成为史学界的热点已有十余年,至今方兴未艾,但作为清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可以说是基石的制度史研究,却存在着诸多空白。近年来,虽亦见有关清代中央及地方官制以及科举等方面的著作及文章问世,但对于清制中更为广泛的其它方面,诸如...  相似文献   

5.
倪玉平 《安徽史学》2016,(5):161-163
正邓亦兵先生新著《清代前期北京房产市场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系陈支平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之一种,全书共计31万字,对清代前期北京房产市场诸层面问题,做了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这在学术界尚属首次。一邓先生长期从事清代前期商品流通史研究,近些年来围绕清代前期政府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问题,发表了系列成果,学术积累深厚。仅据笔者的粗略统计,就有《政府职  相似文献   

6.
清前期满洲八旗对东北开发的历史贡献张杰迄今为止,有关清代东北开发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集中体现在东北流人和流民两个方面。同时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陷,就是完全忽视了以满洲八旗为主的旗人及其家属在东北开发中的历史作用。笔者认为:清前期驻守东北的满洲八旗始...  相似文献   

7.
孟森在北大讲授“满洲开国史”共四次,前三次为本科生讲授,第四次为研究生讲授。现在看到的《满洲开国史》是为本科生授课的讲义。孟森在北大讲授“明清史”共三次,前两次为一年授完,第三次始分为两年讲授。《明清史讲义》有一个逐步修订、增补的过程。现在看到的《明史讲义》是1936年印行的最后定本。而《清史讲义》乾隆以后部分,是孟森1935年后增补的,并且增补的部分并没有作为“明清史”课的内容讲授过。另外,孟森对《满洲开国史》等著作并不满意,他曾计划重写一部更系统的满洲开国史著作或教本,可惜愿望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是研究有清一代中下级官员及职官制度,乃至清代历史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第30册《索引》按官员姓名笔画顺序排列,以方便读者检索。但《索引》存在不少讹误漏略之处,主要表现为姓名遗失、姓名书写错误、人物资讯遗漏、人物资讯误加、册次讹误、页码讹误、姓名排序错误等方面,本文分别加以纠正,期有裨于读者检索利用。  相似文献   

9.
猛安谋克制度是金代女真族重要的政治、军事制度,中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然而有关猛安谋克官制的研究尚欠薄弱,笔者认为汉制影响是研究猛安谋克官制发展、变化的一把钥匙。本文试图从猛安谋克如何纳入封建汉官体系与官员职掌,猛安谋克官员的任免、升迁情况,以及猛安谋克俸禄制的形成三方面,探讨猛安谋克官制中的汉制影响,以促进对女真族封建化中汉制与本族交融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索伦”系黑龙江地区土著民族,清代称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三族为索伦部。黄彦震《清朝索伦部与满洲关系研究》一书以民族关系为视角,侧重政治军事内容,动态地考察了清朝索伦部与满洲的关系。通过对索伦部和满洲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清代历史及区域民族史的理解与把握,也有助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今民族团结与发展颇有现实意义,堪称清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1.
孟森先生是近代明清史研究的鼻祖,一生写过很多颇具影响而又堪称留世的著作。《满洲开国史》可谓其中之一。孟森先生在《满洲开国史》一书中,论及建州女真时说,“即考源流.乌能不析其真相”(见该书第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以下引用该书时只注页数)。我认为,这句话就是孟森先生著《满洲开国史》的宗旨和主要目的。也就是说,该书主要是考究清朝源流,“集中揭发二百年间清与明之关系真相,诚为历史上一大快事”。①满洲在明初称建州上,后又析为三卫,其中建州左卫为清世直系所自出。清自认之始祖肇祖原皇帝猛哥帖木儿…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即将出版的《清代蒙古政教制度》(赵云田著)是一部对清史和蒙古史研究很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是近年我国清史和蒙古史学术园地中的又一丰硕成果。探讨清代蒙古政教制度,是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清一代的历史,始终与蒙古族有着密切的关系。蒙古族是我多民族围家中的重要成员,曾建立全国性封建政权——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元灭亡后,蒙古族几经变迁,于明清之际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与漠西蒙古三大部分,活跃于大漠南北及西北广大地区,对清朝政权的建立、巩固、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清建国之初,满洲贵族与漠南蒙古王公之间的政治联盟,是使  相似文献   

13.
清代八旗中高丽人名字的语言和民俗特征王火清代八旗官兵中有高丽人,这并不是个新鲜问题,但有许多人还不了解,他们只知道,八旗中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下面仅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从几个方面谈谈历史上高丽人参加八旗的情况。一、高丽人隶属满...  相似文献   

14.
对清代捐纳制度的考鉴性研究,当首推许大龄先生1947年在燕大的硕士学位论《清代捐纳制度》。清代官员的引见履正和题本书对捐纳行为每有记载,本试图利用雍正朝引见官员履正和题本等相关资料对康熙、雍正时期的捐纳制度作番考析,以为许的释。  相似文献   

15.
补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王朝官员服饰的主要饰件,用以标明官员身份等级,佩戴于官员服饰的正后背及胸襟,运用织、绣、缂丝等工艺制作,分文官与武官补子。文官等级纹样为“禽”,武官纹样为“兽”。清代补服等级制度基本上沿用于明代,但是随着满洲贵族王朝的建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其在装饰纹样风格上有了不少变化,有着鲜明的清代补服特色。  相似文献   

16.
和珅为清代大贪官,和珅被诛为清代大案。清代以“贪鄙成性、怙势营私、僭妄专擅”而被诛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便是和珅。 近些年来,和珅的形象频频在戏曲舞台上和电视剧中出现,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由于这些是文艺作品,难免有“戏说”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历史上的和神究竟如何,本文拟以清代档案为据,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八旗子弟中的出类拔萃者 和珅,字致斋,姓妞枯禄氏,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满洲正红旗人,出身于一个中等武官之家。其五世祖尼雅哈纳巴图鲁在清军入关的争战中,以军功获三等轻车都尉世职。父亲常保…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春秋时期列国官制的清理,并以之与西周官制及《周礼》所记载的职官系统仔细比较,可以发现春秋时期的官制无论在整体格局上,还是在各职官的官称和具体职掌上,都较西周时期更接近于《周礼》。《周礼》作者应是一位更熟悉春秋官制的政治设计家,他在很大程度上将其所熟悉的这套职官系统纳入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蓝图中,由此,判断《周礼》的成书年代不会早于春秋末叶,或当在战国前期。  相似文献   

18.
汉、唐正史《百官志》官制记载体例有显著不同,《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记官而不及机构,以长官、佐贰、属官代表各自府署,可称作"以官存司";两唐书《百官志》则皆"以司存官",即在各机构名下记其长官、佐贰及所属官吏,将之一概视为机构成员。记载体例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规范官制的法令及行政体制的演化,汉代官制记载依据以官员管理为中心而不及机构状态的官簿、秩律等文档、法令,唐代官制记载主要取本规范各机构官吏设置的职员令。汉唐官制记载体例及其来源的不同,体现了魏晋以来官制和对应法令形态的变迁,这一变化的转折点约在南北朝后期。由此达成的机构行政一体化,是汉唐间强化集权秩序和防止长官大权独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徐乾学幕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乾学幕府是清代最早出现的以学者型官员为幕主、以著名学者为幕宾的主要从事学术活动的重要幕府。康熙时期的大学者如万斯同、阎若璩、胡渭、顾祖禹、刘献庭、黄仪、黄百家、王源等,都曾游此幕府,先后在京师和苏州纂修《明史》、《大清一统志》、《资治通鉴后编》等著作。徐乾学幕府的出现,既是清初学术文化发展的产物,又与满洲统治者笼络遗民学者的政策密切相关。它的修书活动在清代学术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乾嘉时期一系列从事修书、校书活动的重要学人幕府的出现,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敦煌杂抄》与《敦煌随笔》是清代边臣常钧在任职安西兵备道期间完成的两部著作,涉及清代乾隆朝以前安西敦煌地区的名物制度、山川景胜的考察,以及这一时期安插在敦煌地区少数民族的活动情况和官员治理该地的举措。这两部书不仅是清代西北史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乾隆朝以后敦煌地方志编修的重要资料。文章利用相关文献,就《敦煌杂抄》与《敦煌随笔》的写作背景、内容和文献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