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家芦笙     
杨正光 《文史天地》2004,(12):61-61
雷山方祥高排芦笙队屈原的《楚辞·天问》(阚子篇)称:“楚笙冠中国,楚人吹笙天下第一。”屈原所指“楚笙”就是苗族芦笙。《苗族简史》载:“湖北随县曾乙侯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笙,经专家鉴定是公元前的成品,其形式、构造与现代苗族的芦笙相同。”当今贵州雷山苗族的芦笙系古代承传之物,有一些已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成为当今独特乐器。高排芦笙,这是方祥地区苗族的芦笙,是世界上最高的芦笙。最高的五六米,最小的也有一米多,而且由多支组成,一般七支为一组,多的达二十支,甚至三十多支同堂吹奏,声音高吭宏亮。方祥高排芦笙制作考究,形式美观,每支…  相似文献   

2.
芦笙和芦笙舞 (苗族) 传说远古的时候,苗族的祖先居住在遥远的北方。那时,各部族之间经常打仗,互相掳掠人畜、侵占土地。苗族为了自卫,他们筑起了土城。有一年腊月三十,苗族和另一个部族交战,把前来侵犯的敌人打得大败。他们收兵回城,杀猪宰羊,欢庆胜利。大家开怀痛饮,所有的人都醉倒了,只有一个不喝酒的小伙子还醒着。小伙子心想,大家为欢庆胜利而醉,我不会喝酒,何不如做个东西来吹吹,也欢乐欢乐。于是便砍来一截杉老树,将杉老树掏空,制成吹管。又用竹管放上叶片,插进葫芦,然后将葫芦安在吹管上,再在吹管上箍上唤香树皮,这就做成了葫芦笙。但他不知道吹什么调子好。就想,葫芦笙用什么东西做成,就吹什么东西吧。于是拿起葫芦笙,第一句吹“杉老树,唤香皮,葫芦笙”;第二句吹“竹子安叶片,葫芦笙”。他越吹越高兴,就一个人边  相似文献   

3.
《文史天地》2008,(8):I0001-I0003
贵州后山苗族的芦笙文化积淀了黔北、川南、滇东苗族芦笙文化的精华,与东南亚、美国苗族风俗一脉相承。1996年,贵州省文化厅将后山定位为“苗族芦笙艺术乡”。  相似文献   

4.
贵州后山苗族的芦笙文化积淀了黔北、川南、滇东苗族芦笙文化的精华,与东南亚、美国苗族风俗一脉相承。1996年,贵州省文化厅将后山定位为"苗族芦笙艺术乡"。  相似文献   

5.
芦笙之歌     
一支祖辈传下的芦笙,季卜随着阿爹到处流浪,泪水化成曲曲悲歌,笙声诉不尽心中的忧伤。那年风雪埋住了山城,阿爹倒在地主的门前:没有土地,没有房产,身边的芦笙呵被鲜血浸染··一l次着阿爹留下的芦笙,我又走在流浪的路上,笙声呵不再悲声呜咽,祖国已迎米了黎明的曙光。鱼儿游进辽阔的大海,我回到洒满阳光的家乡,吹响芦笙呵唱新歌,山山岭岭迥荡着欢乐的音响。我曾在激浪中逆流航行,也曾在阳光下起舞欢唱,芦笙和我依旧相伴,诉说着我的欢乐和希望。我失去了我的芦笙,就象百花遭尽严霜摧残;没有歌声,没有笙声,我把我的信念在心底珍藏。生活里怎能…  相似文献   

6.
吴广 《黑龙江史志》2014,(3):296-297
芦笙是苗族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一种独特文化样式,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作用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本文从巴梭芦笙会中辨析了芦笙节文化具有"和解"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功能和教育社会成员学习如何调节这四对关系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苗族是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她历史古老,文化悠久。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世世代代在祖国的大地上奋斗不息,劳作不断。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优良的民族传统,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民族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为光辉的中华民族的文明作出了丰厚而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苗族子孙自称“笙鼓传人”。可见笙和鼓这两种乐器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多么神圣。苗族人民一贯酷爱笙鼓,延至今日,盛而不衰。关于笙的传说,与伏羲女蜗的传说有一派相承的关系。(一)关于“女娲作笙”的传说在汉文献中,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8.
颜林 《巴蜀史志》2012,(6):60-62
川南叙永、古蔺、兴文等县的苗族风情多姿多彩,特色浓郁。苗族同胞的节日很多,如踩山节、赶苗场、芦笙节等等。川南苗族踩山节已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
从前,松鼠和阳雀经常在一起玩耍。松鼠有一支很漂亮的葫芦笙,经常“咕咕(口格)(口格)”吹个不停,十分动听。阳雀没有葫芦笙,也不会吹葫芦笙。它非常羡慕松鼠既有葫芦笙,又很会吹葫芦笙,就飞来央求松鼠说:  相似文献   

10.
游走苗乡     
郑春龙 《旅游》2004,(4):76-83
黔东南的凯里,是我国苗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域之一,那里山清水秀,那里还有苗族人欢快的芦笙、绚丽的服饰、惊心动魄的斗牛。  相似文献   

11.
芦笙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喜爱的一种乐器。但芦笙与一般的乐器又有所不同,它不单纯是一种消遣工具,而是民族成员用以沟通或表达情感、沟通或协调群体成员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关系。芦笙较早见载于唐人杜佑之巨著《通典》卷一百四十四“乐四·匏七”中:“于荆、梁之南,尚仍古制:南蛮笙、则是匏,其声甚劣。”杜佑曾于建中年间(公元780~784年)出任岭南节度使。这里提到的“声甚劣”虽然包含有一种对芦笙的贬意,但它却说明了芦笙至少在唐代就已经盛行。自唐代以来,芦笙经历了若干个朝代,非但没有衰退埋没,反而愈益得到人民的喜爱而不断发展,而若干个朝代的有关学者专家亦不间断地从形式到内容(包括地理分布)对芦笙作了大量的考察研究。这里试根据现存有关资料,对前人对芦笙的考察记载粗略地加以综述,以供有关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侗苗族村寨里的芦笙曲如同不期而至的友人,时常轻轻拂过耳膜,朴素中带着浑然天成的自然气息。  相似文献   

13.
李菲 《贵阳文史》2009,(3):83-84
去年初秋,由贵州省文化厅组织,展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民间歌舞晚会——山花烂漫现身北京民族文化宫!此次展演主要通过地方专场的形式向世人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和独特魅力。共由《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苗族芦笙舞》、《反排木鼓舞》、苗族《锦鸡舞》、苗族《铜鼓舞》等12个业已人选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目组成,它们承载着借奥运大舞台向全世界展示贵州省原生态文化多样性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4.
彭凯  杨程鲜 《黑龙江史志》2013,(13):265-266
本文以惠水县大龙乡九龙村为例,对苗族芦笙舞在当代的变迁从功能、表演形式及民族服饰与传承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指出改革开放后芦笙舞在功能上从过去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和节日庆典增加了自娱性、表演性等新功能。在表演形式和民族服饰上,增添了许多外地及时代流行元素。在传承方式上,则从无书面记谱的口头说传到五线谱记谱,凸显了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苗寨的丧奠习俗是奇异的。居住在华宁县通河甸、华溪区等山区的苗族,老人死后有一种祭奠习俗,叫“敲老牛”。这里,谁家的老人死后,家人就用芦笙吹起丧调,表示寨子里有人死了。倾刻之间,乡亲近邻就闻声来到死者家里帮助料理  相似文献   

16.
在苗族形成与漫长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族群迁徙,出于种种原因,苗族人被迫离开原居住地,不断寻找新的定居点。一直到明清两代,才基本形成今日的分布格局。相同的迁徙经历让各地苗族群众都意识到牢记民族根源的重要性,他们不约而同地运用古歌、芦笙舞曲、服饰、节日、习俗等方式,对全体成员传承族群来源,形成一种特有的大众史学现象,并由此铸造成勤劳、淳朴、坚忍不拔、敢于反抗、向往自由、热爱祖国的苗族精神。苗族传统文化积淀厚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文化延续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历史传承来实现。传承主体为所有民族成…  相似文献   

17.
姊妹节     
正姊妹节是我国苗族妇女每年的盛大节日。农历三月十五这天,姐妹们倾城出动,万人空巷,游赏景致,互赠礼物,吃各种野花和植物叶染成的“姊妹饭”,看斗牛、唱苗歌、踩鼓点、跳芦笙、秀银饰,参加相意中人的“游方”等等。图为贵州台江县姊妹节盛况。  相似文献   

18.
《神州》2006,(3)
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文化异常丰富。许多民族能歌善舞,常常以歌代言。三月三歌节、春堂舞、火猫舞、扁担舞、绣球舞、铜鼓舞等都独具风情;侗族的“抢花炮”、仡佬族的牛魂节、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芦笙踩堂、京族的唱哈节、仡佬族的拜树节以及上刀山、下火  相似文献   

19.
苗族民间舞蹈的社会功能一、祭粑与娱神功能在漫长久远的历史时期,苗族先民们对神灵和图腾的崇拜是非常庄严神圣的。人们以虔诚的舞蹈祈愿消灾避难,人畜平安。据《贵州通志》载,苗族“正月击鼓以唱神歌,九月祖祖显神,远近邻人咸集,吹匏笙。联袂宛转,顿足歌舞,至暮而还。”战国时期,沉、湘水之间(今湖南西部与贵州东部接壤广大地区)居住着苗族。苗族先民们的祭祖祭神活动场面大,参与者众。在祭祝仪式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舞蹈给他们所进行的宗教活动带来蓬勃的生气。他们为告慰先祖,安抚神灵而举行舞蹈活动,以求风调…  相似文献   

20.
岜沙苗寨     
刘红娅图  姚胜祥 《文史天地》2014,(3):F0004-F0004
岜沙苗寨坐落在贵州省从江县境内的深山密林中。寨里人至今保留苗族的古老遗风,穿自纺的布衣,男子挽髻,佩腰刀,肩扛火药枪;女性着自制布裙,佩戴银饰。有客来临,吹奏芦笙、芒筒,敬牛角米酒之后,火枪对天齐鸣,迎宾入内。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