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凯龙 《区域治理》2022,(10):108-111
粮食安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重要作用.长江流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区的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基于2000、2005、2010、2018年长江流域县域单元粮食产量为指标,运用洛伦兹曲线、空间相关分析方法、泰尔指数、重心转移模型的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了2000—2018年长江流域县域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古代南方地区最为优秀的航运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流域下游,这片区域河道纵横,自古便有“舟楫之国”的说法,使得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成了我国古代南方地区水上交通最为繁忙的区域。文章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的航运优势,了解古代众多沿江沿河港口的情况,掌握航运水道的发展及变化过程,通过对考古发现航运船只的梳理,研究古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运交通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3.
庄琴学 《攀登》2003,22(4):70-72
自青海省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消保护价收购,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特别是全面启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后,青海省的粮食流通格局及供需总量平衡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挑战。针对青海省粮食流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面临的新问题,必须努力构筑青海省粮食安全体系,培育粮食市场体系,加快青海省的粮食信息网络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建立动态储备体系,建立稳定增产的粮食生产体系,建立省际间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培育和扶持具有一定优势的大型粮食企业和粮商,促进青海省粮食企业向现代化规模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明  许山白 《人文地理》2007,22(2):20-22,86
近20年来,国内学者和部分国外学者从产业结构趋同角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方法;我国整体或局部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否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趋同合理与否研究;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包括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及政策建议。本文从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方法角度对该领域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献中实证研究、分析手段的适用性和不足之处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是关乎治国理政和国民生计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历史、现实和理论三重逻辑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从坚守耕地红线、正确处理国内自给与适度进口的关系、培育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与节粮储粮等方面,就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有着丰富内涵的国家粮食安全观。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不仅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也为国际社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贡献了理论智慧。  相似文献   

6.
唐宏程 《攀登》2013,(1):97-101
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商品。青海省是一个长期缺粮的省份,粮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建立和完善青海省现代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对全省粮食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虚拟耕地是指从具体农产品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耕地资源消耗,有了这样一个概念,作为一种不可移易的资源的耕地就可以虚拟地依存于具体农产品的贸易中,并成为一种可以在地区或国际间进行流动和贸易的虚拟资源。对1980~2004年中国虚拟耕地及其贸易量的分析表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粮食虚拟进口耕地和出口耕地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都较小;目前中国虚拟耕地贸易最重要的主体已经由粮食让位于油料,影响虚拟耕地数量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粮食安全而是生活质量,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政治性决定了粮食的战略产品性质,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但中国应该动态把握耕地的有机调整。  相似文献   

8.
明代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研究吕卓民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垦辟土地以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兴修水利以增加灌溉土地的面积,改进生产工具以提高农作技术等,目的均在于增加粮食的产量。明代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状况如何?不同区域的生产差异又如何?本文试从文献记载各地区的税...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外对新中国粮食安全研究的视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惯性的推动,在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海外学者对中国粮食安全研究的视域从关注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转移到了关注中国粮食安全与全球性粮食安全的关联,中国粮食安全被置于全球粮食安全的分析框架内,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客源市场共同开拓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陶卓民  卢亮 《人文地理》2005,20(6):73-77
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客源市场特征的分析,分析了该区域在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共同开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接着文章探讨了客源市场共同开拓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客源市场共同开拓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主要地类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黑钢  张雅 《人文地理》2008,23(5):32-36
通过分析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探讨了其土地利用总体变化和各主要地类的驱动机制。社会经济因素是该区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的主导性驱动因素。而人口和经济增长是石河子市土地利用总体变化的首要社会经济类驱动因子,其次农业是技术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移是耕地利用变化的主导性驱动因素,而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则是引起建设用地变化的主导性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均衡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7-2013年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数据,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均衡和极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存在空间非均衡和空间极化特征;铁路密度和公路密度的空间非均衡程度依次递减,区域间差距是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公路密度空间极化程度不断增加,且高于铁路密度的极化程度;财政支出、国际贸易、人力资源和新经济地理四大因素对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均衡和极化具有影响,但影响效果不同。本文拓展了交通基础设施的研究,为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及互联互通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Food security has guided Russia’s food policy since 2010.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f food security policy on the food system. The Russian model of food security combine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form of assistance for domestic production while simultaneously restricting market access. Food security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a deleterious impact on the food system. We measure impact on four dimensions.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 nominal rubles. In food production, the beef and dairy branches continue to lag, but increased grain production has made Russia a global leader in grain exports. Average per capita food consumption improved, although the poor consume much less, and the decline of the ruble affects the way Russians shop. The largest impact of food security has been on food trade. Food security policy has brought food to the forefront as an instrument of foreign policy. Food trade is politicized, witnessed by the food embargo against the West and food import bans against Turkey and Ukraine.  相似文献   

14.
Studies of historical change in cultivated land use in Northeast China have become important in the discussion of food supply safet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land use/cover changes in China. This paper subjects a number of sources relating to land use change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to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data examined include Russian survey data (1914), data from local and regional Chinese government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31), data from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Manchuria Railway (SMR) for 1940 and various set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ata for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 unified method of reconstructing the data and estimating the rate of cultivated land use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is developed here. A relational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is purpose. It establishe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relating the various sets of data generated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and indicates ways in which the data have to be calibrated to ensure their comparability. The calibration of the data involves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 that the area of and rate of change in cultivated land use in Northeast China increased until the last decad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crease rates were particularly high between 1914–1931 and 1950–1960.  相似文献   

15.
陈氏太建北伐,系东晋南朝北伐史上的绝响之作。陈宣帝太建北伐的政治策略,是联周击齐;战争进程是先取江淮,而后强争黄淮交战于周。就南北对峙军事要地与江左国土安全关系论,太建北伐是内含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的双重底蕴的。但陈氏起于南朝末造,经济武备均不及北朝,陈宣帝不能审此而失之烛远,穷兵远略将不可避免最终的失败。太建北伐始胜于周齐交争之隙,终败于北周统一北方之际,要在“合纵图齐”政略选择的失误;太建北伐最终归于失败,要在不仅折兵阃外再失淮泗,而影响亦及于南北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是作为中国二元城市化道路之一的农村城市化最基础性和最受关注的生产力要素,其协同效应驱动农村土地利用模式的全方位变革与重构,并由此引发农村和城市持续、协调发展以及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系列问题。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阐述农村城市化运行机制及农村城市化驱动下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结构、模式变革,进而探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障碍,并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它对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隅的沿江沿海交界处,位于我国一级开发轴线"T"型的顶点,与上海隔江相望。南通市域城镇形成和空间结构演变是伴随着陆地的不断长成而自西北向东南推进,城镇数量由无到有,城镇空间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城镇规模由小到大,城镇联系由松散至紧密。历史时期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三阶段:城镇空白阶段,城镇形成阶段,中心城市出现阶段等。南通市域城镇的最初形成与煮盐业、水运及海防等因素密切相关,故城镇多沿海岸线呈不规则的弧形分布,沿运河均匀分布。中心城市通州形成后,挣脱了对扬州和泰州的依赖,在行政上与其并列,城镇多沿通州城分布。  相似文献   

18.
Rice cultivation in parts of the Yangtze valley, eastern China, is thought to date to at least the early Holocene. Using phytolith analysis, sediments from an exposed profile at Qingpu in the lower Yangtze were examin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growing body of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the history of rice agriculture in the Yangtze delta area. The presence of phytoliths from domesticated rice, Oryza sativa, indicates that rice agriculture was well developed at Qingpu by ca. 2350 BP and may have increased in intensity from ca. 2100 BP. Rice cultivation at Qingpu was comparatively late in relation to other areas in the Yangtze valley, possibly due to the seasonal intrusion of saline waters, while the cultivation of wild rice remained a prominent feature of food production in the area to at least as late as ca. 1800 BP. Results presented here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a period of overlap, during which both wild and domesticated forms of rice were cultivated, rather than a linear transition from wild to domesticated rice cultivation and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ver farming in an area subjected to frequent flooding.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0年和2015年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探析了多层尺度下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以地级城市为载体的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时空演化。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机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地域差异,区域和城市尺度上非均衡分布较为显著;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具有显著层级特征和明显的位序关系;由船舶代理企业组织构成的四大城市(上海、南京、苏州与宁波)现已成为空间组织网络主干联系的中心节点。同时,传统“T字型”主干区正在向外扩展,区域一体化趋势正在加强。宏观背景、区域机制与企业机制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时空演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考古材料和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先秦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的关系。文章指出,如果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互补和易于攫取,也能发育丰富多彩的、甚至是分层化的擢取经济文化,珠三角网河平原南部的渔猎采集和北部的渔捞采集经济文化,就是两个典型的实例。东周时期冲积平原火耕水耨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促成珠江三角洲这个自然地理单元形成文化地理单元,又说明合理的区域文化也不可长久背离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