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穆海亭 《文博》2007,(1):14-17
商周时,古人没有点燃膏脂的灯具,至今,不论是传世品,还是田野考古发掘出土,都从未发现过那时的灯具。那么,古人照明的用具是什么?这就是“烛”。王献唐遗著《古文字中所见之火烛》一书中说:“烛从火蜀声,为后起字。求之古文,  相似文献   

2.
徐平 《文史精华》2001,(9):63-64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军队的军衔制,基本上沿用了晚清的军衔等级体系,只是各级称谓有所变化,其中上等官称“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作为高级军官的军衔。除此之外,一些高级将领还有“将军”或“上将军”的称号,如“宁武将军”、“扬威将军”、“镇安上将军”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袁世凯当总统的时候,于1914年6月30日下命令,“各省都督一律裁撤。于京师建立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将军府是由大总统直辖的中央最高军事顾问机关。将军分上将军和将军两级,均由大总统任命,承大总统之命会议军务、校阅陆海…  相似文献   

3.
1945年,经过8年抗战走向主权独立的中国也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是打破以暴易暴的历史周期律,通过“政争”达成妥协建立新中国,还是通过“兵争”实现一统建立新中国,成为全体国民都在思考的问题。为此而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是怎样达成的协议?对后人有何启示?《再现“旧政协”的“非常之处”》对其条分缕析,文章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4.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是二战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有着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英国首相丘吉尔说他是“胜利的组织者”,美国总统杜鲁门夸耀他为“美国最伟大的人和全世界最伟大的人”。可是,当他作为总统特使,前来调处战后中国内战时,却是心余力绌,难乎为继,常胜将军也有了“败走麦城”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靳小芳 《旅游》2000,(2):35-35
石林的奇峰怪石远近闻名,一部《阿诗玛》让石林成了东方的伊甸园。此次去石林在傍晚乘车游览了石林的群石怪状。暮色中,一片片石林小盆地尽显奇异:或如一个小的动物世界缩影,或如原始森林”化石一般的浓缩。那绝妙布局,让人不相信造化的神妙而狐疑是否是上帝儿时的积木盒散落入境,才有这般绝。石林的色彩也是独特单单一间于黑白的灰色、在暮色里是那么静培。还在我们没有满足这奇异时,天降墨色月升中天。浓浓的夜色下,更见王林的神怪。迫于夜色、只能下车漫步绕行。立于石林中。仰头观望,才发现自己的小。极目远眺。石林下,一片片…  相似文献   

6.
王学理 《文博》2007,(1):34-41
一、《阿房宫赋》的迷惑尽管秦火熄灭了两千二百多年,历史的风尘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速把早已模糊了的记忆几乎荡涤无痕。那段历史的辉煌,成了尘封既久的符号而被挤压在图书馆珍藏的典籍中。除过少有的学者偶尔光顾之外,忙于宦海商战的弄潮儿谁还记得多少?但兵马俑搅动的“旅游热”,更适应当今潮流与时髦意识,竟使得以“秦”字打头的历史名词被激活了,什么“秦始皇”、“秦始皇陵”、“秦都咸阳”、  相似文献   

7.
1976年1O月“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共中央面临“两个凡是”和大量的冤假错案两大难题。在解决这两大难题中,胡耀邦以大无畏精神,提出了著名的“两个不管”,矛头直指“两个凡是”,并与之作了针锋相对、短兵相接的斗争,平反了无数的冤假错案,挽救了千百万无辜的苦难者。《“两个不管”与“两个凡是”的交锋》一文对此作了真实记述。  相似文献   

8.
<波茨坦公告>发布日本数次“乞降“   1945年5日7日,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宣告结束.两个多月后的7月17日至8月2日,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邱吉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德国首都柏林郊区幽静的小镇波茨坦举行了会议.会议期间的28日,邱吉尔下台,遂立即由继任首相艾德礼接替参加会议.除国家元首(首相)外,3国的外长、军队参谋长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拟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但由于中国未能参加这个会议,再加上苏联尚未对日本宣战,所以在征得了中国国民政府的同意后,以中、美、英3国政府的名义,正式发布<中美英三国政府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内容共13条,其中心内容是:……  相似文献   

9.
何蜀 《文史精华》2002,(4):32-39
“文革”中冤案不计其数,重庆的“一号专案”即是其中之一,冤案的炮制者对重庆市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及民主人士,采取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严刑逼供等手段,炮制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反革命嫌疑案”。被冤枉的人士有的被近害致死,有的被毒打致残,最后结果竟是一场子虚乌有的闹剧。冤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文革”中重庆的“一号专案”》揭开了荒唐野蛮的内幕。  相似文献   

10.
散木 《文史精华》2004,(6):47-49
“文革”期间,中国的一些涉外宾馆相继建成。周恩来指示集中一批著名的画家创作作品以装饰宾馆。但“四人帮”借“批林批孔”意在“周公”,组织了一场批判“黑画”运动,株连的画家多达上百人,山水动物画都受到批判其荒谬可谓登峰造极。详情请看《“文革”后期的“批黑画”运动》一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出土古文字资料,重点对早期文字辞例中(幺幺)字以及舆其形音义相关的“幽“、“幺“、“玄“等字进行了同源考察.本文还结合古文字有关材料的综合论证,分析讨论了(幺幺)组字在字形分化和音羲演化过程中尚值得深究的若干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明钢 《文史精华》2004,(10):40-47
任弼时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全党享有很高的威望。他为人正直,公道正派,不论是在湘赣苏区的“肃反”运动、长征途中,还是在莫斯科任共产国际代表负责人时、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他都是坚持真理,爱护干部,致使王明、张国焘、康生一伙惧怕他,而广大干部群众非常尊敬,爱戴他,亲切地称他为“我们党内的妈妈”。详情请读《“党内的妈妈”任弼时》。  相似文献   

13.
吴继金 《百年潮》2003,(9):54-63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了大批以毛泽东肖像为创作对象的美术作品。其品种之多,发行数量之大,蔚为“奇观”。“文革”中对于美术作品与著名画家的大批判,显示了“文化大革命”的荒谬性。本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美术》一文,以纪实手法和略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这一特殊时期的美术界,图解了中国美术史上的这场“浩劫”。读者可以通过当时的大批判,深切感受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美术界遭受的灾难。  相似文献   

14.
1939年1月,在北平成立了日伪控制下的"国立北京大学",但它与北大无任何干系,被称为"伪北大"。伪北大的兴亡,在厚重的中国现代史上,并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史中,它被视为异类。但它确实存在了七八年的史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正视。《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一文再现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5.
华楠 《百年潮》2003,(2):36
我和梁必业同志相处40多年,他是我的好领导、好老师.当我突然得知他不幸去世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悲痛、惋惜之情涌上了我的心头,一些往事也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起1976年1月,正当"四人帮"猖狂时,叶帅找我谈话,他称赞说:"梁必业同志肩膀硬,是个好同志啊!"  相似文献   

16.
王德彰 《文史精华》2005,(11):37-44
“样板戏”是文革时期的特有名词并广为人知。本文作者与“样板戏”“厮守”大半生,不仅经历了其起源、发展、兴旺、寂寞,再到今天的“复兴”的全过程,而且亲历、亲见、亲闻了当时许许多多的奇闻轶事。《排演“样板戏”的岁月》一文,把当年那令人捧腹而又发人深思的一幕幕情景娓娓道来,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17.
明红 《文史精华》2003,(10):24-28
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刘氏地主庄园,曾经是国内“阶级教育的大课堂”。由其衍生的泥塑《收租院》更是名噪一时,扬名中外。悠悠岁月给这座庄园刻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当21世纪的人们回眸这座庄园时,发现它除了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外,还是座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地主庄园建筑群。请看《刘文彩“庄园”的风风雨雨》一文。  相似文献   

18.
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是怎样在海外游览的?历史学家对此做了细致的考证:复旦大学历史系吴以义教授那本绝妙的小书《海客述奇》,向我们展示的就是晚清中国旅行者在英国的种种珍奇见闻。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教育,是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带有“特殊”的教育性质,是抱着“打击敌人,教育群众”的目的来进行的。在大讲“阶段斗争”的政治条件下,试图通过参加学工教育、意识形态领域的阶段斗争等,对青年学生起到作用。它对那一代人造成了什么影响,我们如何看待并引以为戒?详情请阅《文革时期的“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   西行[1]和歌には「身」と「心」の语が多くみろれる.久保田淳氏は、みずからの心情を大切にするところに西行の文学の根元をみることができるとされ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