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1 91 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批准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同年2月 5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开业 ,8月 1日中国银行总行开业 ,1 0月 1 1日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开业。总行和各地分行均使用原大清银行旧址。中国银行成立伊始 ,为应急需 ,将大清银行印制 (美国钞票公司承制 )好的尚未签字发行的李鸿章像兑换券 1元、 5元、 1 0元三种加印中国银行行名与北京、上海、天津、汉口、河南、东三省、直隶、山东等地名 ,加上图章和签字 ,采用十足准备金 ,加以发行。由此拉开了中国银行发行纸币的序幕。从 1 91 2年 1 0月至 1 939年 8月…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银行民国七年(1918年)版"上海等处地名国币券",以下称"上海等处地名国币券"。这是人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一种钞券。熟悉,是因为在钱币市场或相关图籍中常可见到该券(图);陌生,是因为该券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内情":如该券究竟有多少处地名(地名底纹)、有的地名为何在中行编印的资料中被"遗漏"、个别地名国币券为何未见发行;该券在美钞公司印制起于何时、止于何时,累计印数是多少;该券有几种地名国币券在第一次印制后、背面英文货币币种进行了修改,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曾草撰《中国银行上海地名李鸿章像券初探》1一文,在"五、关于上海地名李像券上的签字与职章"的"关于职章"2一节中认为上海地名李像券上只加盖了"行长之章",未用"监督之印"。这与后来所见券图不符、理应推翻重写。为此,特向读者致歉、并修正与补遗如下:中国银行上海地名李像券正面底边的职章有两组:一组为右"中国银行"、左"监督之印";另一组为右"中国银行"、左"行长之章"。上海地名李像10元券计15万张,券号为425,001-575,000。3 1912年5月27日,时任财政总长  相似文献   

4.
福建银行及其发行的纸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小军 《中国钱币》2008,(1):14-16,10
一、行史概况福建银行系由原福建银号改组而成,于民国三年(1914)八月正式开业,属地方官办之性质,由刘崇伟(即刘友敏)任总理,资本总额30万元,实收218640.90元。总行设南台下杭街,次年十二月迁福新街,并先后在厦门、泉州、芝城、漳州、崇安、延平、仙游、三都及福州城内等处设立分行。该行成立后,对前福建银号未收回的各种纸币约97万余元,仍继续维持其流通。当时财政部核定福建银行的发行纸币额度,以台伏票40万元为限,小洋票25万元为限,溢出部分则责成其逐步加以收回。民国四年二月,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致电财政部,内称:“福建银行现行票额流通市…  相似文献   

5.
<正>1915年12月中旬,袁世凯背叛民国、称帝改元。12月25日,蔡锷将军等在云南誓师、讨袁护国。斯时,云南军政府将正在筹备、并未开幕的中国银行云南分行未发行的云南地名黄帝像券及现金强行提去。~1事发突然,多方牵动,广为关注。论及该券的著述并不少见,如《云南护国军发行中国银行兑换券始末》~2等,记述了该券的"发行背景"、"流通情况"及"兑现纠纷"等,然笔者以为该券的发行与收毁、编号券的总额与发往云南的券额、中国银行的应对措施与行务会的核议"认定"  相似文献   

6.
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正式开业。中国银行总行(当时称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成立后,在北京、天津、汉口、济南、杭州、南昌、广州等地相继建立了分行。1912年10月11日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当时称天津中国银行1在天津法租界七号路14号成立。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收藏了一枚“福建通宝”铜钱,此钱圆形圆孔,直径19、穿径5.5毫米,重2.45克。经查阅资料,“福建通宝”铸于辛亥革命时期,是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历史见证。1911年10月10日武汉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各地纷纷响应,首当其冲的是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地。福建革命党人在同年11月9日在福州举事。激战一日,光复了福州城。13日成立中华民国福建都督府。当时的军政府为维持金融稳定。适应经济需要,设立印铸局,铸造“福建通宝”,面市流通。  相似文献   

8.
弓月 《中国钱币》2006,(4):71-72
“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是民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三种地名券中的一种,另两种为“中央银行越南流通券”和“中央银行东北九省流通券”。“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是1945年吴忠信主政新疆时,中央银行专为取缔新疆省银行发行的“省币”、统一新疆纸币发行权而印制发行的。5月25日,吴忠信利用在重庆参加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之便,与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鲁白纯商谈,决定俟新疆省预算确定后,自当年8月1日起新疆省银行停止发行纸币,改由中央银行印制发行“新疆省流通券”。该“流通券”由1944年1月4日开业的中央银行迪化分行发行,重庆中央印制厂制版,…  相似文献   

9.
由香港旅游发展局和福建省旅游局联合举办的“福建千人游香港暨2004香港缤纷冬日节”大型推广活动在福州正式启动。香港旅游发展局华南区经理王万民,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长陈扬标,福建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副处长赵风及福州、厦门、泉州市旅游局领导共同主持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0.
<正>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美钞版中国银行孙中山像法币券(略名"二九美"),定印时为五、十、百元券三种;续印时增加二十五、五十、五百、一千元券四种。这样,"二九美"的面额增至七种。~①其中五百、一千元券两种(券面年份为1942年)未交中国银行。~②这七种面额之券中,五、十、二十五元券与两种未交中行之券券面无地名,五十元券为重庆地名,惟百元券有"重庆地名"与"无地名"之分。为理清"孙中山像百元法币券"(以下称"孙像百元券")这一钞券现象的原委及其相关的券  相似文献   

11.
朱清华 《中国钱币》2013,(2):62-63,I0001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苏皖各根据地已经连成一片,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政治部决定,成立华中银行,发行华中地区统一的货币—华中银行币. 华中银行于1945年8月1日在盱眙县张公埔成立,首任行长陈穆、副行长徐雪寒、龚意农.下设发行、业务、稽核等局和营业部、印钞厂管理处等机构,同时发行华中银行币,并与盐阜、江淮、淮南、淮北等解放区地方券等价使用.华中银行实行三级制管理,即总行、分行、支行(办事处).根据1946年初上统计,该行共有分行六个、支行十九个、办事处三十九个.  相似文献   

12.
张小杰 《中国钱币》2006,(1):I0003-I0003
191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财政部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整理广东纸币办法及拨用盐款合同》,规定由善后借款中整顿盐务费内拨出一百万英镑为准备金,由中国银行发行伍元特别券,用于收回广东辛亥革命时军政府发行加盖军政府戳记的原广东官钱局钞票和此后的粤省军政府军用钞票。中国银行广东伍元特别券在许多著作和资料中都说是大洋券,暂没见有实物(只见有民国二年版中国银行伍元券加盖“广东”样票),柏文则认为是“发行五元毫洋特别券”,并对民国二年版广东省银行伍元加盖“中国”和“毫洋”字样券是否为特别券持有疑义(插三上图1…  相似文献   

13.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持久作战阶段,贵州省政府主席吴鼎昌(又名吴达铨,由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调任,著名实业家,为当时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两银行董事会重要成员。)为执行“开发贵州资源、建设贵州经济、安定后方、支持抗战”任务的迫切需要,倡议筹组贵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三银行总行的赞助,该公司于1939年6月1日在贵阳宣告成立。总经理彭湖(又名彭石年,是一位热爱祖国的近代企业家。曾任中国银行成都支行、南京分行襄理,湖南省银行总经理,日本投降后任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经理。南京解放后一度去香港述职,随后返回上海定居。),经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推荐,代表该行筹建并出席该公司第一次股东代表大会,被推为该公司董事会董事兼总经理。  相似文献   

14.
(一)贝祖诒,字淞荪,江苏吴县人,苏州东吴大学毕业.1914年,贝淞荪任中国银行北京总行会计.1915年,贝调往广东,先后任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会计主任、营业主任、副经理等职.1917年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成立,贝淞荪任经理.众所周知,中华民国建立后,币制十分混乱,流通中的货币既有银两、银元、铜钱,又有各中外银行发行的纸币.各地方政府也利用政治权力强制发行各种通货.币制的混乱为外币乘虚而入提供了良机.在广东,“港纸”是人  相似文献   

15.
高山的成名,源于那场震惊国内的中国银行河松街支行巨款失踪案。此前,他只是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诸多支行行长中默默无闻的一员。2005年1月4日,当东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北高速)到河松街支行  相似文献   

16.
黄师让,名孝友,四川重庆人,1896年12月8日(清光绪廿二年农历冬月初四日)出生.原籍广东,迁川已有九代.其父黄辅卿,家世贫寒,原在昆明、重庆、上海、广州等处帮天顺祥票号工作20余年.票号结束后,被荐出任中国银行重庆分行襄理兼营业主任.  相似文献   

17.
未出笼的袁世凯像中国银行钞袁世凯曾计划由中国银行发行有袁氏头像、面额1、5、10、50和100元的五种钞券,由美国钞票公司承印。票面印有“中华民国三年十月四日印行”,但未加印地名和银行责任人签章,后未及发行,仅有少量流入集币者手中,以50元券数量最少。成套者仅知有五套,分藏于博物馆及钱家手中。(《上海钱币通讯》26期有耳)未出笼的袁世凯像中国银行钞@有耳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黄帝像国币券一般都是兑付通用银元,但在券面印“此券兑付国币”字样者十分罕见,上海分行就发行过这种钞券。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称该券为“黄帝像上海国币券”。关于该券,《民国钞券史》一书已有记载②,《上海钱庄史料》等书籍③、文章④中也有提及,但该券究系何种钞券等相关情形鲜见专文介绍。为此,笔者将所见该券资料进行初步梳理,草拟成稿,疏漏、不当之处,请识者补正。  相似文献   

19.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湘赣省分行(下简称“湘赣省分行”)成立以后,于1933年、1934年发行了多种面值的银币券。1933年发行有壹角券、贰角券、壹元券三种。1934年发行有拾枚券(铜元券)、伍分券、壹角券、壹元券四种。关于湘赣省分行的票币在印色与版别方面有值得探讨的地方。现将其壹角券、贰角券、壹元券在印色与版别方面的区别,探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夏林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也是厦门、福建乃至中国山水画一张靓丽的名片。如果没有他在1951年于厦门成立了“厦门文联美术协会美术研究班”和1952年创办私立的“鹭潮美术学校”,厦门和福建的美术史可能就要改写。他和他的学校艰苦创业、历经沧桑,培养了大批的骨干画家和工艺美术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