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物新证     
《南方文物》2008,(1):74-75
《唐代特种工艺镜》一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唐代的特有的铜镜装饰工艺。所谓特种指的是除铸造技术以外的镶嵌、涂饰工艺。正是这些金属装饰技术。使得唐代的铜镜更加光辉灿烂。成为伟大的盛唐文化一个组成部分。唐代是开放的时代。铜镜工艺不仅发展了本民族的装饰艺术,而且大量吸收西土文明,融入西方民族优美的工艺元素。从纹样到金属加工工艺,造就了唐镜完美工艺。作者把古代的工艺名称联系有关实物。分别论述各种工艺的特点。使得我们对唐镜工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不过对于唐代的一些工艺尚在探索之中.本文有些说法还是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2.
张秀芳 《黑龙江史志》2013,(17):265+268
探讨了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传承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社会生产基础,分析了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的"乌力楞"集体传承方式在定居前后发生的变化,从桦树皮工艺传承的前提、载体、程序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传承的方式,即先理解桦树皮文化的内涵、注重桦树皮工艺传承的软硬件两种载体以及文明有序地传承桦树皮工艺。  相似文献   

3.
贵州砂器工艺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它所蕴含的古代文化信息十分丰富。通过对贵州民间砂器制作工艺中成型技术、烧制与鼓风方式等与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比较,可看出其基本原理及一些重要工序或器械都直接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工艺,或者在原始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其中包括一些发明创造体现了山区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反映了人类在生存斗争中的创造能力。贵州砂器工艺的历史价值不可低估,值得保护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错金银工艺是战国秦汉时期主要用于青铜器装饰的工艺,是青铜器制作技术与金银工艺的完美结合。起源于商的错红铜工艺,到战国晚期逐渐成为错金属工艺的主流。这种华丽的装饰艺术风格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漆器的“经典之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漆器工艺是人类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本文介绍了在漆器工艺发展史上代表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并对中外漆器工艺发展进程起过重要作用,奠定中国传统漆器工艺基本特征的四个漆器工艺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清雕漆描金宝座的材料和工艺,对胎体制作切片进行了显微镜观察,确定了其种属;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了红漆,图谱与桐油很相近,由此可确定调漆工艺中加入了桐油。另外,结合文献,初步复原了此宝座的髹漆工艺。此研究对宝座以后的保护及清代家具及漆器的制作工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辉 《风景名胜》2020,(3):0155-0155
随着经济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化工生产能耗,对化工工艺节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化工工艺节能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通过实现化工节能,可实现化工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其次,阐述了环保理念下化工工艺节能应遵循与生产方案结合、控制材料质量、与具体工艺结合的原则。最后,就如何实现化工工艺节能,提出了加大节能宣传、加强能源管理、改进生产工艺、控制动力能耗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各类铸钱工艺中,铜范铸钱是一项有代表性的工艺,但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未得到冶铸界主流学术圈的认同。我们通过模拟实验,验证铜范铸钱确实可行,并对有关工艺的发展作了探讨。1.引言铜范铸钱是一项重要的铸造工艺,它萌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西汉早期的半两钱时期,兴盛于西汉五铢钱时期。而自王莽之后,铸钱工艺转向以叠铸工艺为主,铜范铸钱工艺逐渐失去了其在小器物大批量生产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尤其是冶铸界主流学术圈,对铜范能否铸钱一直存有疑问。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对古代铸钱工艺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另…  相似文献   

9.
漆工艺在明代处于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很多新工艺、新品种,种类达数百种。名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一书中,对当时的漆工艺作了科学的分类和定名,为我们研究古代尤其是明代漆工艺提供了重要依据。漆工艺中的雕漆工艺,是髹饰、绘画、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中西青铜器制作工艺研究均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中国青铜器制作自二里头时期就形成了组合块范铸造的工艺传统,与西方古代以失蜡铸造为主的工艺传统明显有别。近年来,失蜡铸造工艺在中国的最早出现与早期发展已成为学术界关注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玉器制作工艺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永明 《江汉考古》2003,8(1):72-74,39
战国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本文在玉器制作工艺方面作一些探讨。初步总结了以下工艺特点:多种工艺综合使用,镂空工艺尤其得到广泛应用,金银器工艺与玉器工艺结合的相当完美,玉器纹饰种类繁多,逐渐以谷纹为主体。并且探讨了铁质工具应用于玉器制造的可能性。对于缺乏治玉工具的发现的原因也有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力求从不同于文博界考古界及从事现代科学仪器鉴定的科研人员的另一视角,也就是从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修复工艺的角度来看青铜器的鉴定,介绍了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现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现代科学仪器及传统修复工艺鉴定青铜器的方法,从它们各自的比较等方面阐述青铜器的真伪,得出从修复、制作工艺入手,也是鉴定青铜器的一个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南京金银细工工艺始于六朝,精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兴盛于民国,创新发展于当代。以南京宝庆银楼为代表的金银摆件制作技艺继承了我国传统金银器制作工艺,融南北工艺特色于一身,在题材和造型上,拓展了传统金银器的表现形式,是江南实镶錾花工艺传承完整、脉络有序的典型代表。清代嘉庆年间,浙江宁波诞生了"宝庆"字号的金银制品作坊。光绪  相似文献   

14.
商前期青铜斝的制模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模是青铜铸造工艺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文献记载的缺乏,考古实物资料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学界对陶模制作工艺的认识。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大量青铜实物的细致考察,发现大多青铜器上都有明确、整齐的范缝。为研究夏商之际的范铸技术,我们对商前期青铜斝进行了模拟制备,发现分型制模才是其制模工艺的主流,用此种工艺制模更加符合器物上的范铸特征。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绛紫绢地“长寿绣”丝绵袍进行了保护修复。为了更好地复原文物,达到适宜展示陈列的状态,在修复之前针对此文物做了材质鉴定、织造工艺、材料老化判断及裁剪工艺等系列研究。在对其制作工艺进行细致、全面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之后发现,这件丝绵袍的裁剪制作工艺与发掘报告所述裁剪缝纫秩序不同,是先刺绣好面料后,再裁剪制衣,证实了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曲裾丝绵袍制作工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绛紫绢地“长寿绣”丝绵袍进行了保护修复。为了更好地复原文物,达到适宜展示陈列的状态,在修复之前针对此文物做了材质鉴定、织造工艺、材料老化判断及裁剪工艺等系列研究。在对其制作工艺进行细致、全面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之后发现,这件丝绵袍的裁剪制作工艺与发掘报告所述裁剪缝纫秩序不同,是先刺绣好面料后,再裁剪制衣,证实了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曲裾丝绵袍制作工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汪荣  荣霞 《黑龙江史志》2013,(15):267-268
三峡库区历来是土家族的主要居住地,心灵手巧的土家人世代传承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这些特殊的民俗文化组成了三峡库区的非物质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库区土家族织锦工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入手,探讨了织锦工艺的文化艺术、民族特色和商业价值,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峡库区土家族织锦工艺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路径,并对土家织锦工艺的开发利用对库区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高性能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无损分析了西安北郊战国墓出土的一件铜带钩结果表明,铜带钩基体为铜锡铅三元合金,表面采用鎏金工艺,镶嵌有绿松石,并填充中国紫颜料。结合分析结果,本文初步探讨了鎏金工艺、镶嵌工艺、彩绘工艺和制作流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淡中国古代金属货币的制造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亚巍  郭永和 《江汉考古》2004,(4):91-94,67
本文通过对古代范铸技术铸钱的研究,提出了古代铸钱工艺是采取了多种铸造技术。通过采用砂型工艺铸钱的实践,提出了秦代也可能采用过砂型铸钱工艺。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证明圆形方孔钱的铸后加工技术,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元代是中国琉璃瓦制作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探索元代早期和中期琉璃瓦的制作工艺、水平与特点,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与称重法,对元上都与元中都琉璃瓦胎体的组成成分、显微结构、工艺细节和吸水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两处遗址出土样品的胎体工艺类似,原料均为北方普通易熔黏土。相较于传统琉璃瓦,元中都遗址样品胎体成分特殊,采用了高Mg黏土,提升了琉璃瓦的品质。这一结论对于研究琉璃瓦烧造工艺的转变具有一定意义,为探索中国琉璃瓦工艺发展史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