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门寺出土唐代纺织品科学揭展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遗产》2004,(3):73-73
2001年开始,中德文物保护专家在法门寺丝绸揭展保护上开展合作。拥有世界上最大文物修复中心的美茵兹罗马一日耳曼中央博物馆出资35万马克,购置仪器、设备,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建设古代丝织品保护实验室。在创建丝织品保护实验室的同时,对法门寺出土的丝织品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也陆续展开。揭取前首先对丝绸的保护环境、霉菌、材料、工艺等进行分析研究,充分收集有关唐代丝绸制品的各种资料,在此基础上,经过专家分析研究提出方法,然后依照每件  相似文献   

2.
张勤 《文博》2003,(3):40-45
唐代的丝绸之路贸易繁荣兴盛,影响深远,而纺织品在丝绸之路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建国以来的考古工作中,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少数几个出土了唐代纺织品的地区之一。经过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13次大规模发掘,吐鲁番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村的北朝——唐代古  相似文献   

3.
4.
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纺织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6)
1973年,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在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的发掘中,获得一些完整的纺(土专)和几块麻布残片,以及粘在铜觚上的几处丝织物痕迹。这些遗物,对于研究我国商代的纺织技术,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我们受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的委托,做了分析研究,初步结果叙述如下: 一麻纤维和纺织技术在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第10号探方中,出土不少已炭化了的麻织物残片,我们从中拣选了两块,如图一所示。由于麻布在地下埋藏年代较久,基本上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布帛可衣"列为"生民之本"(《汉书·食货志》)的重要一项。进入文明时代后,服饰被用来区分等级、职业、民族、年龄和性别,并出现了服饰的审美价值日益上升的趋向。《白虎通·衣裳》中也说:"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络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  相似文献   

6.
7.
宋建忠  南普恒 《文物》2012,(3):79-86
西周倗国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部,北距绛山5公里,在这里出土了铜器、漆木器、玉器、陶器等大量的珍贵文物[1]。在出土青铜器的表面,发现了4件纺织品残片,编号为样品1至样品4。其中样品1位  相似文献   

8.
试论山西出土的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玉呢?古今所指颇有不同。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广义上的玉。许慎《说解字》日:“石之美有五德”为玉。另一种则是狭义上的玉,只有硬玉和软玉才能称之玉。我们认为“石之美”为玉,更符合我国实情。  相似文献   

9.
居延遗址与汉代丝绸之路兴盛密切相关,是历代丝绸之路开拓与畅通的重要历史见证。在人迹罕至的居延遗址T129烽燧附近的地面发现了纺织品残片,伴随发现的有汉代木简和五铢钱。为了了解织物成分和编织工艺,进行了相关的科学分析。使用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纺织材料为丝,通过视频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确定纺织品采用平纹织法,未经染色,根据织做工艺可定名为汉代常见的绡。该纺织品可作为汉代戍边士卒衣装的标本之一,对于研究汉代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物质交流和文化传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古代纺织品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品文物保护工作经过全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努力,取得了很大进步,中国文物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成立了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陕西省考古所建立了古丝绸保护室,苏州丝绸博物馆、南通纺织博物馆、南京云锦研究所,开展纺织品保护、修复,复制和鉴定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上世纪80年代上海纺科院对马王堆出土古丝绸的科  相似文献   

11.
试论江南明墓出土折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寒 《中原文物》2008,(2):75-81
针对明代江南地区浇浆墓时常出土折扇的现象,本文结合墓葬考古发现和相关文献,将出土折扇和传世折扇以及同时期日本的折扇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指出明人仿制的折扇既继承了日本折扇的一些传统,同时又有自身的特色.墓葬随葬折扇的现象与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士绅们艺术化生活的风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历年来,在陕西境内曾多次出土过殷商时代的青铜器,对于这些青铜器的性质问题,目前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里我们参考殷墟青铜器的分期,将其中解放后出土的部分青铜器群,进行时代分析,然后,参考近年陕西境内商代遗址的发掘,对其性质作以推断。陕西境内发现的殷商时代青铜器,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分布也极为广泛。在关中地区主要地点有:岐山京当、贺家、扶风法门、吕宅益家堡。武功游凤镇,礼泉朱马嘴、泔河坝,户县侯家庙、兰田怀珍坊、黄沟,淳化赵家庄、黑豆嘴,铜川三里洞、十里铺、红土镇,渭南南堡村、姜河、西安老牛坡、华县高塘等。在陕北高原主要有:清涧解家沟、张家(?)、绥德墕头村、后任家  相似文献   

13.
出土铁钱的修复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舜强 《文博》2001,(4):78-80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质货币。铁半两就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铁钱。两汉以后,我国许多朝代都相继铸制了铁质钱币,直至咸丰年间,清政府还在铸制各种大小铁线。我国历代遗留下来的铁质钱币,是研究我国古代初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不乏珍稀之品,为钱币研究者所珍爱。因此对于铁制钱币尤其是出土铁钱的保护,也就成为文物修复得与保护工作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纺织品修复中,立体文物的解体与复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在遵循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原则的前提下,权衡利弊,去除病害对织物的损伤,对纺织品文物解体后进行清洗加固及恢复原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就中日韩纺织品修复班对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唐黄地褐色几何纹锦鸡鸣枕、唐彩色丝线编织鞋的修复实例,浅谈对出土纺织品文物解体与复原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物工作者有时在现场发掘出一些罕见的、较完整的、具有较大历史价值的铁质文物,但有时常发生鳞片脱落、断裂、酥粉等现象,器形发生较大的改变,影响发掘报告的内容,有的甚至在尚未移交给保管部前就已失去原有的价值。为此,发掘人员提出希望在发掘到整理资料这一过程中能设法暂时保持铁质文物的原来形状、色泽和强度。要求提供的方法简便易于掌握,设备和材料易于搞到,最好价值不要太贵。  相似文献   

16.
包装对考古出土纺织品文物的安全保存、展览、预防性保护以及展览效果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出土纺织品文物包装的设计制作还缺少系统研究,本文借助不同类型的包装实例,对出土纺织品文物包装设计与制作原则进行了分析。大致包括,确定包装制作目的,评估文物保存状况,科学设计包装,选用稳定包装材料,制作包装,全面记录包装制作过程、所用材料、包装结构,形成详细的文物安放、包装拆装、使用维护以及材料更新说明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文博》2017,(1)
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纺织品保护修复在纺织品清洗、染色、针线加固及保存四个方面的一些情况,以了解日本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现状、保护修复理念和保护修复技术,以期对我国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工作能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80年,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云塘村农民向周原博物馆交献了一枚西周图象玺印,博物馆即派员到出土现场进行勘查,得知这枚玺印发现于云塘村南约百米处的一西周中晚期灰坑中。玺印为铜质,双联印,两个印面由一绞索状桥形纽联接。其上部为三角形印,底边2.2、高2.2厘米。含两层图案,外层三角形线框,内层三角形镞形图案;下部为一圆角长方形印,长2.7、宽2.1厘米。内饰S形云纹。印为铸造,印底较平。全印通长6、通高0.9、印体厚0.3厘  相似文献   

19.
霍巍  庞政 《考古学报》2020,(2):141-160
<正>目次一绪言二中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三中国内地出土下颌托的三种类型四西方出土下颌托及其与中国境内出土下颌托的关系五中国境内出土下颌托的发展与演变六中国境内出土下颌托的性质七余论一绪言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下颌托共约百件,分布在全国多个地区,以纺织品和金属为主,流传时间甚长,从公元前十七世纪一直延续至明代。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关中地区的墓葬中  相似文献   

20.
一、绍兴出土的越国青铜农具1949年以来,在绍兴各地陆续发现了一批越国青铜农具,它们多分布在绍兴城区及其周围地区.出土数量较多且比较集中的地点有:绍兴西施山遗址,袍谷遗址、禹陵、亭山、东湖、城东等地.此外在陶堰、南池、坡塘、上蒋、富盛、斗门等地也有较多的发现,器物主要有犁铧、锄、铲、锸、(钅矍)、镰等.介绍如下:犁铧:耕地用的农具.形似“V”,两翼部有锯齿,中间各有一半月形孔,翼中有一凸脊.绍兴县上灶乡火炬村出土的一件高19.2厘米,器形较薄,造型比较精致(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