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世界史在理论体系甚或辞句上都照抄苏联。近十几年,在理论上虽有一定突破,如有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等西方舶来品,但从来不敢大胆地抛弃苏联已过时的东西。苏联世界史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说是以阐释十月革命为核心的。因此,本文聚焦于苏联十月革命著作史,无疑能更深刻地了解苏联的世界史甚或整个历史学理论与历史事实的炮制内幕,也能对目前我国世界史理论体系有个较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第二战场”的研究一直是苏联和西方史学界的重要课题,常常就此爆发争论攻击对方。1962年莫斯科出版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指责美英拖延第二战场的目的在于“试图不仅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削弱苏联”。苏联军事史学家格雷  相似文献   

3.
1957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使我有机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参观了苏联历史博物馆、爱米塔什博物馆、诺夫哥罗德地志博物馆等十二个博物馆及苏联博物馆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苏联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等几处研究机关和莫斯科大学历史系.这一次的参观是和苏联文化部和?诺维茨基、?多布鲁斯金、?拉兹贡、?布  相似文献   

4.
积极地开展对群众的宣传活动,在博物馆工作中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杨伯达同志在一九五三年第四期‘文物参考资料’上介绍苏联博物馆工作经验时说:‘苏联博物馆不是被动地等待顾客的来临,而是积极地组织力量来从事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宣传活动’,因此,‘苏联博物馆的观众,每天像潮水一样地涌进博物馆来’‘其中有组织的集体参观占大多数。’上海博物馆在一九五三年一、二月份开馆初期,适值旧历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50年代,苏联通过派遣大批顾问专家的方式,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教育等领域,全方位地援助新中国。在毛泽东向苏联"一边倒"的大政方针下,苏联教育模式成为中国高等院校办学的唯一样板。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高校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试点,"1950年到1957年间,人民大学先后共聘请苏联专家98人,为全国聘请专家最多的高等学  相似文献   

6.
民族问题就是民族矛盾曾有个时期,苏联国内外盛传苏联没有民族问题,说苏联的民族问题已经彻底、无保留地、一劳永逸地解决了。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总书记提倡改革、民主化、公开性以来,苏联接连发生了数起大规模民族纠纷,不少人感到突然,实际上,这可能是对“民族问题”一词考虑不够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1949年1~2月间,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苏联驻华使馆却令人吃惊地追随正在逃亡的国民党政府由南京迁至广州.有关苏联驻华使馆撤离南京的真正用意,是史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部分研究成果论证苏联、斯大林本人怀疑中国革命说法的基础.实际上,苏联驻华使馆撤离事件是苏联方面采取历史上惯用的双重对华政策的必然结果,既不是苏联方面对中国革命的进程判断失误,也不是苏联方面坚持了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则.相反,在意识形态(革命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苏联方面首先选择的是自身国家利益.苏联驻华使馆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撤退,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苏联在华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客观地看,苏联驻华使馆由南京撤至广州作为外交手段捍卫国家利益本无可厚非,但从联共(布)和中共共同的革命利益出发,上述做法显然欠妥.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苏联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安德罗波夫执政后,为了扭转这一经济增长下降的趋势,就一再地谈经济效益问题。他说,苏联目前最关心的是提高生产和整个经济的效益问题。苏联“深刻意识到了”提高经济效益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苏联经济之所以效益不高,主要是由于:1)经济机制、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工作落后,2)连续四年农业歉收,3)开发苏联北部和东部需要越来越多的财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9.
苏联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它对苏联社会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苏联有一种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超越发展阶段的思想。这种急于过渡的思想在战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赫鲁晓夫提出的“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理论,把苏联在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冒进倾向发展到顶峰。赫鲁晓夫在1961年曾向全世界明确宣布苏联将于1980年基本实现共产主义。20多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赫鲁晓夫的预言已成为神话。今天,重新探讨赫鲁晓夫“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从中吸取教训,对我们今后更准确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41年9月,法西斯德国不宣而战,进攻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这场战争是全苏联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奴役的正义战争。因此,它调动了苏联各阶层人民的力量,无论前方和后方,东、西、南、北、中均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战斗营垒。一切为了前线,一切服从前线,服从抵抗和消灭万恶敌人,成了苏联人民的首要任务。在这次伟大的反法西斯的全民战争中,苏联妇女建立了伟大的功勋。她们有的积极参加红军,奔赴前线。有的在前线从事医疗和通讯工作,有的在后方顽强地、忘我地劳动,全力支援前线,以坚毅的精神忍受着战时的一切困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切极大地鼓舞了为解放祖国而英勇战斗的红军官兵和游击队战士。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特别是1968年8月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的影响,使毛泽东进一步明确地把苏联作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准备完成其从与美国和苏联同时对抗到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外交战略的调整,其间的关键性思路就是缓和与美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950年,中共组织工作者代表团、中共宣传工作者代表团先后访问苏联。向往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心理上强化了代表团成员建设新中国的使命感;苏方高规格接待,细致周到地安排参访和生活日程,热情的仪式活动以及双方互赠礼物的积极互动酿出代表团成员友好、愉快的心情;通过考察苏联的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工业大生产、集体农庄等,代表团成员感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苏联社会的美好,坚定了向苏联学习的信念,“苏联的道路,就是我们的道路”成为他们当时真切的心声。这样的心理、心情与心声共同构成了中共代表团访苏的情感体验并作用于代表团成员学习苏联的活动中,促进了他们确立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学习目标,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他们回国后传播苏联知识与移植苏联制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1956年5月至7月,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在武汉展出期间,苏联专家苏联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东方部主任克列切朵娃同志曾多次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及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历史文物,并会深入到市郊古墓葬清理工地参观,与湖北省的文物、考古和博物馆工作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湖北  相似文献   

14.
1954年,赫鲁晓夫向中国提出派遣中国工人赴苏补充本国劳动力的请求,中国领导人做出了积极地响应。当第一批中国工人在苏联的工作越来越熟练,与苏联人民的感情越来越融洽,甚至赢得了苏联女工们的爱情时,情况却发生了突变,中国继续向苏联派遣工人的计划也在无声无息中停止了……  相似文献   

15.
1924年中苏双方签定了《中俄协定》和《奉俄协定》,规定中东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平等地经营管理。1933年5月,苏联却单方面提议转让中东路给日本。6月25日,苏联、伪“满”、日本三方代表在东京举行第一次会议,谈判转让中东路问题。会议共召开58次,历时21个月,由于苏联在售价问题上作了妥协,苏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呈请苏联印制第二套人民币中3种面额最大的纸币。为什么要把如此重要的事请苏联去做?一、周总理亲自指挥我国第一套人民币流通了3年4个月,到1952年4月初,发行新人民币的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1945年2月,美、英、苏3国秘密签订了一个《雅尔塔协定》,以牺牲中国主权来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蒋介石得知后曾进行了抗争,但在美、苏的压力下,终于接受了这一协定,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出卖中国主权换取苏联出兵的《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原沙皇的夏宫里,美、英、苏3国首脑举行了会议,史称雅尔塔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尽快战胜德国;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和战后世界格局等问题。关于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之事,早在1943年底,美、英、苏3国第一次举行德黑兰会议时就已经提出,斯大林只是笼统地表示,苏…  相似文献   

18.
1983年苏联《历史问题》第8期发表了苏联科学院院士纳罗奇尼茨基评介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齐赫文斯基主编的论文集《文件在反驳·反对伪造俄中关系史》(1982年出版)的文章。该文说论文集令人信服地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到来之前,俄国对华奉行和平睦邻政策”,“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政策有本质不同”。这一论点齐赫文斯基在1975年就  相似文献   

19.
杨耀健 《文史精华》2005,(12):12-17
初期关系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抗战前的中苏关系微妙。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苏联旗帜鲜明地声援中国抗战。7月13日《真理报》发表文章,14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接见中国大使蒋廷黻,表示愿意援华,国民政府开始加强对苏关系。8月21日,中苏两国代表在南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无疑是苏联对中国的重大道义支持。签约后,蒋介石派军委会参谋次长杨杰、中央执行委员张冲,以“实业考察团”名义赴莫斯科谈判苏联对华军事援助问题;1938年2月,又派孙科为特使赴苏,请求苏联援华。斯大林明确表态,“苏联愿始终相助”。2月7日,中苏签订《军事航空协定…  相似文献   

20.
高宁 《沧桑》2010,(6):8-9,26
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采取了"一边倒"政策,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并以苏联的经验为基本,仿照苏联的模式,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苏联模式在我国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和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越来越束缚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也发现了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提出了对苏联模式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的思想,并开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