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以群  连有 《旅游纵览》2013,(9):264-265
奥地利MODUL酒店学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有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本文从培养目标、招生对象、教学模式、教师培养、教学管理、职业能力、就业方向等方面出发,比较并思索其对国内酒店管理类高职教育的可借鉴性。奥地利MODUL学校(MODUL TOURISM COLLEGE)是欧洲最古老的酒店学校,始建于1908年,是一所隶属于奥地利维也纳商会的私立学校。学校学制颇多:最早的有五年制中专  相似文献   

2.
刘超 《安徽史学》2011,(5):30-37
教科书编写过程是政府与学界共同制造知识的过程,双方在生产一种"合法"知识过程中充满了文化与政治的矛盾。清末政府希望新教育培养既能维护清朝统治、又能振发国民志气的新式国民。作为学校教育主要载体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与政府教育目标有所分合:在振发国民志气方面有相同之处,能够配合政府实现培养新式国民的教育目标;但对"忠君"与维护清朝统治有不同看法,更多反映的是编者对培养新式国民的理解。学者们在编写教科书时,一方面会在某种程度上配合政府的教育目标,一方面又与国家意识形态有所疏离,这使得教科书和政府与学界的期许都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影响到通过学校教育而形成的民众知识观念,也蕴含着社会意识演变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满族原居我国东北,他们分布于祖国各地,是十七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政治局势剧烈变化所带来的历史现象。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骁勇剽悍的清朝军队打入山海关内,清朝也由沈阳迁都北京。满蒙汉八旗军队绝大部分从龙入关,他们的眷属亦弃置故土,分批南下。最初,八旗兵奉命南下作战,他们的眷属聚居北京及京畿地区。随着清朝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清政府为巩固战果和出于对全国统一后统治的考虑,除留八旗兵半数翊卫京师外,其余则派往全国各重镇或军事要地驻防。到清朝中叶,八旗驻防星罗棋布,满族的分布也就几遍全国了。所以研究驻防八旗,对了解北京以外地区满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了解满族在全国范围内大分散小聚居特点形成的过程,对了解这些满族在清至近代的社会生活及  相似文献   

4.
昨天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让我到他家去一趟:“你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套,请你来我家现场指点一下吧。”原来,他们的孩子在学校为一件小事与同学打了一架,老师让他的孩子写出检查,星期一带去交给老师。在该不该写检查的  相似文献   

5.
汪禹  陈力 《满族研究》2016,(4):64-72
八旗研究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以近代荆州驻防为中心,以地方史文献资料为依托,对荆州驻防旗人社会的变迁以及清朝灭亡后的荆州旗人社会发展与瓦解的过程进行探究,对荆州驻防八旗在近代冲击下旗人社会变迁进行梳理,主要从教育、军事等方面入手,对荆州驻防近代教育发展,选派留学生、人才培养与学校建设上进行梳理,在军事方面,对新军的建设与军队组成进行探讨,力求对晚清八旗军队的转型进行研究,同时文章还涉及到辛亥革命时期荆州驻防八旗的种种反应,以研究驻防八旗对清政府维护地方统治的意义进行探讨,并且文章重点论述了清朝崩溃以后荆州旗人的生计问题,对民国政府的努力与旗人社会自我救助进行复原,对荆州驻防的善后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6.
张晋藩 《清史研究》2002,25(3):17-25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 ,不仅其经济超越了前代 ,在法制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对清朝法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及其发展阶段与特点作了详尽的阐述 ,论述了清朝法制发展从兴起、成熟到衰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史博览》2010,(10):44-45
<正>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妇女的福音,清朝皇帝最近终于下旨禁止妇女缠足。此外,清朝太后正逐步拨款,免费为妇女创设学校,进入这些学校的条件是不许裹足。太后本人是个从不支持缠足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清代宫廷中的喇嘛教活动——跳布扎,跳布扎是黄教(喇嘛教中的一个教派——格鲁派,服饰为黄色故称黄教)一个重大的宗教活动,被黄教喇嘛视为黄教大典中的“宗教乐舞剧”。从时间上看,清朝前期从北京到外蒙古的库伦,凡是喇嘛庙都演跳布扎,可见跳布扎在当时的兴盛情况。本文所涉及到的只是清代宫廷的跳布扎的情况。中正殿和雍和宫在北京地区的喇嘛教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这两处的宗教活动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清朝统治者将喇嘛教的活动记人典章制度,代代相传,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这在中国历朝历代是绝无仅有的。这为我们研究喇嘛教在内地情况,提供了另一个领域的信息。从这种意义上讲,清代宫廷的喇嘛教活动具有着独特的文化吏价值。  相似文献   

9.
清朝末年,清政府在东北地方建行省、兴教育、办实业、练新军。朝野上下,一时谈论“新政”者,莫不以为“欲振兴地方,非开通民智不可;欲开通民智,非兴学校不可”。据不完全统计,从1905年至1911年,黑龙江省先后设立了300余所新式学校,为开发和建设黑龙江培养了一大批通达时务,谙熟技术的人材。 1905年7月22日,黑龙江省设立了学务处,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从明朝万历到清朝道光年间,都有西方传教士在北京活动,或在朝廷内作官。在此期间各个皇帝与传教士多少都有些接触,其中以康熙皇帝与他们的接触为最广泛,关系也最密切。  相似文献   

11.
《湖南文史》2010,(10):44-45
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妇女的福音,清朝皇帝最近终于下旨禁止妇女缠足。此外,清朝太后正逐步拨款,免费为妇女创设学校,进入这些学校的条件是不许裹足。太后本人是个从不支持缠足的大脚女人,做出过很多努力来废止这个在中国最古老和严酷的习俗。  相似文献   

12.
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开始,八旗装备并制造火器,建立相应的制造机构和制造制度。到了清定都北京之后,八旗火器制造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本文以《皇朝礼器图式》《钦定大清会典》《清朝通典》等典籍所载,结合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火炮、火枪,论述八旗火器的制造。  相似文献   

13.
宋奕 《中华遗产》2005,(4):72-79
在清朝260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在17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相似文献   

14.
清朝统一新疆后,采取积极移民新疆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前往新疆,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矿产开发,金矿即为典型例子.但是,出于对地方安全的顾虑,清朝对于内地人在新疆的金矿开采活动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禁到开的发展变化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汉档案及其他相关文献的解读,论述内地人对新疆金矿的开采和清朝对此之管理.  相似文献   

15.
清代柳条边作为东北行政区的分界线和清朝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的产物,在客观上划定了东北地区三个经济区(农耕区、狩猎采集区、游牧区),成为东北地区农牧林交错带的界标。随着清朝统治者对柳条边的修筑、失修和弛废,客观上演绎了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从恢复、发展到渐进破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尹昌龄是晚清时期川陕地区有名的教育家、慈善家和实干家。清朝末期,商州地区书院残破、士风不振。在新政教育改革的号召下,尹昌龄建立商州中学堂,推动了商州教育从传统书院到新式学堂的转变。尹昌龄任职期间廉洁奉公,他率先打开了商州接受西学之风的门槛,并培养了一批学习新思想的先进人士,为商州社会教育的发展乃至陕西教育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清代前期东北农耕区的恢复和扩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东北是满清贵族的发祥地,清朝定鼎北京以后,有意识地迁移各族人民出关耕垦,促进了东北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顺洽元年到雍正末年的清代前期,南部传统农耕地区种植业得到恢复发展,北部渔猎畜牧地区也相继建立了不少农垦据点。  相似文献   

18.
清朝初年,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几乎一片空白,随着满、汉等民族的迁入及清朝政府对这一地区行政管理的加强,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清朝前期,清朝政府对编入八旗的少数民族进行满化教育,开办八旗官学,对一些少数民族子弟进行国语骑射教育,而汉族流人则以一些满族贵族的子弟为对象进行以汉文化为主的私学教育.尽管这种教育的规模和效果很有限,但却拉开了清代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论清朝的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珍 《清史研究》2002,6(4):20-32
与清朝皇权产生、发展、逐步集中强化达于极致后迅速衰微的历史进程相一致 ,清朝储权经历了一个从没有建储而无储权 ,到册立储君 ,建立公开性的储权 ,又到削弱、取消储权 ,再到秘密建储 ,建立隐性储权 ,最终又回复到既未建储又无储权的演进历程。这些曲折变化 ,构成清朝储权不同于其他王朝储权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一隅,在历史上由于地广人稀,被称为“化外之地”,农民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之中,农业生产技术低下。清朝晚期,在全国提倡新学和创办新式教育浪潮的推动下,贵州不断出现一些近代新式的专业学校,其中也包括专门传授农学的学堂。从此,贵州开始产生了农业教育。这些农业教育在当时对贵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