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石油是当代最主要的能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油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也会不断增大。石油和煤炭相比,它有开采易、成本低、热值大、用途广、运输方便等优点。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人们在努力探索和开拓新能源,非碳氢化合物能源不断地被发现和利用,水力、核能、太阳能、地热、风力、潮汐等逐渐被利用,但它们在总能源中所占比重还很小、在近期还看不到有什么理想的石油代替物。石油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方有的评论家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句话在一定  相似文献   

2.
娄学萃 《人文地理》1988,3(1):32-36
世界能源的部门构成:世界能源以煤炭居突出地位。但就资源潜力来说短期(2050年前)内,石油仍将是世界主要的能源之一;从可采探明储量来看,天燃气是仅次于煤炭、石油的第三大能源;水力是目前唯一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再生能源。2、主要能源的地区分布特点:煤、石油、天燃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其中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北半球的集中程度更高:发展中国家煤炭,天燃气储量占重要地位;水力资源大多集中在大河流域。3、多种能源资源出现互补余缺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世界石油能源的需求和价格节节攀升,对进口石油的国家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全部石油依赖进口的工业国日本却较平稳地度过了以往石油紧张和涨价的冲击,其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系列对策和具体措施的成功经验很有借鉴意义.尤其是日本在开发脱石油化新能源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对中国的新能源开发有很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世界石油能源的需求和价格节节攀升,对进口石油的国家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全部石油依赖进口的工业国日本却较半稳地度过了以往石油紧张和涨价的冲击,其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系列对策和具体措施的成功经验很有借鉴意义。尤其是日本在开发脱石油化新能源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对中国的新能源开发有很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将向市场投放相当于3天用量的790万桶应急石油储备,此前国际能源署表示,因油价上涨且供应紧张,其成员国将向市场投放6000万桶石油。日本将主要投放成品油,成品油占日本应急石油储备的较大部分。国际能源署将用的6000万桶应急石油储备中,约一半出自美国,30%出自欧洲,还有20%出自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日本既是工业高度发达的经济大国,也是极端匮乏自然资源的“资源小国”。其能源资源更为紧缺,自给率只占15.6%左右。而且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来,消费能源结构也发生了戏剧性的根本变化,依靠石油能源为主;即使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1977年,仍占其总能源消耗比率的77.6%。这些年来,正在积极开发代替石油能源,以求摆脫主要依靠石油的处境,取得了一定效果。当前,在总能源消耗比率中,石  相似文献   

7.
进入20世纪,特别是战后,石油逐渐取代煤炭成为现代工业的主要能源。其重要性正如纳赛尔所说:“石油是文明的中枢神经。缺少它,构成文明的一切条件都不能存在。”那么,石油是在什么情况下取代煤炭成为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它给国际关系带来了哪些变化;作为二战前后石油霸主的美国,在这些变化中又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本文拟从美国实施石油进口限额政策入手,谈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日本“走入非洲”的石油能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石油经济的依附性发展是日本“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出台和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非洲产油国以石油开采和出口为主的依附性经济结构是石油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出台这一战略的主要原因;非洲产油国工业制成品严重依附发达国家,是以出口为制造业主导的日本出台这一战略的重要原因;非洲产油国对发达国家的财政依附及依附性的转化,则是这一战略出台和实施的重要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从非洲石油经济的依附性发展角度看,日本“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的前景并非一片光明,而是喜忧参半,前途未卜。  相似文献   

9.
石油是当代的重要能源。它在工业发达国家的能耗中占的比重很大。石油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能生产出多种必需的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化工产品。有人说,当代世界的物质文明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建筑在巨量石油消费之上的。不过更应指出,石油还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是现代战争须臾不可离的动力。所以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和2001年,笔者曾先后两次到日本秋田县埋藏文化财中心工作学习,参加了当地古代遗址和墓地的田野考古发掘,并参观了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考古工地。2003年-200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和日本秋田县埋藏文化财中心(相当于国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甘肃武威磨嘴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笔者有幸参与。对日本秋田县的田野考古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下谈一谈对日本秋田县田野考古工作的一点认识供国内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增加能源种类的必要性 汽车热爱石油,并不是因为石油味道好,而是因为它便宜——"我们可以把煤变成油,但成本过高,代价昂贵,"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R·A·穆勒在《未来总统的物理课》中告诫那位未来的总统:地球上的煤还能坚持几个世纪,而石油已经快耗尽了。  相似文献   

12.
于文杰  还星 《世界历史》2007,(2):138-139
刘波于1998年承担了国家教育部“20世纪国际石油政策与世界格局变化”的课题研究,在此之前,她曾翻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书籍,并先后发表了十多篇相关章。《石油与20世纪的变迁》便是刘波集多年研究而成。本书的最大特点则是刘波同志第一次尝试以能源的方式来书写历史,更加注重从全方位探讨石油作为一种能源与20世纪历史变迁的关系,视角新颖,观点独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陆地 《风景名胜》2008,(6):16-16
事件三峡工程投运后折算减排二氧化碳2亿吨。新华网报道,截至5月9日,三峡工程累计发出清洁水电2230亿千瓦时,加之三峡水库蓄水后通航能耗降低、货运量增加,相当于为国家节约9000余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亿吨,三峡工程节能减排成效已经充分显现。三峡工程的建设运行进步改善了中国的能源结构,减缓了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工程已投产装机容量1540万千瓦,相当于全国水电装机的10%。施工区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4.
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是社会稳定的依托。石油高校的学生担负着勘探、开发、运用及保障我国能源的重要使命。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能源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当前石油高校保证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4,(14):10-10
复兴美国石油业的人 大陆资源公司拥有的石油储量为10亿桶,而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哈罗德·哈姆是自纳尔逊·洛克菲勒以来美国石油业最重要的人物。他重塑了这个行业的面貌。哈姆的职业生涯从加油站员工开始,随后他组建了运输公司给油田送开采必须的水,接着他组建了自己的石油公司。哈姆运用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从更为密实的岩石中开采石油。这个创新改变了一切。页岩石油和天然气的大规模开采,使美国实现了能源自给。  相似文献   

16.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0,(21):10-10
BP发家史 英国石油公司(BP)近些年努力美化自身形象。它的黄绿色标识散发着质朴的亲切感,“超越石油”则表达了它发展可持续性绿色能源的愿望。然而,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使得BP的形象一落千丈,甚至危及该公司的生存。1901年,一个名叫威廉·诺克斯·达西的澳大利亚裔英国矿业大亨获准在伊朗西南部的不毛之地勘·达西的澳大利亚裔英国矿业大亨获准在伊朗西南部的不毛之地勘探石油。  相似文献   

17.
宋代照明燃料取材广泛,有植物本体、动植物油脂、石油、蜡烛等。这反映了宋人对能源的科学认识和充分利用,也反映了宋人能源应用技术的进步。宋代的照明燃料分为三类:植物类、油脂类和蜡烛。宋代有直接用植物做燃料的,较多使用的是动植物油脂燃料,还有用石油和蜡烛做燃料的。照明燃料的价格基本是灯油最廉价,其次是松明,蜡烛最奢侈,因此宋人使用最多的燃料是灯油,社会上层则较多使用蜡烛。  相似文献   

18.
动向     
重点石油暴利税开征传言已久的石油“暴利税”终于以“石油特别收益金”名义开征。4月4日,中石化、中原油气、石油大明三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自2006年3月26日起国家对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因价格超过一定水平(每桶40美元)所获得的超额收入,将按比例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据推算,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能源巨头每年将上缴的“暴利税”约300亿元,其中中石油一家将占200多亿元。有分析人士表示,征收特别收益金可能标志着国家一整套成品油定价体系方案将择机出台。事实上,对石化企业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在财政部已经酝酿许久,这次出台特别收益金政策相当于把垄断行业所产生的暴利收归政府支配。  相似文献   

19.
石制品经使用废弃后会经历漫长的后埋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石制品表面可能会产生和人类使用痕迹相似的微痕。关于石制品表面的后埋藏微痕实验研究,是通过实验模拟石制品的埋藏环境与过程,观察石制品表面因此而产生的后埋藏微痕,将之与使用微痕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区分二者。当前有关石制品埋藏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埋藏及扰动、水流搬运活动和踩踏行为三个方面,较为全面的后埋藏实验研究对于提高石器微痕分析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西“煤变油”的历史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变油”即科学意义上的煤制合成油。煤直接液化首先于20世纪初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实现,1923年,德国化学家又研究出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山西的煤炭资源遍布全省97个县市,储量多、煤质好、埋藏浅、煤种齐全,得天独厚。但是,山西却没有石油。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山西就开始了“煤变油”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