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桑奇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他要立志成为社会的“吹哨人”,要把政府刻意隐瞒人民的信息公诸天下。  相似文献   

2.
最新一期的《外交政策》杂志刊登了《维基解密怎么就搞砸了——朱利安·阿桑奇及其秘密帝国的黯然衰落》一文。文章认为,从一个拥有公信力,并以“我们代表着新闻业的未来”为核心竞争力的民间组织,到如今演变成阿桑奇一个人的肥皂剧,维基解密当前的困境是几大战略失误共同酿成的  相似文献   

3.
科雷亚出手的真实目的是表达对美国的怨恨41岁的澳大利亚人阿桑奇,似乎一辈子都在制造麻烦。他16岁成为网络黑客,20岁就因非法闯入一家公司的网站而被捕,35岁创办"维基解密"网站,泄露多国政府大量机密,成了相关国家政府的眼中钉,卷入100多场官司。39岁,他因在瑞典涉嫌强奸和性骚扰遭国际刑警组织通缉。他向  相似文献   

4.
《南方人物周刊》2014,(29):12-12
在被英国警察堵在厄瓜多尔使馆两年后,阿桑奇有望重获自由。  相似文献   

5.
《南方人物周刊》2011,(19):12-12
据《每日电讯报》6月5日报道,阿桑奇声称维基解密未来将公开更多的机密交件  相似文献   

6.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3,(1):24-24
“遏制持枪坏人的惟一办法就是有持枪的好人。”——美国最大的私人枪械持有者和生产商组织全国步枪协会近日建议,在全美每一所学校部署持枪警察以遏制校园暴力。此言论被批“不负责任”任何愿意使用适当的步骤和我交谈或者向我保障有一条安全出口的人。大门对你们一直都是敞开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已经宣布维基解密将在2013年公布“与世界上所有国家”有关的机密文件100万份。6个月前他逃到伦敦的厄瓜多尔大使馆避难。最近.面对上百名追随者和世界各国媒体,这位著名骇客在大使馆的阳台上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7.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1,(14):12-12
全球最有影响100人《时代》推出今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当选人物不一定是最有权力或最有钱的人,而是一群使用想法、洞察力和行动,对民众产生实际影响力的代表。经济学家约瑟夫·史蒂格里兹、德国总理默克尔、“维基解密”创办人阿桑奇等都在名单上.  相似文献   

8.
刘淑贞 《神州》2012,(16):329-329
经常听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你说你的他做他的,无论你怎么说,他就是不听。”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这就是师生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9.
姚永 《神州》2012,(21):34-35
在李唐王朝,有两位伟大的悲剧诗人一直为人所关注,其中一位就是被誉为“诗圣”的杜甫,他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时代造就了他的悲剧,使他生活无着落,入仕也为难,颠沛流离,终其一生;但同时也造就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成就了他“诗中圣哲”的美名。另一位就是李商隐,正如他的诗一样,他一直是个扑朔迷离、让人欲说还休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我父亲汪小川自离休直到身体状况完全不支为止,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埋头写作。我偶尔在夜里两三点钟看到过他在灯下伏案笔耕不辍,搞不清他是尚未入睡还是已经起床。我佩服他的勤奋,却没有关心过他写的是什么。从小到大,我们眼中的父亲不是写字就是看书,我们已经习惯了。  相似文献   

11.
季羡林纪事     
明红 《文史春秋》2004,(8):51-54
季羡林老先生的寓所在北大未名湖畔朗涧园13号。他家里除了书,便没有更多的空间了。他是为书而生,为知识而活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求知”。  相似文献   

12.
季羡林纪事     
土木 《文史月刊》2004,(12):37-42
季羡林老先生的寓所在北大未名湖畔朗涧园13号。他家里除了书,便没有更多的空间了。他是为书而生,为知识而活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求知”。  相似文献   

13.
心曲 《南京史志》2009,(1):30-30
心曲姐姐: 你好!我的儿子今年14岁了,但是上课就是容易分心,懒懒散散,厌倦学习,作业马虎潦草,成绩很不理想。我给他讲道理,呵斥他,也找老师同学了解情况了,就是没多大的改变,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看书上说的好像是动机缺乏,请问我怎么样能激发起他的动力啊?  相似文献   

14.
陈皓 《大江南北》2023,(4):39-41
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怀着对农民画艺术的挚爱,一辈子做了一件事,这件事一干就是40多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博里农民画艺术。他创建博里农民画院,指导农民绘画。他还创造性地将农民画与刺绣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刺绣风格,带领村民致富,绘就醉美乡村。他就是江苏“最美基层干部”潘宇。  相似文献   

15.
三岁多的儿子对数字一点也不敏感,每次我教他从一数到百,他不是数不好,就是常常数错。更不用说那些简单的加法,减法了,对于他,简直就是天梯,特难爬。为此,我心中常  相似文献   

16.
他,1950年入朝作战当上了一名卫生员。回国后,毅然放弃了在遵义地区医院工作的优越环境,来到了缺医少药的息烽县,在医疗战线上辛勤耕耘,一干就是38个春秋。对此,无怨无悔。如今,他已满头银丝,仍然在为息烽医疗事业做奉献。他就是县人民医院外科医生李国良,人们称他是息烽外科第一把刀。  相似文献   

17.
“一个16岁的孩子,一边卖烧烤一边谋划了两年,所谋之事就是为了杀掉他身边仅有的两个亲人,他的父母亲,结果,他只成功了一半,只是杀掉了他的母亲,而也许是因为过几天就是父亲节的缘故,他的父亲捡了一条命,这是老天爷在捉弄还是人间伦常惨剧的又一次重复?……”  相似文献   

18.
严农 《文史春秋》2005,(2):25-27
1936年,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还有一种事对我有影响,就是本地一所小学来了一位‘激进派’教师,说他是‘激进派’,是因为他反对佛教,想要去除神佛。他劝人把庙宇改成学堂。大家对他议论纷纷,我最佩服他,赞成他的主张。”这位“激进派”教师,就是李漱清。李漱清1874年生于  相似文献   

19.
《文史天地》2011,(6):94
娄师德在他弟弟外放做官的时候让他弟弟低调,他弟说:"就算别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娄师德说:"这样还不行,你擦掉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你要能让别人消除怒气你就应该让唾沫在脸上自己干掉。"这就是  相似文献   

20.
能屈能伸,这就是真正的政治家。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那段岁月,是他人生中最失意且又极其难熬的日子——受排挤,遭打击,挨批判,被撤职,经历了诸多磨难,心情很不舒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在中央苏区过了四年的小媳妇生活。"这段难忘的岁月,让毛泽东刻骨铭心,此后他曾多次提及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