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路生 《丝绸之路》2004,(4):45-47
林则徐(1785~1850),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在他谪戍新疆近三年的时光里,足迹遍布新疆大地,体现了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关心民间疾苦、“唯民邦本”的伟大情怀。西行路漫漫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白雪共难消。1841年6月28日,清朝道光皇帝下诏将此前中英失败的罪责全部归咎于林则徐,革去了他的四品卿衔,和邓廷桢一起发配到新疆伊犁,要他们“效力赎罪”。林则徐接旨后的第二天,便告别了镇海军营,踏上了西行的戍途。路上,黄河河南段决口,道光又下了一道诏书,要林则徐去…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家书     
沈炳尧 《文博》2001,(1):58-64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十六年进士。任湖广总督时,查禁鸦片卓有成效。后被委为钦差大臣,至广东查禁鸦片输入,于虎门焚烟,并与邓廷桢严密设防,击退英军入侵。后被投降派诬害,革职充军新疆,是清末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林文忠公家书》系浙江省博物馆珍藏,未曾刊布于世。内载林则徐遣戌新疆伊犁途中及至伊犁戌所后所作寄至陕西西安的家书五通。  相似文献   

3.
邓廷桢家族宗祠碑刻■文/杨献文南京城西南隅,愚园遗址边一小巷———学智坊,有一排平房,计8间,为清代遗留下来的木结构青砖小瓦建筑。它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与林则徐并肩抗英禁烟的著名人物邓廷桢后裔居所。其中邓廷桢第六代孙女邓洁、邓勤玲自己居住的10...  相似文献   

4.
民族英雄林则徐抗御外侮,销烟禁毒,在我国几乎无人不知,妇孺皆晓。但他在治水抗洪,为民除患的斗争中亦屡建功业却鲜为人知。笔者最近访问了开封郊外黄河下游的“林公堤”,参阅了林则徐抗洪治水的历史资料,访问了有关专家、学者,了解到这位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一位抗洪英雄。  相似文献   

5.
虎门销烟是在钦差大臣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的共同配合下完成的。关于这三个人的品阶及相互关系,在目前的很多资料中都莫衷一是。本文利用详实的历史资料考证了林则徐、邓廷桢和关天培的官职品阶及相互关系,进而通过对虎门销烟人物关系的辨析,揭示了清代的官员制度及其内在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一年跑九座边城,行程三万余里,踏遍天山南北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相似文献   

7.
黄前进 《贵阳文史》2009,(5):47-48,49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向我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钦差大臣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坚决禁烟,坚决抗战。10月3日,虚骄昏愦的道光皇帝,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继任钦差大臣的是投降派琦善.到达广州后,撤除防务,遣散水勇乡勇,  相似文献   

8.
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谪戍新疆前后,写下 了大量激备忧思的爱国诗篇。本文从中选取一些典型章 节,鉴赏其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破译其“苟利国家生 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愫。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同时,他爱国为民的情怀也始终贯穿着他的从政生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林则徐一生的真实写照,这种融入血脉的爱国情怀与他父亲的谆谆教诲及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林则徐之父林宾日(1749-1827年),原名天翰,字孟养,号晹谷,籍贯侯官。岁贡生,一生未仕,以教读为业,主持将乐县正学书院讲席达十年之久。其为人正直耿介,学养深厚,且教子有方。1827年,他携眷由福州启程,本想与儿子共享天伦,不料行至衢州,突染疾病去世。林则徐悲痛不已,遂作《先考行状》。  相似文献   

10.
邹子澄 《文献》2024,(2):156-171
虎门之战时期,林则徐指责琦善在筹防与交涉两方面举措失当的一封家书曾广为传抄。由于该信真伪在当代颇受质疑,故而多为近来治鸦片战争史的学者所忽视。然而此家书的真实性,在当时便由李星沅向邓廷桢确认,且其作伪难度无法与民国时期集中伪造的林氏家书相提并论。事实上该“伪家书”是两个月间分数次记下的两封家书的摘录。新见的另一封林则徐家书,同样表达了对琦善诸般措置的不满。林则徐很少在与官员通函中表露的真实想法,在两封家书中都有直接吐露。这是认识他在促成怡良最终弹劾琦善前内心想法变化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1.
林则徐(1785—1850),这位被全国和世界人民所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因他的坚决禁烟抗英,捍卫国家主权,遭到清廷当权者诬陷、排挤,而被贬斥流放。正如李兴盛教授所说:“流放是对人的肉体与精神,人的创造力与天才的一种摧残。它给流人带来了巨大苦痛,但是流人却在巨大的苦痛中,对开发边疆、传播中原文化为主体的流人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流放中的艰苦对天才的产生又起到了玉成的作用”(《黑龙江日报》2008年5月23日)。本文就林则徐在新疆“泪洒冰天,血沃塞土”(李兴盛《东北流人史自序》)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任我行 《湖南文史》2012,(11):28-29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用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林则徐和夫人郑淑卿一共生育了8名子女,在这些子女中,二女儿林普晴最为人们称道。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用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林则徐和夫人郑淑卿一共生育了8名子女,在这些子女中,二女儿林普晴最为人们称道。  相似文献   

14.
在1985年纪念中国近代杰出爱国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00周年之际,美籍华人周锐先生委托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将自己在海外购得并长期收藏的一件林则徐真迹信札赠献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这封长6页、计872字的完整书信,是近年来关于林则徐真迹  相似文献   

15.
1838年,湖广总督林则徐查禁鸦片卓有成效,旋即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屡次打退英军武装挑衅。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民族英雄林则徐严禁鸦片不但无功,反而遭到投降派的诬害而有“罪”,被腐败无能的清廷革职流放,最终遣戍西域(新疆)伊犁惠远罪“赎”。1842年10月21日,林则徐经星星峡进入新疆,12月抵伊犁惠远。在新疆,怀着一颗爱国心的林则徐不顾自己身处逆境而体察民情,关心民瘼,兴修水利,垦辟屯田,为新疆的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林则徐的遗惠功在黎民,利归百姓。1844年夏,林则徐认捐承修伊犁阿齐乌苏大渠龙口工程,历时4月有余,用工10万余个,终于修成了大渠。工程竣工通水后,改善了当地人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状况,农业生产受益匪浅。当地各民族老百姓不忘林则徐的恩惠,把伊犁阿齐乌苏大渠称为“林公渠”,以示对林则徐的怀念。阿齐乌苏大渠竣工时,道光皇帝曾嘉奖渠工有功人员,但是林则徐榜上无名。林则徐全然不顾这些,随即于1845年1月奉命赴新疆南部各地勘察屯垦事宜。一路上,林则徐深入屯地,访问百姓,体察民情,并与维吾尔、哈萨克等各民族百姓结为好友,他盛赞新疆各民族人民勤劳勇敢,称他们为“如此好百姓”。...  相似文献   

16.
吴望伋禁烟     
徐志根 《古今谈》2002,(2):51-52
烟毒不仅新中国严禁,就是在清政府和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也是禁止的。清朝的有识之士当时曾指出国家三害:“鸦片、八股、小脚”,烟毒即居其列,而民族英雄林则徐大刀阔斧地禁烟,更被载人史册。  相似文献   

17.
距今一百三十二年前,当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杰出的政治家林则徐逝世后,一副敬挽林则徐的著名长联,在封建士大夫们中间广为传颂:“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庙堂依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写下这副长联的,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左宗棠。④左宗棠为什么如此推重敬仰林则徐?说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文史博览》2013,(4):38-38
郑成功于康熙元年(1662)率将士数万人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但颇令人费解的是,隔海相望的目本竟也将郑成功奉为“民族英雄”。文史学者研究了日本人特殊的考虑。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初,面对国民党吹嘘为“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定利用分化敌人的方式来突破长江防线。因此,争取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起义,成为分化长江防线的一个重要步骤。鲜为人知的是,林遵还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侄孙。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林则徐与当时东阁大学士陕人王鼎及其族弟王益谦的关系渊源鲜为人知,更难得的是林则徐与王家来往留下了珍贵文物。 王鼎(1767—1842)字定九、号省崖,陕西省蒲城县人。清嘉庆元年(1796年)中进士,历任礼、工、吏、刑、户五部侍郎、尚书、顺天府尹、河南巡抚、直隶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