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人多以为中原的葡萄种植系汉代张骞通西域时携回 ,其实这是一个不符合史实的误会。汉武帝建元三年 (公元前 1 38年 )张骞第一次西行时 ,经过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 ,知其地盛产蒲陶(葡萄 ) ,“以蒲陶为酒 ,富人藏酒至万余石。”(《汉书·西域传》)但并没有迹象表明他曾把葡萄种子带回中原。汉武帝太初四年 (公元前 1 0 1年 )李广利率军破大宛返回长安后 ,汉廷又数次遣使抵大宛等国 ,求其奇物 ,“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 ,汉使采蒲陶、苜蓿种归。”(《汉书·西域传》)至于这位采回葡萄、苜蓿种子至中原种植的使者为谁 ,史…  相似文献   

2.
“无半”是高昌国时期吐鲁番盆地的一个县。哈拉和卓89号墓葬出土章和十一年(541)“都宫下交河郡司马主者”与“柳婆、无半、盐城、始昌司马主者”的文书,证明“无半”是县。《太平广记》引《梁四公记》称:“蒲桃,七是林,三是无半”。无半葡萄被当作贡品运往中原。关于“  相似文献   

3.
西域葡萄药用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吐鲁番出土的回鹘《杂病医疗百方》为依据,结合阿拉伯医籍《回回药方》的有关记载,通过对葡萄药用医方,尤其是西域葡萄药用特点的研究,探视了东西方化的交流,特别是中医及波斯医学对维吾尔族医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域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荣新江东汉初,班固著《汉书》,始立《西域传》。他给“西域”下的地理定义是:“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表明所指为今新疆南疆地区。但《汉书·西域传...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管子.禁藏篇》中写道:“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衣食之所生,水与土地。”土地的重要性也为各朝代有识之士所认同,故历代所编志书对土地及其相关资料都有记述。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汉书.西域传》记载: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自此而后以迄于清,历代著作多以西域名之。自西汉于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列入中国版图,成为我们统一多民族祖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千…  相似文献   

6.
从古至今,中国学者对新疆(古称西域)地名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时期,为明代以前。这时期的主要地名文献有《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突厥语大词典》等。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地名专著,主要是一些以游记、考察为主的具有地名文献意义的地理著作。  相似文献   

7.
李炳泉 《史学月刊》2008,(12):125-127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在这条史料中,不仅提到西域都护置于汉宣帝时(拙文《关于汉代西域都护的两个问题》,见《民族研究》2003年第6期),而且还提到西  相似文献   

8.
敦煌[2]西域之南山[3]中,从婼羌[4]西至葱领[5]数千里,有月氏余种[6]、葱茈羌[7]、白马[8]、黄牛羌[9],各有酋豪,北与诸国接,不知其道里广狭。[10]传闻黄牛羌各有种类,孕身六月生,南与白马羌邻。[1]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所谓“西域”均系广义的“西域”,亦即敦煌以西的广大地区。但按照这一概念编纂“西域传”的除《汉书》和《后汉书》外,仅《魏书》、《南史》和《北史》三史,其余各史的“西域传”,包括后来的《旧唐书》和《新唐书》,均将西域事情并人“西戎传”了。其中,《隋书》和《新唐书》虽有“西域传”之名,描述的范围其实与…  相似文献   

9.
哈密向无志书。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钟方以副都统衔充任哈密办事大臣,为“信今而传后”,“恐日久累牍霉烂”(《哈密志》序)而首创修志。凡五十一卷。 钟方于道光二十六年闰五月到任,十月志成。创志之功,自不待言,对保留西域诗文,亦卓有见地。《哈密志·凡例》云:“诗文笔记之类散附山川、庙宇、古迹之后,不别为《艺文志》,以便省览。”故《哈密志》所载西域诗均录《舆地志》之后。所载八人诗作,凡二十七首。作者是:  相似文献   

10.
自《史记》开始,记载西域的国家、部落就成了各朝正史必不可少的章节。在二十四正史中,以《西域传》为名对西域各国、各部落史料记述的有七部,分别是《汉书》《后汉书》《魏书》《隋书》《北史》《新唐书》《明史》。这些正史的编纂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史料和西域知识及政治版图的属性,对西域的国家和部落做了或详或略的记载。随着中西方交往的不断加深,作为正史的《西域传》也必会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葡萄美酒丝路春我国是曲蘖酿酒的故乡,葡萄酒是汉唐以来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舶来品,葡萄洒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和小亚、中亚地区。《史记·大宛列传》中有“……宛(今撒马尔罕)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其中就包括我国新疆地区,史载龟兹(今库车)丰产葡萄酒,经十年不败,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大将吕光攻下龟兹,士卒纵情畅饮,不少人落入酒窖淹死。我国内地在周朝时期已有原生葡萄,《诗经》中所说的“薁”、“蘡”薁”,“葛藟”等,都被研究者认为是至今还在有的山林中生长着的“野葡萄”品  相似文献   

12.
陈诚《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是明代唯一的使西域的亲历记录。明人四裔之书,凡涉西域者,无不以之为根本材料,清修《明史》,其《西域传》亦多所采摭。但对此书的认识与研究,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身怀西域“达瓦孜”高空走绳绝技,数百次在国内外成功进行高空表演,并两次刷新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新疆小伙子阿迪力,是一位传奇色彩很浓的人物。 “达瓦孜”第六代传人 新疆(主要在喀什一带)“达瓦孜”高空绝技,古称“走索”、“踏软索”和“高绳伎”,已有2 000多年历史。《汉书》、《史记》记载,汉武帝举行盛大庆典以“百戏”招待贵宾,其中就有西域的“走索”。走索源于西域民间,汉代曾传入中原并盛行一时。有一段神话传说:有个妖怪占领了西域一座城市,把百姓们赶出了城。妖怪封了三个城门,只留一个门让群妖把守。一位叫达瓦孜…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对外国的游览和了解,可推溯到一千多年前.其实,从客观上讲,唐僧到西天取经,也带有旅行的成份.因而,史书《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或称《西域志》、《西域传》、《西域行传》、《玄奘别传》和小说《西游记》,亦可看作是海外游记专著之始.《西域记》是由唐释玄奘(602—664)口述,释辩机编的,共计十二卷.唐释玄奘是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附近)人,俗称唐僧,通称三藏法师,佛教法相宗创始人.辩机为道岳法师弟子,曾参与玄奘译经,后被腰斩.书成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以玄奘赴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带)求法亲历和闻见的138个城邦、地区、国家为目,记其历史、地理、交通、物产、民俗、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情况,共12万余字.范围西抵今伊朗和地中海东岸,南达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北至中亚南部和阿富汗北部,东迄中南半岛和印度西亚一带.此书既是研究佛教、中国新疆和中亚、南亚社会历史与中西交通的珍贵文献,也是窥见各国名胜古迹、风光风物、民俗风情的开山之作.书中所记阿耆(焉耆)、屈支(库车)和波谜罗川(泊米尔)、恒逻斯城(江布尔)等,多为史传所未载,有裨于唐西北民族与地理的研究.而且对摩揭陀国事叙述特详,尤为治印度史所必不可缺.现代学者对印度王舍城旧址、鹿野苑古刹、阿旃陀石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石榴树已绿遍黄河上下,石榴花已映红大江南北。新疆叶城、陕西临潼、山东枣庄、安徽怀远和云南蒙自的石榴,更闻名遐迩。特别是临潼石榴,还有“甲天下”的美名。如今,在居家院落,在名胜园林,在田间地头,都有石榴树枝干绞结、细叶繁茂的身影.夏天,翠叶托出橙红的花团,鲜艳耀眼,令人陶醉;金秋,红皮果实在叶丝中绽露笑脸,为中秋之夜增添节日的欢情. 也许不少人并不知道石榴的来历,不知道它是两千多年前从西域传人的。公元前139年和119年,西汉使臣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的石榴、葡萄、苜蓿等随之传入中国。《初学记》引晋张华《博物志》:“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  相似文献   

16.
清一代康乾盛世,雄才大略的乾隆帝弘历在平定新疆准噶尔贵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同时,对新疆的地名研究和全国疆域地图的测绘,也相当重视。 乾隆帝在位期间(1735~1796),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成新疆第一部地名志《西域同文志》和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新疆第一部通志《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以下简称《西域图志》)。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元史研究成果丰硕的一年,无论是著作还是论文数量,都远远超过往年。其中,出版的学者个人论文集有陈高华《陈高华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与《元史研究新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人民出版社)、王《西域南海史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中  相似文献   

18.
郑志刚  林爱国 《世界》2005,(3):20-24
“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汉书·地理志》)敦煌,位于甘肃省西部偏南,前有阳关,后有玉门,南枕祁连,襟带西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  相似文献   

19.
元人苏天爵选编的《国朝文类》记载说:元代的军器,“其精者有西域炮、折叠弩,皆前世所未闻”。“西域炮”也叫“回回炮”,是元代对西域伊斯兰国家一种发射石弹、石头攻击城堡和防守要塞的武器的称呼。这种武器在西亚、中亚、欧洲、非洲等地通称为射石机。由于中国古代的炮也是“以机发石”,其功能与伊斯兰国家的射石机极为相似,因而在伊斯兰国家的著作中,也称中国古代的炮为射石机。 回回炮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的呢?《元史》记载说:“阿老瓦丁,回回氏,西域木发  相似文献   

20.
关于地方志的“越境”问题,我在《新疆地方志》1990年第二期曾就《文艺志》所遇到的问题谈了几点看法,引起同行们不同的议论。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联着当前的修志工作,由于受到这些议论的教益,感到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 我们知道,新疆从西汉神爵三年(前59年)建立西域都护府以来的两千多年中,新疆之“境”在历代的伸缩变化既多且大。为具体说明变化的实况,现抄引几段史料: “前汉西域都护统属地区:1.乌(禾宅):在阿富汗之巴达克山。2.难兜:在巴达克山西。3.大宛:在今费尔干。4.休循:在捐毒之西山中。”(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第一章第五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