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物、礼物交换与文化——评阎云翔《礼物之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咏昕 《民俗研究》2000,(1):153-157
礼物和礼物交换是文化人类学的关注中心之一,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又有丰富义涵的文化现象,并且广泛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莫斯(Marcel Mauss)是第一位研究礼物交换的人类学家,他在他的名著  相似文献   

2.
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体现了社会公平,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地区免费叉务教育,政府是"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相关立法,并通过政策、财政、人力等方面的倾斜,促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要重点关注农民工、农村女童和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以及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决策层与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从现实问题的研究而追溯历史渊源,涌现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温锐、游海华著)一书,以农村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广大农民的流动为切入点,依据大量而翔实的史料,对20世纪  相似文献   

4.
詹全友 《民俗研究》2001,(3):181-184
民俗不仅仅只是一种民间自我传承的文化事象,它还是一个民族自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精神风貌和世界观的一种行为方式。一个民族优秀的合理的民俗文化能否有效地传承下去,既是该民族群体凝聚力的标志。也是该民族文化生命力强弱的测量器。中国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自身独特的民间文化事象,演绎了境内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难分却又诣趣分明的万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多元化、市场化、非集中化、流动性特征,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风险多元化、复杂化,社会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风险,深刻解析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风险存在的深层原因,以深入探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成一农  孙波 《清史研究》2023,(5):144-156
<正>杨斌《流动的疆域:全球视野下的云南与中国》(以下简称《流动的疆域》)是作者在其2004年美国东北大学历史学(世界史方向)博士学位论文《季风之北:彩云之南:云南的形成(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十世纪)》基础上整理出版的。英文版最初于2008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电子版,后于2009年出版了纸本,2021由台湾八旗文化出版了中文繁体字版。  相似文献   

7.
作为明清易代特殊历史情景下衍生出的一个独特士群,明遗民的存在始终对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乃至此后相当长时期内清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清初的明遗民这一关涉面甚广的历史文化现象,素为学者所关注,尤其近几年来,屡有研究成果问世。2009年7月,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孔定芳博士推出的《清初遗民社会——满汉异质文化整合视野下的历史考察》(42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堪称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8.
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以其传、颂、图三位一体的编撰方式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别具一格,正因为如此,《列女传》文本及其图像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其文本(语言文字)与图像的关系问题。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列女传》文本与图像中,其语图关系的紧密程度也有所区别。一方面,《列女传》中语象与图像在这种相互模仿、相互斗争的模式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语象与图像结合程度的不同也带来了叙事强度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中苏关系破裂是当代中国史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从西方视角特别是《中国季刊》所刊发的文章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大多立足于国家利益发展来看待中苏关系问题。因此,他们认为个人因素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意识形态论战只是中苏关系破裂的表象,核心问题是中苏国家利益冲突,其中政治和军事因素是中苏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西方学者对中苏关系的分析既有一定的客观性,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没有分析共同利益对中苏关系的聚合作用,分析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冷战时期西方国家对中苏关系发展走向的期待等。  相似文献   

10.
伴随《论语》在儒家经典的地位的上升,以目录学为观察视角探析《论语》在众多的目录著作中由最初的"经之附庸",逐步发展为一个固定类目,梳理《论语》类目在目录著作中的分合衍化,在经过了先秦两汉、魏晋至隋、唐宋、明清四个阶段后,由《论语》类目发展为"四书"类目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时时闪烁着中庸思想的智慧光芒,诸如追求中正,崇尚中和,讽刺偏颇,讲究变通等等,这些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对我们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更是大有裨益,因此站在中庸视野下解读《诗经》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领导的抗战引起中外各界广泛关注,《中央日报》是国民党机关报,在马部抗战期间,以国民党中央政治利益诉求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党报"喉舌"功能,对马部抗战进行全方位报道,主导了当时的抗战舆论宣传。通过梳理《中央日报》对马部抗战的报道来探讨南京国民政府的立场、观点及在新闻舆论引导和抗战动员宣传方面的策略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蓝鼎元视野下的清初潮汕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潮汕地区是中国特殊的边疆地区,其独特的地理和社会条件,使潮汕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内部存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平衡,又导致中央的一些决策与潮汕地区的区域利益和发展道路产生尖锐的矛盾。本文通过清朝初期担任潮汕地区地方官、熟悉潮州民俗民情的蓝鼎元对潮汕社会的详细评价,剖析了清朝初期潮汕地区的社会、经贸问题和耐人寻味的大众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诗经》的婚恋悲剧,多是追求自由与专一的悲剧,这其中固然有礼制的原因,但并非是最根本的。西周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使女性失去了拥有基本权利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男权凌驾于女权之上,进而演化成整个社会的男权集体无意识。女子的婚恋悲剧就是由于女权被男权剥夺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世界历史》2012,(1):144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年会文集,是遴选出的优秀论文和摘要的汇编,共设六卷,即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经济.管理学科卷、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庄新 《文史天地》2023,(4):38-42
<正>《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是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在19世纪中前期(1832年5月)在华(广州)创办的重要综合性英文丛报(刊),其中有当时在华西人观察中国的一手史料。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为西人所广泛关注。《中国丛报》上便刊登了大量西方人对上海的知识报道,其观察视角和潜在的知识结构体现出19世纪西方现代化进程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7.
唐宋社会有所区别。经过五代十国之分裂,宋重新统一国家,需重建社会道德体系,在对妇女的规定方面树立了列女形象。两《唐书·列女传》与《宋史·列女传》中列女的不同体现在“取材数量”、“选择标准”、“命运”兰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王琦 《黑龙江史志》2013,(11):164+166
本书既包括极具现实操作性的步骤和程序,又包括许多来自作者进行田野调查所详述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写此书的目的正是考察在撰写和使用人类学田野笔记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同写作程序,从而对已有的人类学研究的前提和程序概述进行相关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林之奇《尚书全解》是第一部援《学》、《庸》和理学思想系统阐释《尚书》的著述,他极力反对象数学的诬妄,高扬了作者唯物及无神论精神。林氏激烈批判了王安石《新经尚书义》的穿凿附会,以经学为武器展开了对占统治地位的新学的思想斗争。该书对其后《书》学研究有着引领和指示方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批评理论是解读现代诗歌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拟用新批评所提倡的"细读法"对《鱼尾狮旁的尤利西斯》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诗中的张力、意象、语境以及朦胧美等写作技巧,从而领悟诗人是如何协调矛盾的双方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达到烘托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