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亿钧 《新疆钱币》2004,(3):184-190
丝绸之路,以其历史年代之悠久,跨国路线之长远,政治经济情况之复杂,而称于世。它包涵了极其深厚的化底蕴,甚至带有某些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国内外各方面的人士,其中有一批学对它进行长期的考察、研究、论,形成了“丝绸之路学”。“丝绸之路钱币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深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粤西“陶瓷之路”考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浩瀚的南海,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而粤西海域则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古代,她是中国海路与东南亚、中西亚及西方各国沟通往来的必经之域。“海上丝绸之路”又有“香料之路”、“陶瓷之路”等美称。这里仅就粤西地区考古发现的陶瓷器及有关器物,对该区域“陶瓷之路”作一些考察。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国连接亚、非、欧的商业贸易路线,它先在域内形成再延伸到域外。是我国对外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名称由十八世纪德国人李希霍芬所起,此前国内有不同的称呼,或称阳关道,或称茶马道,或叫玉石路。“丝绸之路”又可分为草原丝路、沙漠丝路、西南丝路和海上丝路等。  相似文献   

4.
“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郑一钧1994年2月21日至26日,为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泉州三周年纪念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机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等八个主办机构联合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了“海上丝绸之...  相似文献   

5.
说“夷民”——读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简中,有关身份制的材料不少,“夷民”即为其一。“夷民”一词,汉魏史籍虽然常见,但含义与吴简不尽相同。 汉魏史籍所见“夷民”,一般均指少数民族人民。而吴简所见“夷民”却应与兵有关,至少也应是官府控制的一种特殊依附人口。据《吴书·陆逊附子抗传》透露的信息:所谓“夷民”、“夷兵”,有可能是孙吴地方官府或私人控制的一种少数民族“民兵”。 正因为是少数民族“民兵”,所以既可以称为“夷民”,又可以称为“夷兵”。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脚步声中,甘肃丝绸之路协会和《丝绸之路》杂志已走过了10个年头。此时,回顾过去走过的一段路,展望未来的发展,我想是不无意义的。记得,那是1992年的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如一声春雷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地处内陆的甘肃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当时的形势喜人又逼人,正如时任甘肃省省长的贾志杰同志所讲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不在改革中崛起,就会有被改革淘汰的危险。这种紧迫感在当时的经济界和文化教育界都是共同的。为了扩大甘肃的对外开放,加快改革步伐,甘肃的同志响亮地提出了“弘扬丝绸之路传统,重振丝绸之路雄风”的口号。甘肃丝绸之路协会和《丝绸之路》杂志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诞生的。甘肃地处丝绸之路黄金地段,如何加强丝绸之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时的省委书记李子奇同志提出,丝绸之路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问题,便是一篇大文章。丝绸之路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组织大家把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好这篇大文章,对于深化我省的改革,加强我省“两个文明”的建设,都是很有意义的。子奇同志的这段话,表达了教育、文化、旅...  相似文献   

7.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的《凡物流形》篇中见有“姊”、“練”二字。“姊”字亦见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之《三德》篇,本文认为均当读作“际”,训为接或至。关于“觫”字,本文认为当读作“陈”,训为敷、布或施。同时,本文还对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篇所见之两例“涑”字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8.
2013年10月下旬,受韩国庆尚北道邀请,我有幸考察新罗故地,并参加庆尚北道、《庆北时报》主办,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承办,韩国海洋财团、韩国海洋大学、庆州市协办的“海洋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 为拓展丝绸之路文化,庆尚北道成立专门办事机构--“韩国丝绸之路项目部”,负责人是金南镒先生。2013年7月,我们在兰州大学举办的“敦煌和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相识,新罗故地见面,很高兴。寒暄几句,他就满怀激情介绍韩国丝绸之路项目的主要成果及今后计划。2013年最大成果是,3月21日至4月4日从庆州到西安第一批探险队考察(76人,行程5000公里)和7月17日至8月31日从西安市到伊斯坦布尔的第二批探险队考察(24人,行程1.6万公里)。两批探险队耗时两月,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和土耳其,完成对陆上丝绸之路的激情穿越。他们将于2014年举行“海洋丝绸之路全球大长征”。即将举办的“海洋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就是从学术、科学、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9.
杨勇 《四川文物》2023,(4):75-87
长期以来,关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及相关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多以中国境内发现的各种舶来器物或异域文化因素的考察为主,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来自中国汉朝的文物或汉文化因素却少有问津。东南亚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重要区域,在相当于中国两汉时期的考古遗存中,发现了很多汉朝文物,如陶器、铜镜、铜容器、钱币、印章等。这些发现是当时汉文化沿海上丝绸之路向外传播、走向世界的重要物证,也是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走向及汉代海外贸易等问题的珍贵材料。其中,越南中部的秋盆江三角洲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以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上的克拉地峡,是中国汉朝文物发现最为集中的地方。很显然,这几个地方因地理位置特殊,在当时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节点和繁盛一时的贸易中心。从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汉朝文物看,进入东汉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通向东南亚岛屿地区的一些线路。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丝绸之路钱币”?“丝绸之路钱币”这一称呼是否科学?其具体内涵又包括哪些钱币?这在钱币学界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观点:一种是质疑“丝绸之路钱币”这一称呼的科学性,否认其存在;另一种则是随意套用“丝绸之路钱币”这一名称,以致谈论的内容和丝绸之路毫无关系时也随意滥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欧亚大陆桥的重开,“丝路”之热达到了高潮。一些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作家、诗人以及新闻、电视、电影界,发表推出了不少论著、报导和影片,激发了西北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美好愿望和决心。这些论著,诸如成一等的《丝绸之路漫记》、丝绸之路考察队编著的《丝绸访古》、陈良著的《丝路史话》、杨建新、卢苇编著的《丝绸之路》、李明伟主编的《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等都反映了丝路兴衰的历史和至今犹存的文化遗迹。特别是1990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沙漠路线考察、海洋路线考察和草原路线考察等三大丝绸之路综合性科学考察影响最大。我国福建省社科院的伊斯兰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陈达生先生参加了海洋路线的考察,经过十多个沿海国家,而涉足我国福建泉州,召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随后又从欧洲西亚经中亚。并横穿我国西北而到达丝路的最早起点长安,这一考察本身就说明已引起了国外一些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学术界的浓厚兴趣。那么丝绸之路上有没有穆斯林的足迹呢?他们作出了什么贡献呢?我仅就此作一些探讨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10-11日,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在宁波举办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发表论文50多篇。综观论文,会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综合性研究及“申遗”问题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中外关系史专家陈炎先生《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初探》一文指出,“海上丝绸之路”泛指全球东西方通过海洋进行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也是研究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地处浙东平原,东海之滨,早在七…  相似文献   

13.
带有拜占庭货币或丝绸之路沿线其它货币形制特征的金片,是研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材料。金片的发现呈现出中古时期吐鲁番地区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对金片图案类型、风格的考察,能够揭示拜占庭帝国早期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表现及其在东方的影响力变迁,展现吐鲁番或中亚地区的社会生活及中古丝绸之路沿途货币的多样性,为东西方文化传播、融合的研究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4.
应当重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我受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和珠江文化研究会的委托,率领由著名的文史学家、地理学家、海洋学家、语言学家、文化学家、作家和记者组成的“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到湛江市和徐闻县、雷州市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有关历史资料和现场考察,得出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出口港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2014,(15):50-53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本意,一方面是梳理自身的文化根脉,另一方面是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机缘。 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非常关注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定,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察活动。进入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加快了丝绸之路研究、考察的步伐。2003~2004年,又组织两个专家考察团,分别对中国段丝绸之路进行申遗调研,并形成了考察报告,为近年实质性推进中国和中亚国家联合申报丝绸之路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宋文鉴》是吕祖谦编纂的一部北宋诗文总集.吕氏以其大学者和文学家的过人眼光,本着“有补治道”之准则,“采掇英华”,选入300多人的2500余篇诗文,纂成煌煌150卷,涵盖北宋文学的各个阶段、各种体派、各色文人,既博又精.同时,吕氏根据北宋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总集编纂文体分类基础上,或对某些文体重新分类(如诗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日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了解和研究中国的空气在日本越来越浓,关于中国的著作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热”。近年来,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不仅成了学术界热心研究的问题,而且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反响,出现了“丝绸之路”的热潮。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富学 《敦煌学辑刊》2005,4(4):169-177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文化昌盛。为推进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于2005年8月1至4日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了“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有来自12个省市区的7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59篇,其中,民族古文字与文献研究方面的论文有23篇,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论文有23篇,敦煌学及其它方面的论文有13篇。本文对这次学术会议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祁连览胜     
4世纪时,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地段受地方割据政权的战乱阻塞,商贾、僧侣便由兰州经甘南取道西宁,经青海湖北上,翻越祁连山到达张掖或敦煌,开通了“高原丝绸之路”.无数的商旅驼队、使节马帮,一代代地从这里走向西亚、南亚,欧洲.  相似文献   

20.
主编的话     
这一期里又说到丝绸之路。所谓“又”,是指在中国近二十多年里,丝绸之路一再被提到,包括电视专题片、电视专题系列片、专书、专论、图片集;图片集里又分考古性质的、旅游性质的、风光性质的、艺术性质的。更不要说,中国西北地区的许多个案专案,都与丝绸之路有着如丝般的联系。 但我个人的遗憾(遗憾了很久而且一直在遗憾)是:到目前为止,丝绸之路的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