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中日美等国学的艰苦努力,学术界对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有关731部队的细菌研制、活人实验及细菌作战的真相已日益明了。但学术界对另一支十分重要的侵华日军细菌部队南京“荣”1644部队的研究则显得较为薄弱,尽管常石敬一、松村高夫、水谷尚子、近藤昭二、郭成周、高兴祖和王选等中日有关专家学对此都曾进行过相关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二战中,以石井四郎为首的日军第731部队利用中国人民进行试验,研制细菌武器,大肆使用于中国战场。从实验到实战,屠杀了大量中国人民。1933年8月,石井四郎将设在东京的“防疫研究所”秘密迁至黑龙江省五常县的背荫河,利用抓捕的反满抗日人士在这里进行最初的人体细菌试验。属日军在中国细菌实验的初期阶段,奠定了其后731部队大规...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实现其吞并中国、争霸世界的计划,公然违抗国际公法,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南洋地区,相继秘密地建立5支细菌部队,大量生产细菌武器,使用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犯下了罄竹难书的反人类的战争罪。日军北支“甲”1855部队,其总部设在北平(北京)城内,其分部遍布华北各地,山西尤多。而建立较早的,是继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之后在中国建立的第二支细菌战部队。而它的罪恶在新世纪的2001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九一八”事变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才第一次全面被揭露出来。1991年,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在沈…  相似文献   

4.
金成民 《世界遗产》2014,(11):94-97,10
难以湮没的历史 细菌战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的产物.1933年,日军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建立细菌战基地,即“石井部队”,化名为“加茂部队”,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石井四郎任部队长.1936年春季,“石井部队”在平房设营驻扎.1938年6月,日本关东军颁布第1539号命令,将石井部队营区、日本空军8372部队营区和平房镇共120平方公里范围化为军事特别地;同年9月,“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大部分人员、设备迁至平房本部.至此,一座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研究基地正式建成,成为日军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核心机构.1941年,关东军司令下令全军所属部队及机关都采用番号时,“石井部队”正式改称为“满洲第七三一部队”.在1939-1942年的三年时间里,日军在长春、北京、南京、广州、新加坡等地建立一系列细菌部队,七三一部队成为日本细菌武器研究中心和细菌战策划指挥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5.
731部队在细菌战谋划中注重细菌攻击方式的研发,曾进行多种类型细菌炸弹的研究,并通过野外实验验证其攻击效果和杀伤力,逐步改进细菌炸弹类型,最终确定了以鼠疫菌和炭疽菌为主要菌种,以石井式陶瓷细菌弹、HA型细菌弹为主要类型的细菌炸弹。依据美国解密的二战期间日本细菌战档案《汤玛斯.英格利斯报告》和《阿尔沃.汤姆森报告》,参考其中翔实的设计图纸和实验数据,可以进一步证实731部队以进行细菌战为目的开展了长期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和生产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华北(甲)一八五五部队的细菌战犯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在《华北(甲)一八五五细菌战部队之研究》一(载《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1期)中,比较系统地揭露了华北(甲)一八五五细菌部队的组织系统及其进行活人实验、实施细菌战的罪行。本作为前的补充,主要依据档案献,以时间为序,对华北(甲)一八五五部队的细菌战罪行进行更深入、更具体的考察和揭露。  相似文献   

7.
吕鸿 《文史天地》2004,(12):8-12
我军解放大西南之初,在大势所趋的情形下,除许多国民党军大部被歼,少部逃窜外,仍有相当残余部队纷纷宣布“起义”,其中有真的也有假的。所谓假起义实际上是国民党军对撤逃不及的部队,暗自布置下一套“应变”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也就是以后有些“起义”部队相继发生叛乱的主要根源。其实,这时的国民党政府已经彻底崩溃,其军队也基本上人心涣散,分崩离析,除极少数政治思想极端反动者外,其他广大官兵在我党的英明政策感召之下,经过艰苦、细致的  相似文献   

8.
俞霖铃  尹航 《神州》2012,(8):150-150
何谓部队心理咨询?顾名思义,心理咨询就是根据官兵的心理特点,按照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科学的有关知识和原理,有针对性地对各种心理加以疏通和引导,消除心理问题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今部队院校中的“80后”“90后”学员给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方面,身处新世纪军事变革新时期,知识信息大爆炸,使得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学员心理发展水平正处在由幼稚迅速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呈现出鲜明的年龄特征。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部队院校心理咨询工作较为薄弱,部分院校没有开设心理学课程,院校的一些基层干部也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知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提高部队院校心理咨询工作水平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83;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其后,美国境内陆续发现了感染炭疽菌的患者并先后有数人死亡,一时炭疽的阴影笼罩了整个人类。炭疽是什么?炭疽为什么威力如此巨大?许多善良的人或许还不知道,早在六十多年前的多灾多难的中国,日本在华细菌部队就对中国军民进行过惨无人道的炭疽战……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谢忠厚编著的《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的调研报告》,48万字。该书分四部分记述、揭露了侵华日军的细菌战部队的编制、分布;细菌实验和活杀解剖;实施细菌作战的罪行;做了调研结论。并附有石井四郎及各细菌部队的史料和参考史料。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时,红军中曾存在过一支佩戴绿底红边领章、胸佩“KBU”三个俄文字母胸章的特别部队。它就是红军队伍中肩负锄奸保卫工作的“内卫”——1932年红军队伍中成立的“绿领章部队”。  相似文献   

12.
丁一 《文史春秋》2002,(5):59-60
当今世界,反恐怖斗争成了各国人民的热门话题和各国政要们的紧迫任务。许多国家早已建立有专门从事反恐怖斗争的特种部队美国的“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是至今闻名世界的反恐怖部队,然而,成立于前苏联时期、隶属于克格勃的反恐怖小队“阿尔法”部队,更是一支出色的反恐部队,只是过去少有披露,未被世人知晓。在当前反恐怖的热门话题中,特向读们推介这一鲜为人知的部队,以及他们的故事.其中最为感人的一件事是“阿尔法”英雄舍身救人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华北甲第一八五五细菌战部队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军华北北支“甲”第一八五五部队于七七事变后迅即组建起来,其本部隐蔽在北京城内,是侵华日军继第七三一部队之后在中国建立的第二支细菌战部队。这支防疫给水——细菌战部队除其本部外,先后在天津、石家庄、张家口、济南、青岛、太原、郑州、开封、徐州、包头等16个城市设立了防疫给水——细菌战部队的分部,在野战师团配属了防疫给水——细菌战班,并与陆军病院配合行动。在日本陆军大本营统帅及石井四郎指导之下,它与第七三一、“荣”字第一六四四、“波”字第八六○四等细菌战部队密切联系,成为日本侵略军队进行大规模细菌战的一个重要基地和战略支点。第一八五五部队纯粹是一支披着“防疫给水”外衣的杀人魔鬼部队。在北京和各地的细菌武器工厂中,使用数千名抗日军人和居民进行人体实验和活体解剖;在华北战场上,以极其隐蔽的方法大量使用细菌武器,并与“三光”作战相结合,残忍之极,仅1943年日军在鲁西霍乱作战,就致使中国军民死亡2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鲁艺”院长的周扬同志在评价贺龙的部队时,曾满怀激情地说:“过去听说贺龙同志领导的部队有三好:仗打得好,球打得好,戏演得好。现在报上常载着你们打胜仗的消息,又看到你们的‘战斗篮球队’在延安所向无敌,再看到你们剧社的演出,真是名不虚传的‘三好部队’  相似文献   

15.
史石光  贺光福  于兴洲 《神州》2012,(30):173-173
党员干部是部队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广大官兵,对于部队各项工作能否顺利有效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我们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好四种心态、努力当好“四种人”: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的请求,并出于保卫中国国家安全的需要,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派出部队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中国派出的部队,为什么不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而称之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17.
《文史天地》2009,(1):68-68
1898年11月,英国陆军部派员到香港和上海招募译员、号手等专业军士,然后到威海卫招募士兵,组建中国雇佣军团。1899年,一支由300多中国流民组成的雇佣军在威海卫正式成立了。由于这支部队是在中国组建的,按照英国当时以组建地为部队命名的惯例,把这支部队称为“中国军团”;又因这支部队的士兵全是华人,又称“华勇营”。  相似文献   

18.
2010年8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谢忠厚编著的《中国华北的细菌战——日军1855部队细菌战华北受害情况的调研报告》,27万字。该书分四个报告揭露、记述了日军1855细菌部队的编制、分布;在华北活人实验惨杀数千人;在华北散播细菌致患亡约百万人;因毁灭罪证、美国庇护而鲜为人知。并附录了华北细菌战(中国档案报刊文献和日本1855部队成员与当事人)的证据和证言。  相似文献   

19.
拿破仑曾说:一支鹅毛笔能抵三千毛瑟枪。日本人显然是深谙此道的。从明治时代(1868—1911)开始,无论是早期对“大东亚共荣圈”的鼓吹,还是后来“大陆开拓文学”对满洲移民侵略活动的粉饰,都可以看出日本文学家在军国主义思想及侵华“国策”的形成和实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所起的巨大作用。而在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更是不遗余力地实施“文坛总动员”,召集大批文人、记者,组建了一支“笔部队”,发动声势浩大的“笔征”。这支表面上文质彬彬的“笔部队”与穷凶极恶的“枪部队”互相配合,双管齐下。“枪部队”在战场上源源不断地杀人  相似文献   

20.
杨彦君 《北方文物》2019,(1):96-105
依据新近发现的《甲一八五五部队留守名簿》,辅以在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保存的相关档案文献,不仅可以厘清一八五五部队的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状况,而且有助于全面认知部队的整体规模、分支机构、隶属关系和活动范围。该名簿中的佐官、尉官和技师构成了一八五五部队的核心管理层,是其进行人体实验、细菌战和防疫给水业务的核心力量。一八五五部队核心成员多来自七三一部队、陆军军医学校、陆军医院和野战医院,从部队初建到扩张的整个过程,都与七三一部队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是日本细菌战策划、准备和实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