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友施拉姆     
美国友人传来施拉姆先生的噩耗,使我非常悲痛,我们是研究毛泽东而结识的好朋友。1980年后,他多次作为这方面的美国学者来中国,以及我应邀到美国访问,我们都开门见山侃侃而谈,使我得益匪浅。2005年我88岁时,他为我写了一篇祝寿文章《李锐是我的朋友》,其中有对我的勉励之言:"我们每次见面,他的直率和富于挑战性的见解总是令我耳目一新。"毛泽东是20世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是王力先生诞辰120周年,收到王力先生的儿子王缉志先生的电话,他说,《文史春秋》杂志要出一期纪念国学大师王力的专刊,邀请我写一篇纪念文章,而我也正有这种意愿,自然就满口应允了。前不久,见到知名作家、摄影家邹士方于2019年在《文学报》上发表的一篇回忆王力先生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王力教  相似文献   

3.
正1939年3月5日,著名学者、诗人、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先生为正在西南联大哲学心理系读书的一个大学生编写的歌谣集《西南采风录》写了一篇充满激情的序文。这个大学生就是我的父亲刘兆吉。父亲在世时,我常常翻看《西南采风录》,特别对他的老师闻一多先生写的那篇序文印象深刻。整篇序文慷慨激昂,正义凛然,饱含忧国忧民之情。但其中有一句话,"你说这是原始,是野蛮,对了,如今我们需要的正是它",  相似文献   

4.
吴江 《炎黄春秋》2004,(9):50-51
张文达先生,原名孝权,祖籍湖南,定居上海。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抗战时期协助赵朴初居士做救济总会工作。1980年移居香港,为香港各报写专栏文章,有时一日两三篇。常有传神之笔,堪称“随笔艺术”,誉满香港。我在香港仅见他一二面,今已作古。我曾在《随笔》杂志上介绍他的专栏杂文(六篇)。今又在旧剪报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当甲午战争九十周年之际,我写了一篇题目《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的文章①,对否认李鸿章为主和派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其后,又将自己的这一看法写进了《甲午战争史》一书。台湾学者吴圳义先生在一篇长达两万余字的书评中对拙作提出丁异议。②可惜吴先生未能运用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主要是认为蒋廷先生和郭廷以先生与笔者有“不太相同的看法”、因此,我感到还有再进一步申明个人观点的必要。一、战前在对日政策上的态度李鸿章确实是一位十分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在甲午战争中集军事、外交于一身,表现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对王佐贤先生早有所闻。也看到了《黑龙江日报》和《北京晚报》介绍他的文章。近年来,王先生给我刊《满族研究》写过几篇小稿(有的以其号“木叟”发表),因此也时有书信往来。王先生有一封信是用毛笔写的。好漂亮的字!一纸行书,洋洋洒洒,摇曳多姿,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浓郁的笔情墨趣。所录新通信地址,虽蝇头小字,但毫厘锋颖之间,仍灵活有致,气脉贯通。真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位八旬老翁之手笔。于是我去信邀请王先生为《满族研究》题词。王先生虽久已不写大字,但终于还是写了一幅,仍为行书,骏逸飞动,气完神  相似文献   

7.
每有王文泸先生的文章见诸报刊,同仁无不以先睹为快。文泸先生是孜孜不倦的学者,同时也是可亲的忠厚长者,文如其人,因此,读他的文章总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在文字垃圾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和读者品位日见苛刻的今天,为人为文能像他这样可谓凤毛麟角。文泸先生说,自己写文章很费时费力,不似别人立马可待。但我知道,如果不能写得好,写得快是没有意义的。他对写作的认真,让我这个“写得快”的人无地自容。以他  相似文献   

8.
祝晓风 《江淮文史》2014,(6):119-124
正人与人的缘分说不清。我当年在光明日报社工作时,因为工作之便,与一些文化老人结下文字之缘,其中就有王世襄先生。今年是王世襄先生百年诞辰,谨以此文作为纪念。那是2002年春,中国社科院的周林先生给我打电话,说他一个朋友是王世襄先生的学生,受王先生之托,想找个人给他写篇文章,是关于上世纪80年代王先生与文物出版社的一段公案。我曾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工作关系,加上某种机缘,写过几篇文坛官司的文章。这次一  相似文献   

9.
老于太太     
近半年前,我们采访过张正隆先生,听他讲战争中的故事,意犹未尽,又约他写这个专栏。第一部分说的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2005年8月24日,韩有谋先生逝世后,我总想写一篇悼念文章,然而每欲动笔,却又放下。缺少时间,是一方面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一写这类文章,总是不免要伤感。转眼有谋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周  相似文献   

11.
苏星 《百年潮》2005,(4):4-10
我手上保存有胡乔木的两份写作提纲.一份是1984年他亲手交给我的,要我帮助他写一篇论述经济体制改革文章的提纲;一份是1989年他为赴美讲学准备讲演稿的提纲,是在信中寄给我的.我认为,这两份提纲,对了解胡乔木的思想和生平事业、研究新中国历史都有参考价值.文中引用时,用的是原件.  相似文献   

12.
于右任先生不仅是我国现代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是早期南社诗人之一。后来以草书名于世,诗名遂为书名所掩,其实他的诗、词、曲都写得相当好,很值得我们阅读、研究和借鉴。“转战身轻意正酣,无端失足堕骚坛,”(《兴平寄……》)他自己并无意作一个诗人。他早年即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以后终身从政,写诗不过是他的余事。于右任先生在漫长的一生中所经历的道路十分曲折。一九○六年,他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推翻清朝腐败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参加过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甘地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或者说甘地是印度民族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等等。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现略加论述。一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1869—1948)是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者,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公认领袖。但是,他本  相似文献   

14.
境界--追求圆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应该如何深入发展 ?这是一个回顾与前瞻性的交叉问题。回顾 ,乃是对 2 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历程进行学术盘点 ;前瞻 ,则需展望中国近代史学科在新世纪共同的学术追求与发展趋势 ;交叉 ,是在“瞻前顾后”的基础上提出近代史研究深入发展的具体路径。《史学月刊》作为一个专业性刊物 ,责无旁贷 ,愿意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平台。为此 ,本刊特组织“2 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走向”笔谈 ,邀请国内中国近代史学界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探讨这个问题 ,旨在凝聚共识、寻求突破。参加本期讨论的既有老一辈历史学家 ,也有活跃在学术界的中青年学者。这七篇笔谈构成一篇大文章 ,见仁见智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或从宏观上探讨新世纪近代史研究境界的追求、学科品位的提升、学术发展的趋势 ,或具体入微 ,分析过去研究中的弱点、盲点 ,提出对新世纪近代史研究深入发展的看法。这些观点或许能对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一些启示 !当然 ,一期笔谈难竟其功。我们也深知 ,由于学者的研究领域不同、观察问题的方法不同 ,这个问题也许不可能有一个大家所公认的结果 ,重要的是通过笔谈能引起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深思 !我们不追求结果的圆满 ,只追求过程的深邃。因  相似文献   

15.
金景芳先生谈传统文化吕绍纲《史学史研究》编辑部嘱我写一篇介绍我师金景芳先生学术的文章。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前不久在《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上已有比较全面的介绍,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先生有关传统文化问题的一些见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中国有文献可...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应该如何深入发展?这是一个回顾与前瞻性的交叉问题。回顾,乃是对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历程进行学术盘点;前瞻,则需展望中国近代史学科在新世纪共同的学术追求与发展趋势;交叉,是在“瞻前顾后”的基础上提出近代史研究深入发展的具体路径。《史学月刊》作为一个专业性刊物,责无旁贷,愿意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平台。为此,本刊特组织“2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走向”笔谈,邀请国内中国近代史学界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探讨这个问题,旨在凝聚共识、寻求突破。参加本期讨论的既有老一辈历史学家,也有活跃在学术界的中青年学者。这七篇笔谈构成一篇大文章,见仁见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或从宏观上探讨新世纪近代史研究境界的追求、学科品位的提升、学术发展的趋势,或具体入微,分析过去研究中的弱点、盲点,提出对新世纪近代史研究深入发展的看法。这些观点或许能对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一些启示!当然,一期笔谈难竞其功。我们也深知,由于学者的研究领域不同、观察问题的方法不同,这个问题也许不可能有一个大家所公认的结果,重要的是通过笔谈能引起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深思!我们不追求结果的圆满,只追求过程的深邃。因此,我们诚恳希望学界同仁以本期笔谈为开端,不吝赐稿,深耕我们共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园地,为学术事业的繁荣昌盛尽我们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17.
述评类文章是回顾和评论某一学科或某一学科的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向人们展现该学科或该领域的研究概况的文章。这类文章具有总结性的作用 ,故深受人们的欢迎。《中国史研究动态》长期以来刊出了大量述评文章 ,在推动中国史研究方面功不可没 ,成为与中国史打交道的学者必读的刊物。但近读 2 0 0 1年 7期两篇述评文章 ,即沈颂金先生《帛书研究五十年》和王健先生《2 0 0 0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在欣喜两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大量宝贵信息之余 ,也不免小有遗憾 ,因为两篇文章中所述内容都有明显不妥之处 ,有的与史实相去甚远 ,有的提法是早已过…  相似文献   

18.
因本刊“人物志”专栏的需要,我们同王敦书教授联系,准备前往天津拜望,请他谈谈治史经历。王敦书教授说,他非常欢迎,他要谈的内容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已经有了。后来,他把这篇文章又作了补充,寄给本刊编辑部。我们读了后,受益颇多,觉得这篇文字全面反映了他的治学经历,加上12月初,先生要去奥地利参加学术会议,为节省时间,我们把先生寄来的文章发表出来。文章原题为《早年经风雨,盛世看晚晴——我的人生轨迹和学术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为写“奚啸伯往事”一文做资料准备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这个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名伶,在公开场合居然没有说过一句反党的话。我托在石家庄工作的朋友去查阅相关材料,得到的回答是——1957年河北省所有的报纸没有一篇关于奚啸伯鸣放期间的言论的报道,也没有批判他的文章。我又去问他的弟子、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得到的回答也是同样的——奚啸伯在1957年夏季没有反党言论。这岂不怪了。  相似文献   

20.
唐嘉弘教授从事民族史研究和先秦史教学40年,是我国在民族史、先秦史这个领域一位有成就的学者。最近,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古代民族研究》一书。全书精选了他的28篇论文(其中有5篇是他和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教授合写的),约40万字。这是我国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