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江淮地区气象观测体系由测候所、雨量站、水文站、水位站组成。1912—1927年,气象观测重点服务于河湖治理,空间发展不均衡,主要分布于环洪泽湖、沂沭泗水系;1928—1937年间,观测站点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淮河干流—洪泽湖—里运河、长江—太湖为主的气象观测分布带;1938—1945年,受日本侵华影响,大部分站点遭严重破坏;1946—1949年,观测站得到一定恢复。观测站因类型不同,财物等资源配置各有侧重,但其职能分工有序,总体涵盖了大气、水文两大监测内容,构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气象观测系统。江淮地区气象观测站在灾害、工程、兵燹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曲折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2年出版的93万字的《洪泽湖通志》,全面、系统记述了洪泽湖流域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发展前景①。《洪泽湖通志》还以史志结合的笔法,详细记述了洪泽湖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记述的深度和广度值得称道。《洪泽湖通志》的这些特色,在加强志书的著述性、传播性、可读性等方面,将会给同类志书编修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洪泽湖地处江苏省西部,面积196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自唐代始称洪泽湖。洪泽湖鱼类资源丰富,至今仍有鱼类84种。史料记载:明代洪泽湖仅有渔船百余条,清代有1000余条,民国时有3000条,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7000余条。洪泽湖的渔民依据生产工具的不同结成簖帮、罱帮、钩帮、卡帮等不同的渔帮,作为一个相对特殊和封闭的群体,渔民们长年在水上漂泊的生活,逐渐形成了与陆上居民不同的习俗。下面就从生产、岁时、礼仪等方面来说说洪泽湖渔民的特殊习俗。  相似文献   

4.
<正>地壳断裂形成的苏北凹陷区,是洪泽湖形成的自然因素,历史上便形成了破釜涧、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方家湖等小湖群。隋朝大业十二年(616),隋炀帝南下扬州,途径破釜涧时,久旱逢甘雨,船行顺畅,便欣然改破釜涧为洪泽浦,洪泽一词由此而来。至唐朝时期,才正式出现洪泽湖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5.
<正>洪泽湖位于苏北平原中部西侧,分属江苏省的宿迁市、淮安市,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涧,隋称洪泽浦,至唐代始名洪泽湖。它南有低山丘陵,北枕废黄河,东临京杭运河,西接岗坡状平原。其整个形状神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故又称"天鹅湖"。洪泽湖湿地便位于洪泽湖边上,不但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净化空气等功能,还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洪泽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洪泽湖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并对其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黄河夺淮和高家堰的修筑是洪泽湖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洪泽湖的演变经历了为五个阶段,即:明代中叶以前湖涧并存阶段;明中后期东部湖面扩展阶段;明末清初湖盆淤淀及清口门限沙充分发展阶段;康乾时期湖面西扩阶段及康熙中期以后的洪泽湖水库阶段。洪泽湖演变的模式为:清口处淤淀──修筑高家堰(抬高水位,蓄清刷沙)──刷沙阶段性成功──清口处再淤淀──加高高家堰──又是剧沙阶段性成功──清口再淤淀……湖面随水位的递增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由江苏省淮安、宿迁两市地方志工作者联合编纂,荀德麟主编的《洪泽湖志》由方志出版社于近日出版发行。该志是江苏省志办在实施《江苏省地方志事业发展“九五”计划》中重点资助的两部山水志之一(另一部是《茅山志》,已于2000年10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洪泽湖位于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河中下游接合部,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库,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多种流域性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又是全国著名的淡水水产品基地。《洪泽湖志》记述范围以洪泽湖水域及其周边地区与湖有关的内容为主,涉及水利功能等内容的延伸至流域…  相似文献   

8.
我虽然出生在洪泽湖边,却从未见过洪泽湖,因为我很早就离开了那时多灾多难的家乡。对于洪泽湖,除了知道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和革命根据地之外.其他就一无所知了。正是这部《洪泽湖志》,帮助我认识了洪泽湖。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是我至今所看到的山水志中,内容最丰富、记载最完善、资料最翔实、学术价值最高的一部。非常感谢志书的编纂们,是他们使我真正知道了洪泽湖,了解了洪泽湖,从而也向往了洪泽湖。我相信凡是阅读过这部志书的朋友们,都会与我产生同感。  相似文献   

9.
淮河入海     
《江苏地方志》2007,(5):F0002
该工程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全长163.5公里。近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强迫排洪流量2890b方米每秒,洪泽湖防洪标准可从50年一遇提高到一百年一遇。工程内容包括:开挖、修筑163.5公里长、750米宽的河道堤防;兴建二河、淮安、滨海、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其遗产的分布具有点、线、面结合的特点。大运河清口水利枢纽位于旧时的黄、淮、运河交汇处,今淮安市区西侧的码头、杨庄一带。这个枢纽,作为大运河最重要的遗产点,横跨里运河、中运河、黄河故道、淮北盐河、洪泽湖区(含洪泽湖大堤、张福河等7条引河、窑河等),覆盖面积数百平方公里,其中又包含很多小的遗产"点"、遗产"线"。该枢纽从明万历六年(1578年)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前,一直是大运河沿线工程设施最多、遗产分布最广、国家投入  相似文献   

11.
<正>洪泽湖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再加上河网密布、物产丰富,渔业生产条件可谓得天独厚。数千年前,洪泽湖地区已有先民从事捕鱼活动,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了该地区渔民敬水、敬天、敬神的特色习俗。一、渔业生产习俗  相似文献   

12.
地铁与城市商业地域的结构存在极大关系。实地调查获取广州15个地铁站点商圈零售商业营业面积、地铁网络等数据,利用栅格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地铁站点的可达性程度的差异性。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地铁站点可达性、客流与站点商圈零售商业空间结构的相关关系。以广州天河市级商业中心为例,微观上分析地铁站点客流对商业中心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站点交通可达性、客流量与站点零售商业营业面积存在较强关联性,但换乘站点的可达优势与客流优势在商业上未能完全体现;地铁客流与较高等级的商业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而与低等级的商业相关性小,甚至负相关;客流的增加促进了地铁附近的商业形态从传统零售业向更高级业种演化。  相似文献   

13.
陈绍奎,曾在张爱萍率领的新四军第四纵队第二支队任教导员,也与曾在洪泽湖战斗过的刘少奇、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接触过,因而,他积累了不少珍贵史料。1996年7月,陈绍奎同志叮嘱我(陈晓东)说:“我给你一些资料,你下功夫整理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洪泽湖畔有许多老一辈战斗过。关于老一辈在洪泽湖畔战斗的史实作品几乎是空白。希望你们年轻人赶紧挖掘出来,以怀念先人,教育后人,也算是我们老战士为生养自己的洪泽湖留作一份永恒的回忆吧!”我立即遵从叮嘱,着手收集、整理,历时三个多月完成本稿,遗憾的是,陈绍奎同志不幸于1996年9月19日去世,谨以此文表示纪念。  相似文献   

14.
洪泽湖作为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作为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库,是自然和人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其内涵都非常丰富。随着洪泽湖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全面揭示洪泽湖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历史文化内涵显得越来越迫切。在编修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15.
正泗洪地处江苏西北部淮河以北地区,东南倚洪泽湖,属淮河流域下游。顺山集遗址位于梅花镇赵庄村重岗山北侧一坡地之上,东南距泗洪县城约15公里。1962年南京博物院等对洪泽湖周边进行区域考古调查时发现并命名~([1])。遗址面积17.5万平方米,海拔26—30米(图一;图版壹,1)。因持续采砂使遗址造成破坏,同时为探索淮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考  相似文献   

16.
洪泽湖区域指江苏省淮安市西南部和宿迁市南部洪泽湖沿湖地区,主要包括淮安市盱眙县、洪泽县、淮阴区,宿迁市宿城区、泗阳县和泗洪县等6个区县。这里在北宋以前曾经是淮扬运河、汴渠与淮河汇合的地方。12世纪黄河改道南徙后,此区域成为黄河、淮河和京杭大运河相交的关键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江河水文特性,使洪泽湖区域成为古代水利工程最为密集、  相似文献   

17.
古徐国故城新探陈伟徐国旧都,也就是两汉徐县治所[1]。其故城所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旧泗州城(原与今江苏盯眙县城隔淮相对,清康熙十九年沦入洪泽湖[2])西北数十里处,约当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一说在旧泗州城北约八十里处,即今洪泽湖西北、属于江苏洪...  相似文献   

18.
洪泽湖大堤高良涧船闸段的发掘揭示了土堤、砖工、石工三者之间的砌筑方式,尤其是北断面的发掘,显示了石工墙下的木桩基础结构,给洪泽湖大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沧海桑田,人间变迁,黄河夺淮,洪水为患。1194年,决口的黄河水改道,与淮河水道合流,大量泥沙淤高堆积,夺走了古淮河的下游水道,流向低洼的淮河汇积出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曾几何时,洪泽湖不仅给沿边人民带来过水患,社会动荡、自然灾害更是滋生出一批祸害百姓的匪患。  相似文献   

20.
我读到《洪泽湖志》,喜不自禁,这是我早就期盼能够读到的志书! 我对名山大川志有一种偏爱,想读的自然首先是家乡的山水志.离我家最近的名山是云台山,最近的名水是洪泽湖.但在旧志书中,只有《云台山志》《云台新志》,洪泽湖没有志,这使我感到十分遗憾.在再度兴起的新中国首轮修志接近尾声、第二轮修志工作陆续展开之际,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终于填补了志林中这一空白,推出了第一部《洪泽湖志》.拜读了荀德麟主编的洋洋137万多字的《洪泽湖志》之后,我为志苑中又增添一部精品力作兴奋不已,对《洪泽湖志》取得的成功表示由衷的祝贺! 下面我谈点读后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