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史研究》2021,(3):42-58
抗日战争时期,无线通信技术在中共军队的信息传输中居重要地位。设备、人员、制度、结构,是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要素。抗日战争初期,通过大量购买器材、培训人员、厘定制度,中共构建起由中央军委统领、以师级战略单位为核心节点、大体抵达团级单位的无线通信体系,基本满足其远程信息传输的需求;与此同时,则出现了报务和机要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纪律意识薄弱,以及通信制度松弛、结构庞大等现象。随着通信需求的增加和外在压力的增强,中共军队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安全和效率方面遇到严峻挑战。为此,中共中央一方面调整无线通信的结构、减少通信需求;另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通信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政治忠诚度和纪律意识。抗日战争后期,随着外在压力的降低,中共军队无线通信系统再次扩张。这表明,对于如何在既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条件下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中共有较为精准的认知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抗日武装根据对敌政治工作方针,开展了以培训敌工日语人才为目的的日语教育活动,在部队、学校和总部建立短期和长期的日语培训组织,形成了面向部队战士和培养初、高级敌工干部的系统、科学的日语培训机制.这一教育活动培养出一批敌工干部,有力提高了对敌宣传、俘虏处置、反战活动开展、敌情调研等工作的成效,为中共抗日武装的敌军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支持和人力支持,成为中共军队外语教育直接服务对敌斗争的典范.敌工日语教育是中共军队外语教育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中共军事教育中开创了日语专业乃至外语专业教育,开辟出一条战争环境下军队外语人才的培养途径,为中共军队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3.
1933年以后,邱会作(1914-2002)担任红军总供给部机要统计员和政治指导员、机关党支部书记,掌握红军全部人员、兵力、枪支、马匹、军械、弹药、粮秣的统计数字,上级是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叶季壮。  相似文献   

4.
丁东 《湖南文史》2011,(9):37-38
1933年以后,邱会作(1914-2002)担任红军总供给部机要统计员和政治指导员、机关党支部书记,掌握红军全部人员、兵力、枪支、马匹、军械、弹药、粮秣的统计数字,上级是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叶季壮。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华北八路军士兵的日常卫生为了解中共对军队的管理提供了具体例证。日常卫生问题不仅关乎士兵的身体健康和所处的清洁环境,也关乎中共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同时也是八路军和日军战斗的内容之一。因此,中共一方面注重士兵个体的卫生,并培养士兵注意日常卫生,另一方面加强对环境与公共卫生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军队和民众的关系。在士兵日常卫生工作推行过程中,中共采取了动员与教育的多种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推行的阻力。士兵日常卫生措施的推行为增强中共军队的战斗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1942年新年伊始,当时身在重庆的周恩来便开始与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官范宣德、谢伟思、戴维斯等人积极接触,并建议美国一些较务实的驻华人员去延安看一看。1943年1月23日,谢伟思在回国述职报告中向美国政府提出"中共军队的价值不容忽视","美国应当要求国民党解除封锁,并将租借物资分配给共产党","应当派代表访问中共根据  相似文献   

7.
《纵横》2007,(9)
周恩来不仅是举世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而且是我党的密码专家、机要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党机要工作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保密制度,同时涌现出一批过硬的机要工作人员。即便置身于龙潭虎穴的重庆,即便处处都有特务的监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机要工作人员总能机智勇敢地完成任务。在这里,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您讲述那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时期,面对伤病问题,新四军以外来医务人员为基础组建和发展了自己的卫生勤务系统.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外来医务人员进入工农革命队伍后,初期双方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信任和磨合的问题.皖南事变以后,中央军委和新四军领导层积极调整政策,将其进一步纳入革命队伍.而外来医务人员在与部队的长期相处及革命战争洗礼中,也不断实现自我转化,逐步融入到革命队伍之中.外来医务人员"进入"和"融入"新四军的过程,是抗战时期中共军队吸纳和转化外来专业技术人员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优待俘虏"是中共军队的重要特征。这一制度起源于朱毛红军时代,但后来又不断发生变化。在战争年代,优待俘虏其实是一个相当高远的理想,中共党人虽极尽努力,但囿于残酷的现实环境,很多政策并不一定能够落实。此外,因出身问题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中共并不完全信任俘虏兵,在肃反时期,俘虏还极容易成为被打压的目标。返归革命现场或可发现,"优待俘虏"的理论与实际存在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10.
两宋时期,以承传诏奏形式沟通中央与地方联系的渠道有二:一是制度规定的进奏院、通进司系统;二是非制度规定的入内内侍省系统。两条渠道呈现不断交错、此强彼弱之状态。元丰改制后,入内内侍省成为皇帝掌控机要诏奏传递,并进而绕开外廷臣僚独断朝政的重要依靠;而进奏院的作用却时隐时现。进奏院与入内内侍省在承传机要文字中的交错与张力,是宋朝皇帝与朝臣信息博弈的重要表现。而皇帝先后对进奏院之掌控和对入内内侍省之利用,亦显示出君主独裁政治的特征,这一特征又在士大夫的抵制与抗争下,起起伏伏,展现出有宋一代生动的政治形态。同时,在唐代皇帝周围形成的内外诸司所发挥的功能及形成的政治特点,在宋代仍然较为突出。从入内内侍省、内东门司、御药院、閤门、四方馆、客省等禁中机构群的监领机制及其在日常行政中的作用来看,有宋一代内朝的影子似乎亦隐约可见。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结束后 ,中共抢先卡位 ,捷足先登 ,并在苏军帮助下占据了四平以北大半个东北地区 ,国民党则坚决否认中共在东北的存在 ,必欲用武力以达到独占东北的目的。此种情况最终导致双方 1 946年春在四平街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决战。战力远不如国民党军的中共军队出人意外地坚守四平街达一月之久 ,后虽败退 ,国民党军受到关内与南满中共军队牵制 ,竟无力一鼓作气乘胜北上。林彪所部割据北满且东山再起 ,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2.
美国军事专家反思朝鲜战争时说:"令人十分吃惊的是,中共军队充其量只有迫击炮,却在朝鲜打败了全世界军队中火力最强,又完全拥有制空权的美国军队。在战术上,中、朝军队类似,都敢拼敢打,充满气势和决心。  相似文献   

13.
1946年 6月至 7月的国共南京谈判 ,是四平之役的结果在政治上的直接反映 ,谈判议题被全盘纳入蒋介石的议事范围。南京谈判的主要争执点是美方职权、中共军队驻区以及中共撤退区的地方行政三个问题。谈判的主题是议和 ,战罢议和 ,从而将战与和的政治规则清晰地表现出来。南京谈判实际上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完成了最后的程序  相似文献   

14.
李飞 《黑龙江史志》2012,(17):92-93
作为劳动者,灵活就业群体较之正规就业群体在养老、疾病等方面要承担更大的风险,由于制度设计、经办管理、灵活就业人员自身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灵活就业群体基本被排除在现有社会保险制度之外,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很低。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以期对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1941年12月15日,我以中国驻缅甸军事代表侯腾将军的机要参谋身份,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遣人员,随侯腾及英国驻华武官丹尼斯少将一同入缅,并在蒋介石三次莅缅时参与迎送、警卫及随扈工作,现就我当时所亲历、亲见、亲闻的那些事,追述如后,以存史实,而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论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瓦解敌军工作周晓东瓦解敌军工作是共产党军队的传统之一。在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军队瓦解敌军工作经历了八年的磨炼,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经验,理论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完善,连素以“不可战胜”自居的日军也不得不为之胆颤。在劣势对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杨志明是黑龙江省肇源县头台镇人,1931年出生,1950年从东北军区机要学校毕业后,被分到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司令部当机要译电员。据杨志明老人回忆:当时在彭德怀司令员身边工作的只有两人,  相似文献   

18.
“我被任命为苏联军事代表团团长,蒋介石的军事总顾问。我的任务是帮助中国统帅施行指挥。此外,我受命遏制蒋介石针对中共军队及他们所在地区的军事企图。换句话说,阻止蒋发动内战。协调蒋介石和中共的军队,是我最复杂、最微妙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利后,是谁首先挑起了内战?为什么八年来一直分散在各地从事游击战争的中共军队,能够在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很短时间内迅速集中起来,组成强大的野战部队,以运动战的方式战胜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正规兵团?而蒋介石在处理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的态度又有哪些不同?这两次战役对整个解放战争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金玲 《神州》2013,(9):149-150
人事部门党建工作的开展,仍然沿着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两条线进行。其中,组织建设在于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而制度建设则侧重于弥补以往正式制度安排中的缺陷问题。因此,若要有效开展党建工作,也须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而言,应在人员招聘方面、在职培训方面、人员离职方面进行组织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