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对“新革命史”的讨论,成为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就“新革命史”研究的意旨来看,主要表现出两种明显的学术取向:一是化域外理论为本土方法;二是由具体而归纳,以“小”求“大”。值得注意的是,在系列的讨论和“辨析”中,“新革命史”初期的“取向”与实际产生的“趋向”最终发生背离。这似乎说明,“新革命史”着重强调的社会史的视角与方法并不能涵盖或囊括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革命史研究。推动中国革命史研究的进展,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取向,多取向、多层面、多纬度的中国革命史研究,才可能会趋向于呈现中国革命内在的系统和外在的全貌,并揭示未曾注意的而又足以警示后世的面相,为探寻中国革命规律性认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王令愉 《世界历史》2004,(2):138-140
2003年金秋,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一行六人应巴黎大学法国大革命研究所和维济尔法国大革命博物馆之邀,赴法国作学术交流。先后在两地与法国同行一起参加了法国大革命史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学术活动围绕“社会化史”、“政治史”、“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和教学”三个论题展开。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长程中梳理近代以来革命史的形成和建构,有助于深化对当代史学变动取向的学理认知。20世纪中国革命史的兴起与发展自成体系,开辟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既往的历史学学统。中国革命史的兴起和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逻辑,除对中国革命运动的记述和研究之外,还有一个以革命史视角重构中国历史的取向,它是另一层面上的"革命史"的建构过程。"新革命史"或是"革命史"研究的又一次重大的历史转向,只有在对整个"中国革命史"研究反思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一个真正的"新革命史"的时代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3月,驻广东的国民政府与广西方面的新当权者李宗仁、黄绍弦、白崇禧(即以后所谓的“新桂系”),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协商,在广州签订了关于两广统一的协议,实现了两广统一。两广统一,不仅仅是两广之间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尔后的中国革命影响甚大,意义深远。对此,过去学术界重视不够,至今尚无专论评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在几代学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这种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是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的考察为出发点的,是符合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科学的学科体系。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简单地以“现代化范式”替代“革命史范式”,未必是正确的思考方向。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只能在“革命史范式”主导下,兼采“现代化范式”的视角,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革命进程的作用,使“革命史范式”臻于完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努力的。  相似文献   

6.
李细珠 《史学月刊》2013,(2):97-111
清末政治舞台上存在着三股重要的政治势力:清政府、立宪派和革命派,他们各自设计了不同的政治方案,开展了既互有歧异又相互关联的政治运动:新政、立宪与革命,正是这三股势力的较量与消长决定了中国政治的新走向。关于清末最后十余年历史的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主要是以辛亥革命为主线,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只是作为革命的背景来叙述,甚至是当作革命的对立面来批判。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认识的视角发生转变,使立宪运动和清末新政进入理性实证研究,并逐渐与辛亥革命的研究鼎足而三,甚至有后来居上而超迈之势。从研究史的角度,对于清末十余年历史的研究成果做一宏观性的检讨,并具体分析从革命史研究到现代化研究范式转变的利弊得失,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展现新的研究趋向,将有助于清末政治史研究的深入拓展。  相似文献   

7.
遵义会议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座巍峨的丰碑。召开这次会议时,地上敌人追、头上飞机炸。“这些忍饥挨饿的钢铁汉,就是在飞机轰炸与重重敌军围截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的。”谨以此文,纪念遵义会议召开71周年。  相似文献   

8.
正二十世纪的中国,充满着动荡和变迁,它是一个古老文明浴火重生的战场,也是各种各样的革命运动最活跃的舞台。近年来,在一度经历"告别革命"思潮席卷的中国史学界,"革命"又悄悄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引入社会史、文化史、历史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法和视野研究中国革命的论著层出不穷,"新革命史"研究已蔚然成风。与传统革命史研究以阶级斗争作为历史变迁的核心动力和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新革命史"力图摆脱阶级斗争的解释模式,注重从政治结构、社会动员、革命  相似文献   

9.
中共党史研究的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几乎一样长久。进入21世纪以来,党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新近有学者提出"新革命史"的主张,尝试把社会史、经济史、地方史等引入党史研究中,以区别于传统的党史、革命史研究。(2)这些探索对于补正过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中共党史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革命史叙事"的本质特征是以"革命"为"最高价值"研究和撰述历史。革命史叙事的体制化和体系化是时代的产物,是众多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共同塑造的结果。刘大年在史学理论及具体历史编撰等方面代表着从多领域丰富和完善革命史叙事体系的努力方向,对革命史叙事最后形成完整体系做出了独特贡献,在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学术界,近十余年的大革命史研究延续了修正史学所推动的对大革命的政治面向的再发现,革命中的暴力与恐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近年的恐怖研究通常都避开了传统史学中的“形势论”和“意识形态论”,而是注重从革命造成的政治化和革命政治的内在动力来理解暴力与恐怖,并且认真对待革命对IHN度暴力文化的继承和转化。  相似文献   

12.
中央档案馆存有一份署期为1928年1月到3月,但无作者署名的历史文件,题目是《江西工农革命的纪录——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万安暴动的胜利》。文件说:“1928年的开始是江西革命最光荣的一个新纪元。霹雳一声,万安县苏维埃政府在全县十余万工农群众的热烈拥护之下诞生了”,“万安暴动的胜利,是全省苏维埃革命的信号”,“他不但是万安工农革命胜利的产儿,并且是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为江西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苏维埃革命的局面。”从此,万安暴动写进了中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13.
杨崧愉 《史学理论研究》2022,(3):144-156+160
加里·纳什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激进主义史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博采新社会史和“新左派”史学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之长,从“阶级”和“种族”两个维度对美国革命进行深入研究,并树立了激进主义史学对美国革命史的整体性解释框架。纳什以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提升了激进主义史学的研究水平,帮助激进主义史学从边缘走向学术界主流地位。纳什还领导美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扩大了激进主义史家对美国史学界、教育界及社会的影响力。纳什的史学理念和实践反映了激进主义史家对美国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有助于我们透视美国现代史学的发展演变,以及更深刻地理解美国历史的复杂性和现代社会思潮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大革命史研究,不仅在法国史学界,而且在世界史坛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因为“新时代需要新历史”这一人所共知的命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文化背景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中国也不例外。本刊邀请五位青年学者,扼要介绍了他们就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新成果,相信大家阅读后,对国内外不断深化的法国大革命研究,会有更多的了解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民国档案》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它作为中国专门刊布民国历史档案文献和发表民国史学术论文的史学期刊,在推动和繁荣民国史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国内外广大民国史、现代史、革命史教学与研究者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6.
荣维木 《百年潮》2007,(8):66-70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仅有的以中华民族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历史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抗日战争史研究被纳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畴,被包置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之中,而不是独立的历史分支学科研究,因此难免带有局限性。直到20世纪80年代,抗日战争史研究才开始向着历史分支学科研究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始建于1925年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共产国际和苏联为中国培养革命干部而创办的大学,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是人所共知的。  相似文献   

18.
倪良端 《纵横》2011,(11):50-55
吴玉章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受党和人民的敬重与爱戴。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发生的历史性转折和多次重大斗争中,他始终置身于时代最前列,总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临危不惧、艰苦奋斗。他的人生经历,“是近几十年里一部活的中国革命史的缩影。”为缅怀为辛亥革命奔走呼号,无私奉献,勇敢实践和在斗争中完成由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的吴玉章,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欧阳淞 《百年潮》2013,(10):59-60
胡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在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近半个世纪,桃李满天下;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编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革命席卷全球——著名的如俄国、中国、南斯拉夫、朝鲜、越南、古巴以及墨西哥的革命。;可以说,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之一。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作为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大体串起了20世纪中国革命的链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主要部分。理解中共如何使用“阶级”话语分析中国革命性质,划分革命敌友,开展革命实践,构成了我们理解中国革命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