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博》2016,(1)
唐代墓葬中发现的体貌特征明显为胡人的伎乐形象反映了唐代乐籍制度下一个构成复杂、生活形态多样的边缘群体。这一群体凭借高超的乐舞才能在唐代从宫廷到民间的乐籍管理体系中呈现出社会地位和经济来源上的多层级关系,他们带来的西域各国乐舞技艺精华与唐代社会文化风尚相结合,生动诠释了唐代"礼乐治国"理念下胡乐胡舞的传播与融合过程。然而,这一群体在融入唐朝社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文化冲突使他们的生存状态有了些许尴尬。  相似文献   

2.
于贵军 《神州》2011,(1):46-46
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教育班级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加强班级管理与职业意识教育、社会需求的衔接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发展,社会心理是意识形态的直接来源,顺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网络中"二元互动式"人际交往、人们对事物的"分裂式"认知表达以及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交融整合使社会心理的传播、发展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民国初年"政党热"的出现,新的公益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迅猛而出,这些新兴的公益团体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双方呈现出良好的互动,但也有少数的公益团体造成与政府职权、地位冲突的情况。在与商会的关系上,这些团体主动地依靠和拉拢商会,商会对其既有资助,有时也有抵触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西水坡遗址仰韶时期墓葬可分为三期,一、二期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三期出现了较多的二次合葬,说明埋葬习俗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整个墓葬分为墓群→墓区→墓地三个层次,这是家族→氏族→胞族三级社会组织的生动反映,而氏族是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尽管家族从早到晚呈现出独立化增强的趋势,但人们的很多宗教、祭祀事务以及大型的生产、生活活动都是在氏族范围内进行的,家族并没有脱离氏族的束缚。当时人们之间的血亲关系还十分牢固,男女的地位基本平等,以氏族公社为基础,过着原始的共产制生活。  相似文献   

6.
王前军 《攀登》2007,26(2):65-67
网络空间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不同于物理空间的虚拟场所,人们可以藉此建构一种新的跨越时空制约的社会关系,以改善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相比,网络人际交往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它在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伦理方面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下半叶的黑龙江,军事、工业、经济地位异常重要,其人口的发展状况非常复杂,于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特征可看出城市的发展轨迹,也可从中管窥黑龙江地区思想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迁徙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崩密列(Beng Mealea)是柬埔寨吴哥时期一座大型建筑遗址。它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规划布局独具一格、建筑类型丰富多彩、建造特征卓尔不凡,呈现出由中央圣殿、周边附属建筑、道路系统、水利设施、自然河流、采石场等共同组成的"寺庙城市"。这座"城市"在揭示柬埔寨先民城市规划思想和社会生活结构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吴哥古代文明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然而,由于它位于吴哥核心区的外围,对它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远不如吴哥其他寺庙深入,大部分倒塌的建筑未经修复,其重要的价值尚未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李莉娟 《神州》2011,(26):214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社会变革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这一时期,妇女社会地位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广大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革命姿态,英勇地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她们争取男女平等教育、主张社交公开、经济独立、参与政治,与传统中国女性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清"、"牝鸡不司晨"等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布衣将相"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传统的社会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体制正处于建设之中,亟需大量的人才充实官僚机构,以致于人才的选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而促使了"布衣将相"的兴盛。正是如此,"布衣将相"这一群体在兴起之时本身就蕴含着社会剧变下的多元化特点,即时代性、出身低贱且数量庞大、功利性等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1.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文化现象,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有宋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璀灿的时代。在两宋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并举、传统文化与时代思潮共存、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特定社会环境下,使最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体育文化呈现出特异色彩,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的乡村社会—权力处于频繁变动与重构之中。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变动固然蕴含着社会结构变动、利益主体重构的复杂因由,但对于传统绅士的"历史记忆"本身,却也在社会结构或权力结构的重建过程中,产生着潜在的却是不容低估的影响。关于绅士阶层不同的"集体记忆",不仅呈现出不同利益主体的"选择性记忆"或"失忆",而且这种"历史记忆"也成为重构的社会权力和利益关系的"社会认同"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冯盛国 《文博》2009,(1):59-63
周代社会当中礼仪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周代社会的结构一致,周代礼仪也呈现出等级性的特征。通过对周代礼仪等级性元素的梳理,周代礼仪的本质特征-等级性特征就会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4.
承龄是清代六大词家之一,其词入选"清代百家词",其地位与影响可见一斑。晚清动荡的社会背景,加之承龄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使其词既有忠君报国的理想高扬,又有忧愁哀怨的感伤色彩。常州词派主张情感的忠厚缠绵,这一词学主张对承龄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其词呈现出沉郁缠绵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其咏怀词写得情真意切,咏物词多用比兴寄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弃儒就贾"是讨论明清商人社会地位与士商关系的一个重要论题。一些学者视"弃儒"者为儒生或士人,将"弃儒就贾"之风作为明清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与士商融合立论的起点或依据,进而提出所谓的"新四民论"和"士商相混"说。本文通过对"弃儒就贾"本义的考证后认为:一是此处之"儒"是指科举士子的举业,而非"四民"中的士;二是"弃儒"行为的发生与"弃儒"者儒学水平之高低并无必然联系,即"弃儒"者不一定是儒生或士人;三是"弃儒"不一定"就贾"。因此,"弃儒就贾"之风与明清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士商融合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对所谓的"新四民论"和"士商相混"说似有进一步检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市镇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唐宋时期,福建地区的市镇迅速发展,数量剧增,南宋前中期达到巅峰,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区域性市场。由唐及宋,福建地区的市镇呈现出分布范围向乡间不断扩大、聚集中心明显形成、地域分布不均衡的趋势。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看,该区市镇大致以"交通型"和"生产型"为主。在"交通型"市镇中,以水路、海路交通为主的市镇相较于陆路交通市镇占据主流地位;"生产型"市镇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以地方特产生产型市镇为主。这是受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双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文物试探体脑分工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是阶级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剥削者把它说成与阶级存在同样是自古有之永恒不变的"天经地义"。马克思证明了阶级"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它必将随着历史的发展,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而归于消灭。在阶级发生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中长期呈现出尖锐对立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差别,也是这样。它并非"自古有之"。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开展并非自20世纪80年代始,因为20世纪初期社会史研究曾一度兴盛,但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一段时间被中断,因此,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社会史研究,学界称之为"复兴"。但新时期以来,社会史研究不仅"复兴",而且实现了新突破,呈现出朝着中国社会史学科体系化努力的态势。回顾近些年来的社会史研究,学界对社会史的理论认识并不一致,呈现出两种鲜明的思路,即宏观社会史与微观社会史。宏观社会史以宏观社会为单位,力图揭示普遍的社会发展规律,即包括政  相似文献   

19.
田艳霞 《文博》2007,(6):52-54
中国古代社会对妇女的定位一向是"女正位乎内",男主外、女主内是性别的自然分工,更是社会制度使然。妇女不与外事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汉代去古不远,还残留着远古时代的尊母遗风,妇女整体所受束缚较少,在社会家庭中相对自由,在社会中能广泛从事各种职业,经济地位较高,相应地,政治地位也较高。这不仅在历史文献上有所记载,近年来出土的汉代简牍也支持了这种说法。汉代妇女政治地位高首先表现为普通妇女可以充当一家之主,文献中有关"赐女子牛酒"的记载就与此有关。汉文帝初即位"赐民爵  相似文献   

20.
"百度的垄断地位与虚假信息泛滥这个社会大环境结合,有人为百度辩护,说它实际上承担了社会整体监督体系缺失而带来的全部责任,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