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复兴党统治时期的伊拉克,由于在其特有的政治、宗教、文化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变量,统治者可以按照其政治利益的需求来界定或重新界定国家的政治认同。萨达姆根据国家利益的需求强调和实行了几种不同的政治认同,即两伊战争期间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认同、海湾战争期间的伊斯兰主义认同和海湾战争之后的部族主义认同。伊拉克复兴党的多重政治认同在其政权生存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但也有其致命的弱点。  相似文献   

2.
要想全面地描述文化民族主义理论,除了廓清其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基本主张以外,还必须研究它同其他重大思潮的关系,由此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定位。毫无疑问,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长期以来,受波普尔和艾恺等西方学者的影响,民族主义被看成是对自由主义的反动,文化民族主义则被直接等同于守成主义或保守主义。本文认为,这种在西方已经成为“常识”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是对文化民族主义的一种歪曲和误解。  相似文献   

3.
巴勒斯坦民族经历了从“潜在民族”→“自在民族”→“自觉民族”的过程。在思想领域,巴勒斯坦人经历了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转变。在完成了这一转变后,美国、以色列和国际社会才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重心从阿拉伯国家转移到巴勒斯坦人身上,才使中东和平进程步入了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4.
西方学者通常把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区分为公民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并把法国民族主义作为前者的典型。事实上,这种对近代法国民族主义理论的界定只适用于近代前期(1789—1870年),而在近代后期(1870—1914年),法国则经历了一个从公民民族主义向族裔民族主义过渡的理论蜕变过程。在这一蜕变过程中,“我”族裔与“非我”族裔的对立逐渐成为近代法国内政、外交的主题之一,最终导致法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5.
在阿拉伯国家中,约旦王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经历、制度文明及发展模式。约旦国家形成了复合民族,它是约旦属性和阿拉伯属性的有机统一。约旦人首先是约旦国家民族主义者,其次才是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约旦国家民族主义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及根源,它是约旦王国的历史传统、发展模式、家族统治及国际环境的必然产物,也是决定约旦王国内政及外交战略的根本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中东民族主义的研究不断有相关研究成果问世,特别是彭树智先生的《东方民族主义思潮》①属于中东民族主义研究的奠基之作,开创了中国中东民族主义研究的新天地.但就中东民族主义的微观个案研究而言,则十分缺乏.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韩志斌教授201 1年出版的《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②(简称《伊拉克复兴党》)一书,则是研究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专题研究,也是对中东民族主义个案的微观研究,弥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该书以作者200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又经过6年认真的研磨,其整体构思和安排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笔者作为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之一,当时就看好这部专著.这部著作无论是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角度,还是从国别研究角度,较前大有提高,颇具学术功力,堪称—部力作.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族主义理论的若干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理论模型的建立,是研究民族主义问题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本文重新厘定了民族主义内涵、划分民族主义的标准及民族主义的判断标准,旨在以此作为思考和评判民族主义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主义是预测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根据属性,民族主义可划分为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从历史上看,政治民族主义时代已基本结束,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在下一个世纪,这种趋势将继续发展,但民族主义已不可能像19、20世纪那样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了。下一个世纪,所有国家将强调本国内全体公民的利益,而不是单纯的民族利益,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与相互依赖关系也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在东亚各国因内部矛盾导致民族主义上升的当下,极端倾向无论在哪国都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经过80余年的艰辛探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是对现代化即西方化或苏联化僵固模式的超越。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形成的条件与原因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对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演变轨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界定,总结其经验教训,对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跨国主义、民族主义方兴未艾,而国际移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移民及其民族主义倾向与表现正在成为移民研究的一个新视点。本文以美国华人社会为例,运用跨国主义的分析视角,探讨冷战后华人民族主义掀起的背景、主体、特征、局限与前景,从而说明海外华人民族主义的群体征象之于中国与居住国的双重影响和多种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金康 《史学月刊》2005,3(9):64-68
融会中西,研究创新制定一部适合中华民国需要的宪法,是孙中山一生的刻意追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称继承孙中山遗愿,把法制建设作为全力以赴的要事,社会各界利用国民党召开二届五中全会的机会,纷纷要求制定约法,在国民党方面,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朱霁青、南京特别市党务指导委员会,国民政府方面有国民政府法制局在大会召开之前正式提出制定约法的议案于前,国民党中常委将法制局的建议作为提案提交大会,社会团体方面有上海商业请愿团于大会期间请愿,要求制定约法,有着重要社会影响的〈大公报〉的舆论推波助澜于后,又有上海市党务指导委员会于会后积极要求起草约法,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要求制定约法的声势.  相似文献   

14.
刘海峰 《史学月刊》2007,2(3):46-50
穆党是道光朝晚期以穆彰阿、琦善、伊里布、耆英、讷尔经额为核心的一个政治势力集团。对外妥协议和,对内排斥异己,导致吏治极端腐败。穆党的统治进一步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进程。  相似文献   

15.
改革以前的中国共产党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发展的奠基者和探索者。他认为,科学技术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争取自由的思想武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革命力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保证。发展科学技术,要坚持跨越式发展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统一;坚持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统一;坚持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一;坚持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统一;坚持发挥科学技术专家和普通工人群众的作用。毛泽东科技思想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试论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变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状况,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大力加强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确保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观察新中国的一个视角——试析龙须沟治理与新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以后,北京市人民政府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治理落后地区作为施政的切入点,在百废待兴、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克服众多困难,花费巨额资金治理龙须沟和进行相关建设,明显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凸显了人民政府的新形象,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新国家的热情。作为新旧社会转交的象征,龙须沟治理具有长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索史学的历史、理论及其社会意义--瞿林东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  薛义 《史学月刊》2003,(1):5-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瞿林东教授在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瞿林东教授所作的访谈,内容涉及到他的学生时代、治学道路、学术思想、研究方法.他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论著,他对中国史学史研究发展趋势及前景的一些认识和对青年史学工作者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杨天宇 《史学月刊》2006,(8):101-110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两种本子.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也对今、古文异文作了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郑玄兼采今、古文的一条重要义例,就是从本字不从通假字:有从今文本字而不从古文通假字者,亦有从古文本字而不从今文通假字者,因为本字更能贴切地表达经义.遍索《仪礼》中郑玄从今文本字不从古文通假字之字例,凡90条,而一一考辨之.  相似文献   

20.
永州市鹞子岭战国墓楚越两种化都表现得十分强烈鲜明,但越化因素占主体地位。吴起并蛮越后,零陵已属楚国版图,虽然楚的统治势力很薄弱,但对越人的生活习俗有了很大的影响。战国中期,永州应有了城邑规模和较集中的民居点和驻兵点,城邑里生活着大批越人,在乡下基本上还是越人的社会体系,但越人已接受楚人的统治,楚人利用越人管理越人,以淡化消除楚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